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要】? ?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馬克思主義主要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針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來進行研討和分析,以闡述其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及意義。
【關鍵詞】? ?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 高校教育? ? 解讀? ? 應用
引言: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基本原理是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唯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四大部分所構成。在這四大部分之中闡述了物質與運動以及時間之間的基本關系,闡述了聯系與發展之間的基本關系。在高校教育之中,尤其是對于理工科的高校學生來說,了解馬克思主義中物質與運動之間的辯證關系有利于理解相關學科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值得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推廣和應用到高校教育中,并對此予以深層次的解讀與廣泛地應用。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及其對世界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基本原理是由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等部分構成,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核心部分是由“兩論”和“一法”所構成,這“兩法”和“一論”分別為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下文將對其進行解讀和闡述。
1.1唯物論
唯物論由“三觀兩原理一方法論所構成”,唯物論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認有全知者的存在,并且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包含一定矛盾的,且其存在的矛盾越多就越凸顯其真實性。
1.1.1關于“三觀”
唯物論中的“三觀”是指物質觀、意識觀、實踐觀。在物質觀中,清晰地闡述了物質和運動之間存在的辯證關系,并且提出“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載體,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的觀念。此外還闡述了運動和靜止之間的辯證關系,以及時間的決定性和相對性,關于時間的相對性,后來也成為了相對論之中的重要理論基礎。意識觀的主要原理是意識的能動性原理,反映出意識與世界之間的存在關系,闡述了實踐與意識之間的辯證關系。實踐觀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原理,也用于泛指世界與人化世界的辯證關系原理[1-2]。
1.1.2關于“兩原理”
“兩原理”是指物質和意識之間的辯證關系原理以及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物質和意識之間的辯證關關系是指物質能夠決定意識,意識對于物質來說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是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包含著質與量之間差別的統一,并且世界的物質統一是運動和發展的充滿聯系的統一。在“兩原理”中清晰地闡述了物質與意識之間的關系,并且將單個意識與世界整體物質相聯系起來,這其中也蘊含了高等數學中微積分的重要思想[3]。
1.1.3關于方法論
方法論的主要思想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和實事求是,根據事物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做出預期之內的考慮。我國的三大代表思想以及著名的鄧小平理論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鄧小平在鄧小平思想中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與方法論的主要思想高度契合,并以此為基礎賦予了其獨特的時代意義,也衍生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語錄[4]。
1.2辯證法
1.2.1核心思想
辯證法的核心思想是指矛盾,并且指出矛盾和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原理以及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從歷史的漫長發展中也揭示了這一點,不論是工業革命還是明治維新以及俄國十月革命都是由于階層之間或國家之間的矛盾所引發,并且證實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1.2.2兩大特征與三大規律
辯證法中的兩大特征是聯系與發展,在此的聯系和發展是泛指的,并不是指單一事物的發展與聯系,并且在辯證法中揭示了發展與聯系之間的關系,提出了事物之間是普遍存在聯系性,將此理論同辯證法的核心思想相結合起來,就能通過事物之間的矛盾來揭示事物之間普遍存在的關系,將整個世界的矛盾和事物相聯系起來。三大規律是指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在三大規律中闡述了質變與量變之間的基本關系,且提出了否定與肯定之間的辯證關系管理,揭示了對立與統一之間的矛盾關系,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哲學語錄,例如“量變引起質變”,但需要注意,在這句話中的質變既有可能是廣義上的良性質變,也有可能是廣義上的劣性質變。
1.2.3四對范疇
辯證法中的四對范疇是指原因與結果、現實與可能、必然與偶然、現象與本質。四對范疇中將世界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梳理,并對概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原因和結果來說,闡述了原因與結果之間存在的辯證關系,并揭示出了其中的本質。而從現實與可能、必然與偶然以及現象與本質中,從事物的表面和深層次出發,揭示其中存在的哲學道理,并且提出了其中可能性對事物造成的影響。
1.3認識論
在認識論中,主體部分分為真理觀和認識論,二者之間闡述說明了其存在的意義和基本原理。從真理論來說,反應了真理的性質以及價值觀,同時也提出了對于真理謬誤的假設性,提出了真理極具有客觀性也同時具備價值性。在認識論中,提出了實踐和認識之間的辯證關系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以及實踐和認識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認識論將認識以及實踐和認知之間相聯系起來,將唯物論和辯證法中的范疇相結合起來,從而將世界的認知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在高校教育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屬于哲學思想的范疇,其具有正確哲學的基本特征,并以唯物論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提出方法論及辯證法,對高校學生而言,能夠為其提供正確的指導思想。
