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已經成為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開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當前我國仍然有很多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個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很好的體現,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學科素養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關注高中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對學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化學創新精神及實際化學實踐能力等的培養。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引言
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高中教育出現了很大變化,教師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的改革,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素養的綜合形成,使其在能力方面得到全面鍛煉,在學習和實踐中發展學科綜合能力,在化學學習中提升化學專業能力,形成學科素養。
一、重視基礎知識的夯實及知識體系的構建
新高考后,高考考核的內容已經轉化為對核心知識以及化學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核,一方面是檢驗學生能否將化學基礎知識牢固掌握,另一方面是檢驗學生能否將各知識點形成知識體系,并將化學知識活學活用。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從這兩方面著手,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助其形成知識體系。例如:在《鈉、碳及其化合物》一課的講解中,應該引導學生對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回顧,并對鈉、碳及其化合物進行展示,然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將之前學習的電荷守恒等相關知識引入其中,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化學學科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展開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并學會合理地應用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原電池”這一節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及其腐蝕情況,并將其與學校內的金屬腐蝕情況進行對比,從中找出異同點并思考如果金屬發生腐蝕應當采取怎樣的防護保護措施,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識,同時也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當注意以下兩點:一方面,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當選取有啟發性的內容,盡可能地讓學生去主動思考,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真正地實現觸類旁通、知識遷移的效果。例如,在“酸類物質中有強酸制弱酸”這個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堿類物質思考是否同樣也遵循這個規則,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利用舊知識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學生也可以通過這個過程得到自信心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師也應當注意情境的創設要具備層次感,首先教師要仔細閱讀大綱內容,結合教學大綱內容要求來把握問題情境的難易程度,問題不能太簡單,也不能不具有挑戰性,否則就會失去意義;如果問題設置得太難,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這樣學生的自信心難免會受挫,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按照一定的層次設置問題情境,就可以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去探索知識,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導入新的知識點。
三、加強實驗探究
在很多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對其中所出現的知識進行探索和研究。如果在教學活動中未對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便無法讓學生深入化了解化學現象背后所蘊含的知識和內容。古人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痹陂_展化學教學工作中,教師也需要加強對化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教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自我思考和探索,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在動手的課堂中加深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比如:在講解到“鋁的性質”該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到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觀察到鋁箔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到熔化的現象以及在砂紙打磨之后加熱的現象。結合之前所學習到的化學知識對化學現象形成思考,提升其核心素養。
四、借助化學史發展學科素養
在化學教學中,“證據推理”表現為依據相關事實或材料來推導得到判斷或結論,實現問題的解決或獲得新知識。以“原子結構模型”為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了解到原子的微觀狀態,如果被動接受知識學習起來會事倍功半。面對這一難題,教師不妨引入化學史來展開教學,引導學生了解化學家對微觀粒子的思考。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從古希臘時代德謨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分哲學思辨,到道爾頓微觀角度發現物質由原子組成(同種元素原子相同、性質相同),再到湯姆遜發現電子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結構,再往后盧瑟福設計實驗重新認識原子結構模型。一步步地把知識展開,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前人研究成果,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子結構模型,在內心深處重新認識原子結構模型。實際上,化學史蘊含著化學家豐富的智慧、思想和方法,學生在化學史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體會前人在探究微觀領域的思想和智慧,進而形成認知、分析微觀世界的方法。
結束語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綜合利用各種新型教學方法,一方面使學生掌握牢固化學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能力和素養,使其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升化學知識的應用水平,實現化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連通。
參考文獻
[1]高一明.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的要點分析[J].考試周刊,2021(24):113-114.
[2]彭吉偉.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分析[J].家長,2021(08):48-49.
[3]黃繼華.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