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學生在班主任的引領下,走進德育世界,懂得怎樣利用德育來延伸自己的成長道路,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擁有廣闊的發展天地。
一、了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培養學生互相尊重的健康心理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心理。如果發現有同學因為與朋友發生矛盾而悶悶不樂時,班主任應該幫助他學會與人溝通,學會處理人際關系,重視互相尊重的積極意義,讓學生明確與人交往的界限,懂得尊重他人,主動釋放自己的善意,成為一個溫暖的人。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如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言語沖突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學生不懂得互相尊重,友好溝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借助生活案例,向學生展示由于一時的言語爭斗,互不尊重而導致沖突升級,造成嚴重后果,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案例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學生在案例的啟發下,認識理性溝通的必要性,認識到了退一步海闊天空,表示在與人溝通的時候,會尊重對方,不惡意嘲笑他人,用善良打開成長的大門。
二、創設師生、生生交流機會,培養學生主動溝通的健康心理
交流是信息互換的過程,是彼此將自己的情況提供給對方的一種方式。現實中有部分學生存在內向、不喜與人溝通的問題。為了擴大學生的交流圈,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應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促進信息的流通。在師生交流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在多維度交流中,認識到教師離自己并不遙遠,只要主動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就能得到教師的積極回應,盡快解決自己的困難。在生生交流中,借助語言、任務等方式引領學生,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在面對分歧的時候,理性溝通,說出合理的理由,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了解其他學生的所思所想,使學生更加客觀地認識彼此,能夠學會換位思考,學習彼此的優勢,積累豐富的經驗,在交流中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健康成長。
三、創建心理健康咨詢室,設置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需要班主任與學生的正確認識,一味逃避,問題是無法真正解決的,甚至會陷入心理問題的深淵。班主任應重視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教育學生正視心理問題,明確求助和傾訴的對象,幫助學生獲得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渠道。班主任構建心理健康咨詢室,可以主動分析學生的心理現象,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隨時追蹤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能夠取得長遠的教育效果。學生在心理咨詢中,通過面對面交流,可以科學地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主動分享自己的煩惱,掌握解決心理問題的正確方法。對于存在相同心理問題的學生,筆者會將他們的檔案歸為一類,設置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從中總結經驗,提高心理教育的效率,科學的指導學生釋放自己的情緒,緩解成長的壓力,帶領更多學生一起走出心理問題的誤區,擁有健康的心理。
四、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候起著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家長在管理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要么管理松散,甚至不管,要么管理過度,不信任學校管理。這兩種教育極端,都不利于學生成長,發揮不了家庭教育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學生的時候,加強與家長聯系,了解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優勢和不足,讓家長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學生,確定接下來的學生教育方向,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學生在班主任和家長的引領下,融入到教育管理中,感受成長的喜悅,感受變化的魅力。
責任編輯? ?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