2.1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為日常生活和學習提供方法論和指導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中的辯證法以及唯物論都是正確哲學對于世界的認知和描述,其中論證了物質時間以及空間還有意識之間的基本關系,這些關系在當前科技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中也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對于學習方向為大數據、智能化的同學,其意義也是重大的。例如目前對于人工智能繼續發展是否會最終取代人類的問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人腦是意識的物質載體。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沒有實踐就沒有認識。而人工智能不能實踐,沒有成熟的意識物質載體,這就決定了人工不會產生意識。人工智能的思維方式,不具辯證性,只具有機械性和形而上學性,因此,作為該方面的學生,不用過度緊張自己所在行業的發展,對其有了足夠的認識之后,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推動行業發展。通過辯證法能夠為具體事物的發展提供發展思路與方向,其中提出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也揭示了當前我國發展的現狀[5]。在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唯物論以及唯物辯證法和方法論為其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指導以及方法,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意義。以辯證法的核心思想來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信息數據類的高校學子可根據辯證法的理論指導為自己尋找到更為良好的學習生活方向。
2.2哲學思想能夠精密高校學生的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是正確的哲學思想,是人類在對于世界認知后誕生的正確思想,此類思想對于事物的認知具有更為深厚和獨到的理解。而哲學中的正確思想,對高校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表現在支撐學習的方面上,對高校學生的很多方面都會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例如為人處世、解決問題以及對待未來的工作上,都能起到較為積極良好的作用。作為數據信息相關專業的學生,所學習的就是對數據的篩選,處理與運用,在對于有效數據的分辨,就需要運用哲學的思維進行思辨,選擇最優的解答。
面對大數據時代下個人隱私安全問題,數據不同于財物,大數據只有使用才有價值,而且越使用、越交流、越共享,越有價值,大數據的這個特點與保護個人數據信息與隱私安全問題是有矛盾的。這個問題的回答涉及對大數據本質的哲理分析,亟須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辯證認識論等原理進行科學、準確的解答。作為與之相關專業的學生,也應該對其有自己的思考。
2.3通過制定相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增強高校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學習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能夠在高校教育中為信息技術類高校學生提供思想指導和理論應用,而想要將馬克思哲學思想更加有效地應用在高校教育中,可為此編輯一本書籍,并制定相應的課程,而部分高校還開展了相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學位。在高校中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位,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理論人才以及復合型領導人才,這些人才在信息技術領域也具備一定的實際應用意義。對于信息技術類的學子而言,馬克思哲學具備的獨特意義也能在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之中提供一定的思想指導與理論指導,具備一定的時代意義。
三、結束語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在高校教育之中的應用是極具時代意義的。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部分,其承載的主體馬克思主義對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應用到高校教育中從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教育和啟示的意義。哲學是人類思想的結晶,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也不例外,其中關于物質運動以及時間的辯證關系更是被相對論所納入。在高校教育中應用此思想,不僅僅能為高校學生的成人成才負責,而且從中衍生出的關于生活、學習的具體實踐方法,對高校學生來說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參? 考? 文? 獻
[1]胡楠向, 佟玲. 淺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文存閱刊, 2019, 000(019): 208,206.
[2]崔淑敏, 范彩玲, 宋美榮. 農林高校公共化學課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J]. 廣州化工, 2019, 048(02): 124-126.
[3]黃曉镕.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性及其實際應用研究——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概論》課程[J]. 湖北農機化, 2019, 000(019): 103-104.
[4]佘雙好.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扎根中國大地辦社會主義大學中的引領示范作用[J]. 思想政治課研究, 2019, 000(001): 5-9,48.
[5]周娟. 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思政教學質量提升的導向性[J]. 青年時代, 2019, 000(018):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