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山東省東營市東城醫院,山東 東營 257091
肺癌在臨床中屬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受此病困擾的人數居高不下,為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1]。但早期肺癌患者以開胸手術方式可實現疾病的有效治療,對其生存周期的延長效果也十分顯著。在微創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下,臨床中傳統開胸手術的應用頻率逐漸降低,取而代之的胸腔鏡手術隨之興起[2]。胸腔鏡手術屬微創手術類型之一,具備創口小、對神經系統、代謝系統的影響程度較小等特點,但胸腔鏡手術仍屬入侵手術,術后的并發癥概率依舊存在。有關研究顯示,在胸腔鏡肺癌手術中融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術后恢復效果有著相應的促進作用。鑒于此,本文將針對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展開研究,討論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闡述如下。
1.1一般資料 擇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90例,隨機劃為2組:對照組、研究組。對照組合計患者45例,女性21例,男性24例,年齡介于43~86y,平均年齡(64.51±3.27)y。研究組合計患者45例,女性20例,男性25例,年齡介于43~85y,平均年齡(64.89±3.09)y。以上資料對比,結果顯示:P>0.05,符合研究實施標準。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執行普通護理。即手術材料準備、術中與醫生的配合和體征檢測、術后注意事項的告知等。
1.2.2研究組 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中加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具體如下:①術前:肺癌患者的治療過程一般較為漫長,且醫療花費也較多,再加之疾病的痛苦,一系列焦慮、不安、抑郁等負性情緒隨之而來,此時護理人員則應以注意力轉移法、聽輕音樂法、情緒釋放法等措施進行疏導和緩解;同時,強化患者的疾病認知,將肺癌相關的知識傳授于患者,使其明白心理情緒、治療配合對疾病的作用,提升依從度。②術中:手術時將手術室溫度調整至適宜范圍,以防術中患者低溫現象;其次,對患者存在的疼痛感受進行評估,按其結果予以一定劑量的鎮痛藥物麻醉,以減輕術中術后的疼痛;同時,給予患者鼓勵和信心,緩解患者術中的緊張和應激反應,必要時還可緊握患者雙手,建立患者安全感。③術后:術后一周,保持患者平臥狀態休養,并為患者制定科學飲食方案,按其術后情況循序漸進開展,從易消化的流食開始,逐步再恢復半流食、正常飲食,注意飲食中高蛋白物質的攝入;患者病情好轉后,還可協助患者適當展開康復訓練,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選取排氣時間、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四方面;時間短,則臨床指標佳。(2)觀察兩組患者的疼痛感受。擇取VAS量表,對患者的疼痛感受作分數判定,分數與疼痛呈負相關,分高則疼痛感受強烈。

2.1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排氣時間、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2.2兩組患者的疼痛感受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疼痛感受較對照組輕(P<0.05)。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疼痛感受比較分)
胸腔鏡屬于肺癌治療時的常用手術之一,有著良好的治療價值。然而,此手術對患者帶來的疼痛感較強,術后的并發癥也較多,對恢復速度和效果均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3]。因此,手術護理干預的應用必不可少。
普通手術護理僅可實現手術相關的物質準備和干預,對心理和術后康復的關注度較低,不益于患者治療、恢復效果的保證[4]。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屬于目前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之一,可對術前、術中、術后整個過程進行優化,采取諸多措施進行全方面干預,能夠減少術中的應激反應和并發癥,對住院時間也有著縮短作用,對患者康復有著極大益處。
從本文中也可見FTS的價值,文中對照組僅行普通護理,研究組則融入了FTS理念,相比之下,研究組的排氣時間、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P<0.05),可見對恢復效果的提升;另外,研究組的疼痛感受、護理感受均更好(P<0.05),可見對患者身體和心理的共同優化效果。
綜上所言,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良好,有助于術后各項臨床指標的優化,且能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