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華,馮少龍,張佳喜,高 坤,周華軍,曹 輝
(1. 桃源縣農業農村局,湖南 桃源 415700;2. 桃源縣雙溪口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桃源 415708)
桃源縣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是全國有名的產糧大縣。水田面積8.17萬hm2,常年種植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積2.25萬hm2以上。日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為1 447.9 mm,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年日照時數1 531.4 h[1]。近年來,通過審定的水稻新品種大量進入市場,在不同的生態區域種植,其表現也存在差異[2-4],通過品種展示示范,搭建農民“看禾選種”的平臺[5],可以篩選出適宜桃源生態區域種植的一季稻品種,加快新品種推廣。2020年,對23個中稻新品種進行了展示示范,并對水稻新品種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等進行了田間現場鑒定評價,以期為桃源縣新品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安排在青林回維鄉老官坪村3組,陽光充足,地勢平坦,土壤為河潮泥,肥力水平中等偏上,田塊形狀正規,水利灌溉條件較好,交通方便,前作冬閑。
試驗時間為2020年4—9月。參試品種23個,分別是:廣8優165(廣東金稻種業有限公司),D兩優8612、隆兩優1377、隆兩優7810、悅兩優2646、和兩優1177、隆兩優1212(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優1266(安徽喜多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F兩優1252、兩優3108、鵬優5627、諾兩優6號、兩優98816(福建科力種業有限公司),遂兩優164、明I優臻占(福建六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瀘優2115、瀘優2816(四川綠丹至誠種業有限公司),荃優0861、荃優1606、荃優298、荃優386(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川種優3607(四川川種種業有限公司),原兩優越豐占(深圳奧香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每個品種種植一片田,面積均為0.133 hm2。
浸種催芽,濕潤育秧,大苗洗插。大田用種量18.75 kg/hm2,4月24~25日播種。秧田施51%施特加復合肥375 kg/hm2作基肥,秧苗3葉一心時施尿素75 kg/hm2提苗,移栽前7 d施送嫁肥尿素112.5 kg/hm2及送嫁藥1次,帶藥下田。
5月23~25日移栽,密度行株距26.7 cm×20.0 cm,每株插2粒谷秧苗。淺水活蔸,有水分蘗,夠苗曬田,后期干干濕濕,防早衰。5月22日施51%施特加復合肥450 kg/hm2作基肥;5月28日施尿素150 kg/hm2作分蘗肥;6月18日施尿素60 kg/hm2作壯苞肥;7月25日噴施99%的磷酸二氫鉀750 g/hm2壯稈增粒。
防治3次。時間為6月10日、6月23日、7月25日。主防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稻飛虱、稻稈潛蠅、紋枯病、稻瘟病。防治藥劑: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用20%氯蟲苯甲酰胺+5%甲氨基阿維菌素鉀酸鹽;稻飛虱用80%吡蚜酮·烯啶蟲胺;稻稈潛蠅用3%呋蟲胺顆粒劑;紋枯病用125 g/L氟環唑;稻瘟病用9%吡唑醚菌酯。
成熟后進行田間現場評價并取樣,室內考察經濟性狀。單品種機械收割后曬干稱重。
3.1.1 生育期 全生育期在119~137 d,最短的是瀘優2115,最長的是隆兩優1377。
3.1.2 株高與穗長 株高在101.4~124.0 cm,最低的是悅兩優2646,最高的是鵬優5627。穗長在21.5~27.1 cm,最短的是兩優3108、遂兩優164,最長的是川種優3607。
3.1.3 有效穗 有效穗在192.0萬~279.0萬穗/hm2,最低的是川種優3607,最高的是悅兩優2646。
3.1.4 穗總粒數和實粒數 穗總粒數124.0~204.5粒,最少的是瀘優2115,最多的是川種優3607。穗實粒數114.3~183.2粒,最少的是瀘優2115,最多的是川種優3607。
3.1.5 結實率 結實率在84.8%~93.8%,最低的是原兩優越豐占,最高的是荃優386(詳見表1、表2)。

表1 中稻新品種生育期表現
實際產量在6 327.2~7 910.3 kg/hm2,產量最低的是兩優1266,為6 327.2 kg/hm2,最高的是瀘優2816,為7 910.3 kg/hm2。最高產量比最低產量增產25.0%,但除兩優1266產量較低外,其他品種產量均在7 500 kg/hm2以上(詳見表2)。

表2 中稻新品種的經濟性狀表現
瀘優2816:全生育期128 d,株型適中,株高114.8 cm,穗長25.4 cm,劍葉長且寬又披。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1.5%。熟期落色好,產量7 910.3 kg/hm2,在23個參試品種中居第1位。
荃優386:全生育期130 d,株型松散,株高114.5 cm,穗長23.0 cm,劍葉長且寬又直立。穗頸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3.8%。熟期落色較好,產量7 879.6 kg/hm2,居第2位。
隆兩優1377:全生育期137 d,株型緊湊,株高116.5 cm,穗長24.0 cm,劍葉直立。稻瘟病未發生,稻曲病、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85.6%。熟期落色較好,產量7 827.6 kg/hm2,居第3位。
隆兩優7810:全生育期133 d,株型緊湊,株高118.5 cm,穗長24.0 cm,劍葉直立。穗頸瘟、稻曲病、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8.4%。熟期落色好,產量7 760.5 kg/hm2,居第4位。
遂兩優164:全生育期129 d,株型緊湊,株高106.4 cm,穗長21.5 cm,劍葉長且寬直立。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7.8%。熟期落色好,產量7 733.5 kg/hm2,居第5位。
