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冬
【摘 要】對話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和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是對立的。通過對話教學,可以實現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讓整個課堂注入學習的活力,實現課堂教學的平等。由于對話教學屬于一種較新的模式和形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踐度也較少,理論層面也不夠成熟。因此就需要以小學數學課堂的實際案例為載體開展相應的探究。本文就基于對話視角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進行闡述,分析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方式,提出基于對話視角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策略。
【關鍵詞】對話視角;小學數學課堂;意義;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之后,教育界開始了各種教學的研究和創新,這也使得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被顛覆。對話教學就是在此背景下,所引申出的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手段。將該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數學的各方面能力,還能夠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為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奠定基礎。然而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師充分的了解課本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合理的進行開展,才能夠實現良好的互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基于對話視角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對傳統一言堂教學模式的轉變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主要是以講解為主,就是在黑板上講述一系列和題目相關的內容,學生在下面聽講以及記筆記,整個課堂并沒有過多的互動和交流,也比較壓抑。而融入對話視角,則構建了一個較為平等、和諧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都可以進行對話。相比于傳統的死氣沉沉的數學課堂,對話視角下的數學課堂會更加的活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強。
(二)有利于通過對話和互動,突破數學學習的難點
數學是一項較為復雜且抽象的學科,學生在學習起來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教師融入合理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解答。通過對話的視角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教學,可以將重難點知識融入到問題引導中、小組合作中,這便可以大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素養
基于對話視角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探究,是對傳統一言堂課堂的轉變,也有利于實現課堂中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高,會主動地參與到一系列重難點知識的探究中,逐由此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歸納能力、數學探究精神便可以得到提升,這也為未來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打下了基礎。
二、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方式分析
(一)學生和教材的對話
學生和教材之間的對話會直接的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兩者之間的對話不能夠以強迫的形式出現,比如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要讓學生在主動的狀態下對教材進行理解,自主地對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探究,對疑問點尋找答案。在這樣平等友好的狀態下,學生才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
(二)學生和學生的對話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本身就比較好動,也缺乏一定的紀律意識。如果教師在課堂中過于的維持紀律,禁止學生的交流,就會影響學生思維的碰撞,也會導致課堂死氣沉沉。課堂中開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對話,比如融入小組合作,則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實現思維的互動,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學生和教師的對話
在整個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對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學生通過和教師的溝通,對所需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基礎的了解。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進行對話,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引導。比如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對于提前預習的相關知識進行應用。也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對一些重難點的知識進行突破。在教師和學生進行對話溝通的過程中,則有利于緩解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枯燥乏味性。
三、基于對話視角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策略
(一)營造一個良好的小學數學課堂對話的氛圍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對話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對重難點教學的突破。然而,在實施對話教學之前,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對話氛圍。這種氛圍主要體現在課堂上教師所營造的氣氛,比如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是比較壓抑的,學生不能夠在課堂中發表自身的想法。回答錯誤也會被老師批評,這就抑制了學生和教師開展對話的可能。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就需要轉變這種較為緊張的氛圍,建立一個民主的課堂。具體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處于平等的角度和學生溝通和交流。對于班級中的中等或者是差生,應盡可能的關心、引導和激勵,切勿區別對待。在課后也可以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態和困境,幫助學生分析和突破。只有在這樣一個氛圍中,學生才愿意在課堂中和老師對話,對話教學的質量才能夠提升。
(二)聯系生活創設情境開展對話,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教學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就應注重將知識點和生活的實際狀況相連接,縮短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基于對話視角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進行探究,教師就可以基于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創設情境,以情境作為課堂的導入,實施師生之間的對話。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節課程為例,在開展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出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比如在多媒體中展示液晶電視、手機、冰箱、粉筆盒表面等,讓學生思考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和差異,并根據共同特征進行歸類,在歸類之后總結差異。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就開展了有效的對話,比如教師通過所創設的情境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再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對這些情境進行探究,也引出了和文本內容相關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該節課程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