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貞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情理共生的教學方法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數學知識相對抽象,對受教育者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數學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情感為紐帶,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堂上,抓住“情”、“理”、“共生”這三個意蘊,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綜合素養,有助于數學教學目標的落實。
關鍵詞:情理共生;內涵;教學策略
引言
營造情理共生的教學氛圍,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情理共生的教學方法可以升華教學,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緊聯系在一起,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所以,實施情理共生教學方法十分重要。下文將檢驗分析情理共生的含義,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一、情理共生教學概述
簡言之,人的意識主要可以分為情和理兩方面。情即情感,是外界因素引起的喜、怒等心理狀態。本文主要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情感。理即人們對客觀事物本身的標準、規律等方面概括化的認知。本文主要指受教育者在學習中獲得的算理、學理等認知。生即生長,即品格與能力等方面的生長。所以,情理共生是受教育者在學習、成長階段,情感的表達,與獲得的學理有機結合,共同成長。總之,情理共生意在面向受教育者,培養其全面發展。
二、情理共生教學策略分析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面對數學知識時,部分基礎稍弱的受教育者可能會停滯不前,長期下去,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導致其數學能力發展受到限制。所以,數學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尊重其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其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能力。如果數學教學缺少情感教育,會使相對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不易理解。只有受教育者對學習感興趣,才能夠主動配合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所以,數學教師可以了解受教育者的實際需求,在數學課堂中創設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其產生共鳴,有助于調動其學習興趣。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數學知識的背景,以及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原型,比如,教師在講解多邊形面積的相關內容時,抽象的知識與公式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因此,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熟悉的物體引入教學內容。實際上,多邊形的面積解題思路往往是將多邊形拆解成多個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進而分別求出每個圖形的面積,最后將其相加。教師可以以此引導學生多留意生活,比如如何求出操場面積等問題,使學生學有所用。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投入自身真情實感,可以推動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寓情于知識,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理共生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受教育者學習數學知識,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體系,還可以提升其各項能力,為日后發展奠定基礎。
(二)情理共融,有效提升受教育者數學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是開發受教育者理性思維的基礎學科。在數學學科中實施情理共融,可以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數學能力。首先,積極的課堂氛圍可以在情理共生的基礎上,使教師和學生都找到課堂的快樂。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活躍數學課堂的氣氛,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比如,可以進行游戲教學。在講解混合運算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游戲,每次提出不同的混合算式題,讓學生自行組隊。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快理解混合運算的含義,受教育者在嘗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價值,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為日后學習奠定基礎。其次,需要重視學理,以情生理。簡單來說,學理主要有三層含義:第一,數學教學應該與受教育者實際心理特征相符。第二,數學教學應該充分滿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第三,受教育者可以通過數學學習,提升自身學科素養。對此,教師需要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以改變受教育者的種種不良習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夠使受教育者真正信服教師。數學教師在講解知識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受教育者實際需求,留意其在課堂中的舉動,并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發揮出受教育者的創造思維。比如,在講解直線、線段相關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做出相應的肢體動作,此時,學生可以依據教師的指導,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通過一些肢體動作認識直線、線段等知識,掌握其特性。最后,在講解知識時進行情理交融。在新授階段,教師應該用情講理,不僅要讓受教育者融入情感因素,還要使其利用數學思維分析事件。對于數學知識中相對抽象的符號、規律等知識而言,數學教師應該在不影響知識的前提下,用情感因素進行包裝,使其變得更加直觀、生動。
(三)以情鋪路,進行課堂導入
講解數學過程中,應該調動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重視生活事件以及人文知識等內容。優質的課堂導入可以調動受教育者的學習熱情,引發其主動進行思考。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是理性的,在注重理性知識的同時,數學教師應該巧妙設計課堂導入,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數學價值,使其有良好的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教師掌握受教育者的身心特點以及發展規律,融合情感元素,并在情感中結合學理,緊抓數學本質,全面實現情理融合。比如,教師在講解統計相關內容時,可以以學生的生日為切入點:同學們喜歡過生日嗎?誰會給你慶祝生日呢?同時,教師可以播放生日歌,營造良好的氛圍,再現生日場景。進而將抽象的統計知識融合在教學情境中,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以情感滋潤人性,以理性啟發智慧,是教育工作者的終身追求。在數學教學中實施情理共生的教學方法,需要投入自身情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求知欲與探索欲,進而使情理共生的數學課堂成為師生情感升華的平臺。
參考文獻:
[1]王先葉. 情理共生 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發展[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2):85-86.
[2]丁維虎. 情理共生 促進數學能力發展[J]. 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8(Z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