荃優298:全生育期132 d,株型適中,株高117.1 cm,穗長26.4 cm,劍葉長且寬又直立。稻瘟病未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2.6%。熟期落色好,產量7 712.3 kg/hm2,居第6位。
F兩優1252:全生育期136 d,株型緊湊,株高109.5 cm,穗長26.2 cm,劍葉直立。稻瘟病未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8.8%。熟期落色一般,產量7 690.6 kg/hm2,居第7位。田間綜合表現性狀一般。
廣8優165:全生育期124 d,株型緊湊,株高113.0 cm,穗長21.6 cm,劍葉長且寬又直立。穗頸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92.2%。熟期落色好,產量7 632.2 kg/hm2,居第8位。
悅兩優2646:全生育期127 d,株型緊湊,株高101.4 cm,穗長25.3 cm,劍葉直立。稻瘟病未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86.6%。熟期落色一般,產量7 630.9 kg/hm2,居第9位。
川種優3607:全生育期126 d,株型松散,株高110.1 cm,穗長27.1 cm,劍葉長且寬又披。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9.6%。熟期落色一般,產量7 624.1 kg/hm2,居第10位。田間綜合表現性狀差。
明I優臻占:全生育期122 d,株型緊湊,株高104.2 cm,穗長26.5 cm,劍葉長且直立。稻瘟病未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5.3%,熟期落色一般,產量7 621.6 kg/hm2,居第11位。田間綜合表現性狀一般。
兩優98816:全生育期131 d,株型緊湊,株高107.1 cm,穗長23.8 cm,劍葉直立。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3.1%。熟期落色好,產量7 620.8 kg/hm2,居第12位。由于農戶施肥量過大,田間綜合表現性狀一般。
兩優3108:全生育期133 d,株型緊湊,株高107.5 cm,穗長21.5 cm,劍葉直立。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2.4%。熟期落色好,產量7 603.0 kg/hm2,居第13位。
瀘優2115:全生育期119 d,株型松散,株高101.5 cm,穗長25.3 cm,劍葉長且又披。穗頸瘟、稻曲病、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2.2%。熟期落色好,產量7 589.7 kg/hm2,居第14位。由于農戶施肥量過大,田間綜合表現性狀較差。
鵬優5627:全生育期132 d,株型適中,株高124.0 cm,穗長24.9 cm,劍葉長且寬直立。穗頸瘟、稻曲病、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9.7%。產量7 588.8 kg/hm2,居第15位。該品種植株偏高。
D兩優8612:全生育期128 d,株型緊湊,株高112.0 cm,穗長23.0 cm,劍葉寬且直立。穗頸瘟、稻曲病、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5.7%。熟期落色好,產量7 587.0 kg/hm2,居第16位。
和兩優1177:全生育期134 d,株型緊湊,株高107.3 cm,穗長24.3 cm,劍葉長且寬又直立。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88.5%。熟期落色好,產量7 571.3 kg/hm2,居第17位。
諾兩優6號:全生育期133 d,株型緊湊,株高108.0 cm,穗長23.4 cm,劍葉直立。穗頸瘟、稻曲病、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6.0%。熟期落色好,產量7 535.9 kg/hm2,居第18位。
荃優1606:全生育期121 d,株型適中,株高111.8 cm,穗長26.5 cm,劍葉長且直立。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8.3%。熟期落色一般,產量7 531.9 kg/hm2,居第19位。田間綜合表現性狀差。
原兩優越豐占:全生育期125 d,株型適中,株高110.0 cm,穗長24.7 cm,劍葉直立。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4.8%。熟期落色一般,產量7 531.0 kg/hm2,居第20位。田間綜合表現性狀一般。
隆兩優1212:全生育期129 d,株型緊湊,株高110.0 cm ,穗長22.8 cm,劍葉長且直立。稻瘟病未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輕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0.1%。熟期落色好,產量7 523.4 kg/hm2,居第21位。
荃優0861:全生育期133 d,株型適中,株高114.5 cm,穗長22.4 cm,劍葉直立。稻瘟病、稻曲病未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86.2%。熟期落色較好,產量7 519.8 kg/hm2,居第22位。
兩優1266:全生育期132 d,株型緊湊,株高109.5 cm,穗長24.2 cm,劍葉直立。穗頸瘟、稻曲病輕度發生,紋枯病中度發生。未倒伏。結實率為93.3%。熟期落色一般,田間綜合表現性狀一般,產量7 327.2 kg/hm2,居第末位。
2020年天氣情況與往年相比,雨量偏多,據縣氣象局的資料,5—8月降雨61 d,降雨量1 207 mm;前期氣溫較低,后期晴熱高溫,5—7月最高氣溫低于25℃的有45 d,8月最高氣溫超過30℃僅有15 d,沒有超過35℃的高溫。統計顯示5—8月陰雨天與晴天各61 d,光照明顯不足。研究表明,水稻分蘗期最適氣溫30~32℃,幼穗分化期最適氣溫26~30℃,抽穗結實期最適氣溫25~35℃;光照不足在分蘗期分蘗速度減弱和分蘗數量減少,在幼穗分化期每穗粒數減少,在抽穗結實期粒重減低[6]。突出表現為兩個特點:一是水稻營養生長期,生長發育緩慢,分蘗不足,有效穗偏少,始穗到齊穗只有3~4 d;幼穗分化受影響,穗型偏小,穗總粒數124.0~204.5粒。二是水稻抽穗揚花期至成熟時又遇到長時間的晴熱高溫天氣,影響灌漿和千粒重。綜合農藝性狀、抗逆性及田間綜合表現,產量第1~6名的瀘優2816、荃優386、隆兩優1377、隆兩優7810、遂兩優164、荃優298表現較優,適宜在桃源縣種植。其他品種因田間綜合表現較差或產量略差,建議續試或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