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摘要】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因素經常體現在課本教材之中,特殊學校的語文教材經常采取現代的題材,文質兼美,教材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圖畫,不但能夠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課文,還能夠將美育滲透其中。本文將主要分析特教學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美育的實施。
【關鍵詞】特教學校? 語文課堂? 美育? 教學現狀?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6-0163-02
“特殊教育學?!笔侵笧楦黝愓系K兒童、青少年實施特殊教育的機構。主要招收智力、視力、聽力障礙學生,從特殊兒童特點出發進行教學和訓練,適應行為缺陷?!懊烙奔赐ㄟ^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教師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疤亟虒W校課堂教學中美育的培養”是特殊教育學校根據學生的特點,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使用正確的教育教學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審美素質的實踐研究。
一、特教學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美育教學現狀
特殊學生由于身體的殘疾,導致心理、個性品質的發展存在一定畸形,因此,學生在情感、意志、品質方面的培養要比知識傳授、智力開發更重要。但現實情況是學校對美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美育在特教學校是“奢侈品”,美育課程被輕視和忽視,不開課、缺乏專業師資隊伍等問題比較突出。
學校作為教育行業的主戰場,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才能將教育對社會未來發展的有限性最大化地體現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教師們一提到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教書育人”這個詞語,“教書”和“育人”就是教育的兩大任務,但是目前的教育比較傾向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忽視了對學生語文的培養,這樣不利于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人才。通過對學校教育情況的調查教師們發現,很多學生的思想情況并沒有接受到正確的引導,在大多數時候都是“野蠻生長”的狀態,學習差的學生自我懷疑,放棄學習的情況會出現,學習成績好但是不主動幫助同學的情況也是存在的,這直觀地體現出學校美育教育情況是不容樂觀的,教師們學校教師需要正視這些問題,想辦法在問題的萌芽時期就改變學生的錯誤想法和精神狀態[1]。
近年來,特殊教育領域開始日益重視這個問題,重慶特教中心的李龍梅在《加強特殊教育學校美育教育 促進殘疾學生全面發展》中提出特殊教育學校的美育, 應滲透在學校文化之中, 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 融入實踐活動之中。金昌市特教學校的喬莉娜《以美育人 讓美育為特殊孩子起航》中概述了當地學校的美育教育情況。總體來說,就目前國內對特殊教育課堂教學中美育研究的資料很少,需要加強此方面的教學研究。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成立于2005年,學校承擔全市視覺、聽覺和智力障礙青少年兒童的特殊教育任務,集文化教育、醫療康復、職業技能教育于一體,設從學校到高中全部學制。有13個教學班,學生197人。為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豐富的感情世界, 教師們依據在校學生實際情況, 以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美育的培養, 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嘗試與探索[2]。
二、特教學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美育的實施措施
(一)尊重學生人格,平等交流
在教授特教學校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重視的就是對師德的增強,提高了教師品德,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品德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師德的主要體現就是用要求學生的要求來對自己進行限制,只有要求學生的同時自己也能做到,學生才愿意繼續接受教師的指導。教師在教學中,對于自己的要求則是要將每個學生進行一視同仁,特教學校學生的心理更為敏感,一旦教師產生了偏心的現象,學生將能夠很快地察覺,從而失去對于教師的信心。在未來的發展中,教師與學生需要拉近關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美育教育環節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展現[3]。
即使學生犯錯了,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教育的意義并不是讓學生對自己產生畏懼感,而是應該始終堅持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敞開心扉。在未來的教育中,一旦學生進行了錯誤的舉動,教師在及時指正的同時,還需要了解學生這樣做的目的與原因,從而實現對學生的進一步了解。
(二)建立教育情景
針對特殊學校內的學生,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單單是講解語文知識內容講解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教學校學生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是使用自己的眼睛,而美術教學主要的教學方式也是讓學生用筆來描繪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物[4]。在未來的教學中,特教學校學生的語文教育應該注重于語文教育情境的建立,之后再引導學生用畫筆來描繪出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定教學情境的方式應該注重對于生活場景的描述。除了情境的教學,學校方面也應該經常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性質的活動,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也能讓學生開闊心胸與視野。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同外出采景、踏青、郊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對這個世界產生充分的認識,還能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擁有健康的發展心理[5]。
