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隨著信息技術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的普及、白板的配置以及平板的應用這些都為微課輔助教學提供了條件。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它雖然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教學方式,但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供學生有選擇性地進行課后自主學習。
一、課前預習
高三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尤其在一輪復習期間要將高一高二學習的所有知識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再次講解、歸納和整合,在學習難度較大的知識時,對于基礎扎實的同學這是復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但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并不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學習時就可能存在困難。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針對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上課之前制作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既不會花費學生太長時間,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提高課堂效率。
《圓錐曲線》這部分知識是高考考察的重點和難點,掌握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是學習圓錐曲線的基礎,而高三一輪復習時由于教學課時和進度的限制,沒有條件再次展示圓錐曲線定義的形成過程,推導得出標準方程,都是以知識梳理的形式直接給出,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同學理解掌握起來就可能存在困難,因此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微課并推送給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例如學習《拋物線》的時候,可以制作微課講解拋物線定義的形成及其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平板推送給學生讓他們課前提前預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課后鞏固
高三的課堂知識容量較大,教學進度較快,對于上課講授的知識部分學生并不能在課堂上完全消化吸收,課后仍然稀里糊涂沒有將知識研究清楚,導致做題時遇到困難,解題速度慢準確率較低。有的同學雖然課堂上能夠聽懂,當天的練習也能基本完成,但一段時間后容易產生遺忘或將知識混淆。因此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學習的難點,將學生存在問題的知識點和典型例題制作成微課推送給學生,使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同學課后能夠查漏補缺,遺忘或混淆后及時溫習。
例如學習《數(shù)列》時,數(shù)列前n項和的求法是數(shù)列學習的重點,題型方法明確,學生當時容易理解,但也很容易將幾種類型混淆。教師可將求前n項和的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分組轉化法和并項法等典型方法各選一道例題制作微課,使學生課后能夠及時鞏固溫習,更好地掌握這類型題的解題方法。
三、習題講解
每個班級的學生數(shù)學基礎都有所差異,所有的學生都需要熟練掌握基本知識和典型例題來夯實基礎,對于部分數(shù)學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除了練習基礎題型,還需要練習難度稍大的提升題組。對于這些提升題目而言,如果課堂上不進行講解,學生存在的問題沒有解答,從而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尖子生的培養(yǎng),但如果課堂上進行講解,這些題目超出了很多同學的接受范圍,對于這些同學來說課堂學習的效率較低,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將這部分提升題目作為選做題,制作微課講解這些習題,使學生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學習,更好地進行分層教學。
練習冊上的習題分為基礎題組和提升題組,基礎題組要求所有同學完成課堂上重點講解,提升題組難度較大,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察,教師可挑選一些典型習題作為選做題同時制作微課講解,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完成,不懂的題目也可以得到解答。
高三的數(shù)學學習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逐漸增加,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中可能會存在困難。微課作為一種小而精的學習資源,無論應用在課前預習、課后鞏固,還是習題講解都有助于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對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產生啟發(fā)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