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翠霞
【摘要】目的 探究語言溝通在胃鏡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本文將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胃鏡室接受胃鏡檢查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以上患者根據納入組別的單雙數順序進行分組,單數組組成對照組,對常規的護理方法開展應用;雙數組組成觀察,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與患者的語言溝通,進入護理過后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以及心理狀況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況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在胃鏡室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加強語言溝通的效果顯著,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改善焦慮以及恐懼等心理狀況,還能夠達到提升患者滿意程度的效果,可見在今后胃鏡室護理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與患者的語言溝通。
【關鍵詞】語言溝通;胃鏡室護理;應用效果
隨著當前醫學的不斷進步,診療技術也進一步多樣化,胃鏡檢查作為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診療技術為患者臨床診斷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據,在開展胃鏡檢查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的發現患者消化系統異常的情況,還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幫助患者提出相關治療措施,但由于胃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檢查,較多患者對該方法較為恐懼以及排斥,因此本文結合胃鏡檢查過程中的護理方法展開探究,目的在于找出更為有效的護理方法在今后開展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胃鏡室接受胃鏡檢查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單雙數順序進行分組,單數組組成對照組,其中男女比例為57:43,年齡區間為20歲至76歲,平均年齡為45.12歲,病程區間為1個月至7個月,平均病程為3.42個月。雙數組組成觀察組,其中男女比例為52:48,年齡區間為20歲至75歲,平均年齡為44.97歲,病程區間為1個月至7個月,平均病程為3.51個月。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以及病程等指標無顯著差異,不滿足P小于0.05,但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指標
以上患者均患消化系統疾病,并同意在這一過程中開展胃鏡檢查,以上患者不患有免疫系統疾病,無精神方面疾病,能夠積極與醫護人員進行配合,滿足條件后即可將患者開展探究。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對常規的護理方法開展應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含兩方面,第一,在進行胃鏡檢查前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并幫助患者調整體位;第二,在胃鏡檢查的過程中時刻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幫助患者進行處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加強與患者的語言溝通,語言溝通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第一,在患者接受檢查前,除了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外,還應對患者開展詳細的健康宣教,來提升患者對胃鏡檢查過程以及檢查必要性的了解程度,幫助患者更好的認識胃鏡檢查,從而加強患者在這一過程中與醫生的配合程度。第二,患者接受胃鏡檢查通常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以及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除了對患者開展檢查外,還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緩解患者的焦慮以及恐懼心理,降低醫生情緒的患者造成的影響,避免因為情緒激動引發血壓高情況,從而給胃鏡檢查帶來一定的危險。并且通過與患者的交流,為患者解答一些疑慮,也能更好的提升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依從性,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第三,患者在接受胃鏡檢查的過程中,醫護人員也應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除了對一些需要患者配合的要求進行提出外,還會溝通一些與胃鏡檢查無關的內容來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降低胃鏡檢查給患者造成的痛苦,調整胃鏡檢查過程中胃鏡室的氛圍,并且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對一些未經過后的相關注意事項進行告知。胃鏡止血后,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變化,評價患者再出血風險并做好搶救準備。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將上消化道出血的誘發因素、癥狀、自救和預后情況告訴患者,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自身上消化道出血的誘發因素,使患者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進行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若為病理因素則安排患者轉入對應科室病房,接受原發性疾病的治療。
1.4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的滿意程度以及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況。
1.5觀察指標
本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選擇2檢驗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當P<0.05時,兩組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以及焦慮和恐懼心理評分情況,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為96%,對照組患者滿意程度為78%,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心理評分以及恐懼心里評分情況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該指標同樣滿足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論
胃鏡檢查在當前消化科中應用的十分普遍,該檢查能夠更加清晰的發現患者消化道內存在的異常,使得檢查結果更加可靠,但由于胃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檢查,這就會使得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若患者應急反應過于嚴重,則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因此這就需要在胃鏡檢查開展過程中加強對護理方法的重視程度,本文結合語言溝通在胃鏡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探究,通過探究得出結論為這一護理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還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情況,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在今后臨床過程中應加強與患者的語言溝通,從而更好的提升胃鏡檢查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孫麗含. 語言溝通在胃鏡室護理中的運用研究[J]. 健康必讀,2020(35):126-127.
[2]高寧. 探討語言溝通在胃鏡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健康之友,2019(5):177.
[3]邱春華. 語言溝通在胃鏡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 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349-351.
[4]李麗,王建美,李建紅. 語言溝通在無痛胃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9,1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