例如教授《春光染綠教師們的雙腳》時,上課開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學生通過聽音樂會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就算有些學生聽不到聲音,但是通過對春意漾然的圖片進行觀察,也能夠感覺到春天的氣息,與此同時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上投入鳥兒齊飛以及蝴蝶翩翩起舞的美景圖,促使能夠真正的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美育。教師不必多費口舌,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之下感受到大自然的鳥語花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所創建的情景之中,對課文進行細細品味,提升了學習效果。
(三)促使語文與美術學科實現融合
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身為最貼近學生三觀的學科,就需要更為努力地進行美育滲透,同時需要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配合教學,一同對學生的三觀和品德進行教育。教師可以在選擇美術教學題材的過程中盡量傾向于美育教育方面,例如繪畫一些品德教育的場景,扶老人過馬路、拾金不昧等等,這些都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特教學校學生[6]。
還有就是需要教師意識到聲音的刺激能夠轉換成視覺的刺激,引導特殊學校的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漢語言文字內容所蘊含的美感。聽力受到損傷的學生,只能運用眼睛代替耳朵,來對世界進行認識。運用口型和手型是對語言進行理解,吸引人們注意,盡可能地將聲音刺激轉化成視覺的刺激,促使學生能夠更集中注意力對課程內容進行聽講。例如教師在教授《鳥的天堂》時,班里部分學生對“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很難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現有生活經驗和生活實際進行練習,運用互聯網下載出有關花類綻放、植物抽枝長葉的各種特寫鏡頭,促使學生能夠像作者一樣感受到。綠油油的榕樹葉子在時刻綻放生機,從而結合文章中的語言對隱藏含義進行理解[7]。
(四)重視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配合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是教育的主場地,但是對于學生的美育教育成果來講,家庭與社會的影響也需要進行重視。家庭和社會對于學生的品德影響不小于學校造成的影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舉動都會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而社會的風氣會在一定的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的三觀建立。在未來的發展中,家長與社會需要盡量與學校進行聯合教育,來讓學生在實際的品德教育中得到真正的教學。在未來的發展中,家長的良好舉動與社會的良好風尚也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五)將學生創造生活美的能力激發出來
從語文課程教學的層面上來講,學生創造生活美主要展現在寫作上,學生都處于同一片藍天下,共同生活[8]。有的學生會覺得生活多姿多彩,寫作文思泉涌流;有的學生感覺生活索然無味,平淡無奇,甚至感受到生活丑陋,甚至是黑暗的,寫作的時候就會很艱難。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美進行發現。對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對文章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將生活中的美麗展現出來。需要做生活的主人,不能做旁觀者,不但需要善于發現美,更需要去運用美的眼光感悟生活,審視生活,用眼睛辨別真善美以及假丑惡。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口頭作文模式,命題討論模式以及一題多做模式。讓學生體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復雜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惡的交織與較量[9[。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就應該崇尚真善美,鄙視假丑惡,并把它形諸于筆端。這樣的話,學生不就成為了生活美的創造者嗎?就以一次作文活動為例。鑒于班上一部分學生受“讀書無用”思潮的影響,對學習有厭惡情緒。為了搬掉橫在學生面前的障礙,教師特意安排了一堂口頭作文課,以《“讀書無用”之我見》為題,要求學生通過講道理,擺事實闡述一種觀點。題目一亮出來,教室里頓時像開了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贊同“讀書無用”的說法。其根據是因為社會上普遍存在著“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現象。輪到教師表態了,此時教師若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學生也許不會接受,應該讓他們知道錯在哪里。教師可以先聽聽學生的看法,然后將自己的看法正確地闡述出,促使學生能夠了解教師的意見,以便于為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三、結束語
綜上,特教學校語文課堂教學需要積極將美育教育引入其中,在教學的時候要將學生的生活作為教學的素材,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觀察社會并通過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表達自己的思考。教師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傳統語文教學方式留下的教學思維和學習方式,解決語文教學內容枯燥不吸引人的問題,解決兩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之間存在的隔閡,讓“以美育德”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習習慣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江文歡. 初中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實施[J]. 文學教育(上),2020(11):72-73.
[2]冷玉輝. 讓美育始終在語文教學中滲透[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119.
[3]張婷婷. 讓審美教育在初中語文閱讀課上綻放光芒[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122.
[4]張文健,滿會會.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應如何滲透美育[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148.
[5]吳道春.審美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0(93):43-44.
[6]吳曉燕.初中語文教學實施審美教育的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0(92):53-54.
[7]許瑋虹.小學語文課程中滲透美育探析[J]. 名師在線,2020(31):82-83.
[8]劉向瑞.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20(31):107-108.
[9]姜浩.構建以美育為核心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