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颯
摘要:聽力是檢驗學生英語聽力應用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是聽、說、讀、寫四大教學環節中的的教學難點。在初中英語學業水平考試中,聽力能力要求學生達到理解主旨和要義;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對所聽內容作出簡單判斷及理解說話這的意圖、觀點和態度。英語教學中的“聽”不是單純的“Listening”而是“Understanding”。
關鍵詞:初中英語;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聽力教學
經過初中三年的努力付出后,中考成為學生開啟下一階段新學習的最后關卡,是對學生三年英語學習知識積累以及綜合能力的最終檢驗。分析中考出題策略,英語聽力在120分的滿分中,有著30分的高比重。但由于我國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始終面臨著缺乏語言環境的困境,加之中文思維習慣的影響,使學生英語學習之路變得更加曲折,大部分初中生的聽說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變得十分令人堪憂。正因如此,在中考中最容易取得滿分的聽力部分常常成為不少學生丟分甚至恐懼的對象。本文以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為出發點,對此展開研究與分析。
一、影響初中生英語聽力水平提升的因素
英語基礎知識不扎實是影響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聽力中,根據對話情境以及對話角色情感變化,對話的語音語調及語速常常產生變化。當前不少初中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忽視了語音的重要性,對于單詞中相近的音素也常常有混淆的情況,以學生最熟悉的單詞“I”為例,不少學生就很容易將/ai/發音為/e/、/?/。在發音有誤的基礎上,加之聽力材料中的語速變化,連讀、弱讀為學生獲取信息造成了更大的干擾,很多學生常常在聽力部分感受到深深的挫敗感。
其次,詞匯量是語言運用的基礎,但在當前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詞匯量的缺乏也使學生難以正確理解聽力信息。且當學生在考場上時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緊張情緒,一旦遇到了聽不懂的情況,他們的心理壓力就會更大,導致考試狀態被影響,甚至影響到其他題目的完成情況。
與此同時,語法與句子結構是語言組織的邏輯,有不少學生在學習中有語法不清的問題,這對他們在聽力部分的發揮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在語句的內涵推測部分,學生經常會因此產生誤解。
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一)加強基礎教學
要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規范學生的語音、提升學生的詞匯量是基礎。在日常的語音訓練中,教師要提升對音標教學的重視程度。在七年級上冊至八年級上冊的人教版教科書中,Pronunciation的部分為教師的語音教學提供了思路。但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只是將它作為副表一筆帶過。加強學生的語音教學,教師應該對pronunciation的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對于一些基礎特別薄弱的學生,還可以用自然拼讀法作為補充。在教學時也可以展開多種形式的語音訓練,辨析同一字母在不同單詞中的發音,如找出單詞Rule,subject,Blue中“e”發音不同的那一個;辨析近似發音,如bed和bad,tower和towel等。
在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時,要提醒學生結合語境記憶單詞,鼓勵學生通過閱讀、看視頻、聽歌曲等多種渠道豐富自己的語言環境。在學生記憶單詞時,要不斷糾正學生的記憶方法,提醒學生明確每一個單詞的發音,及時制止他們用漢語給單詞注音的情況。
(二)使學生熟悉語境
課堂學習是學生為數不多的可以浸泡在全英文語言環境中的機會,但當前很多教師教學時仍然難以保證全英文教學,使得學生對英文語境時常有一種距離感和陌生感,導致學生在考試聽力中心態不佳,很多學生在聽聽力時大腦陷入一片空白,自然難以在聽力中發揮出個人水平。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環境的創設,如在課堂上采用全英文教學,在課后鼓勵學生每天養成聽二十分鐘英語的習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不斷熟悉英語語境,不至于在考試中慌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大量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聽力與口語能力。
(三)進行方法指導
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聽力中,聽力技巧也是對學生具有輔助意義的重要技能。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聽前讀題預測的習慣,在拿到考題后,快速瀏覽問題及選項,獲取關鍵問題,在聽力中帶著問題抓取信息。在較長的聽力材料中,學生可以用進行簡單記錄。例如當學生聽到three large bowls of beef noodles and three glasses of orange juice就可以將其簡記為“3大面+3橙汁”。
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要加強對學生聽力的訓練,在教科書中section A section B都有閱讀內容,而在閱讀前,常常就是聽力的練習。教師在聽力訓練中要將精聽與泛聽結合在一起,結合閱讀文本,為學生創設一個完整的教學情境。
(四)延伸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教師應該將聽力的教學延伸至學生的課后生活中,運用多樣化的活動以及豐富的補充資料提升學生在聽力中的樂趣,讓他們在獲得聽聽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豐富他們對不同語言環境下文化背景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后布置學生進行聽抄,聽抄資源可以是學生所喜歡的電影片段,也可以是演講和新聞,學生可以通過反復地聽,不斷修正自己的記錄,最終與原文本進行對照,找出自己在聽抄過程中存在的缺漏和錯誤。
教師還可以在課后為學生布置配音任務,想要提升配音作品的質量,學生也需要反復聽音頻,模仿配音中的連讀、弱讀等,這對學生的聽力及口語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而這種有趣的任務也使聽力練習變得不那么枯燥和乏味。
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多聽一些BBC新聞、TED演講,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為聽力中的理解建立基礎。
當下,素質教育使我們的教學焦點轉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上,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聽力、口語、閱讀等能力的培養策略改革也成為必然。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反思當前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聽力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根本,使學生在各種考試中也能做到輕松應對。
參考文獻
[1]陳美華.論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聽力命題策略及備考建議[J].當代家庭教育,2020,{4}(01):171.
[2]李玲玲.初中英語學業水平考試復習策略[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9,{4}(11):39-41.
[3]凌翠.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聽力微技能培養淺析[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4}(3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