孔軼
【摘 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院內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的60名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雙色球分組原則將60名患者平均分為兩組,一組設為觀察組,實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措施,一組設為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25(83.33%)高于對照組17(56.67%),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4(13.33%)低于對照組14(46.67%),觀察組患者臨床指標中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少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效果較為明顯,改善患者臨床指標,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效果較為顯著,值得臨床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胃腸外科腔鏡;圍術期護理;應用效果
胃腸外科腔鏡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感染率較高,臨床如何通過正確、科學的圍術期護理模式對降低患者死亡率尤為關鍵。近年來,快速康復外科(FTS)作為一種促進提高患者治療、康復效果的護理康復干預方法,主要將外科、護理、麻醉科等多學科聯合起來,以達到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促進患者早期排氣,減少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對患者身體康復起到積極作用[1]。本文通過在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分析其護理效果,詳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院內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的60名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各30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25歲~66歲,平均年齡(45.6±10.5)歲。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6歲~70歲,平均年齡(46.5±11.9)歲。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臨床檢查證實為需開展胃腸外科腔鏡手術;②患者自愿參與、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全、精神及語言障礙患者;②近期進行大型手術患者;③患者遵醫囑性較差,中途退出實驗。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病情、生命體征,遵醫囑給予藥物干預、輸液處理及飲食干預。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進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手術前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心理狀態,在交流中重點講解手術方法、過程及治療目的,降低患者對陌生環境、治療效果產生緊張、焦慮及抑郁等負面情緒。通過向患者講述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知識、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知識水平了解程度及治療依從性[2]。術前做好手術工具、藥物準備工作,術前1d禁食水,2h前給予少量液體,調節手術溫濕度,術中輸液時保證經加溫器加溫后進行灌輸,同時對患者做好隱私保護及身體保溫護理。手術后協助患者坐位或半臥位,經肢體活動協助患者咳嗽、翻身,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開展離床活動,術后2d可讓患者食流質食物[3]。
1.3 療效觀察及評判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臨床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5(83.33%)高于對照組17(56.67%),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4(13.33%)低于對照組14(46.67%),觀察組患者臨床指標中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臨床指標結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及表3。
3 討論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屬于現代醫學中新興且對患者治療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應用在臨床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以取得進展,該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要結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習慣、個體差異及病情特殊情況,經充分考慮后,給予患者具體的護理措施。鼓勵患者術后及時運動,有效保證患者完美預后效果,進一步提升患者手術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鳳,王燕平.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保健文匯,2021,22(2):109-110.
[2] 黎少紅,梁敏,謝秀梅.對行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20(10):273-274.
[3] 黨鵬遠,張淋,張偉,等.ERAS對進展期胃癌根治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20,41(10):18-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