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的高中英語學習需要扎實的語言基礎支持,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習慣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更重視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聽說讀寫則隸屬于核心素養中的語言能力維度。所以英語教師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技巧,并在長期的堅持和訓練中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讓學生可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說讀寫;習慣培養
【作者簡介】任娟,寧夏固原市第一中學。
引言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國際地位是不可撼動的,這也使得英語課程在高中教學內容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語教育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世界文化意識,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為學生打實語言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助力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降低英語知識的學習難度,進而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習慣。
一、高中英語聽說讀寫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1.聽力。聽說讀寫是循序漸進的英語學習模式,讓學生學會聽、掌握聽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幫助學生掌握聽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對語感的把握,學生能夠在聽的過程中感受語氣、語調、語感,才能真正地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另外,聽力的培養不同于說、讀、寫,可以直面文字,“聽”對于學生來說就像是根據自己對所聽內容的分析、整合、理解,在大腦的一片空白中書寫出完整的語言,這對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都有極高的要求,同時也是鍛煉這些能力的高效方法。
2.口語。口語指的是學生說和讀的能力,“說”更注重的是實踐,“說”要求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使用英語進行流暢的表達,培養學生好說、敢說的習慣可以有效打破傳統高中英語教學中啞巴英語的學習效果。“讀”則是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這里的閱讀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認真閱讀,在閱讀中分析詞語、語法、時態等,進而提升學生對知識和問題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另一方面閱讀習慣的養成也需要學生激勵、監督自己每天定時定量的閱讀英語書籍、報刊、雜志等,通過這樣長時間的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和儲備,并在不同書面內容的閱讀中,掌握更加靈活、細膩的語言知識與表達技巧。
3.寫作。寫作習慣和能力的養成能夠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與素質的發展。一篇優秀的英語寫作作品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詞匯儲備來體現文章的妙筆生花,還需要學生通過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來構建文章嚴謹的結構,另外,優秀文章的靈魂的情感,學生需要將自身的真實情感充分表達,借助對故事情節的描寫實現內心情感的抒發。具備這三點才能保證英語文章作品的完整。然而這其中還需要通過學生對詞匯、語法、時態的精準把握才能讓文章表達更加豐滿。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當學生可以養成自主寫作的習慣,那么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和素養也會隨之穩步提升。
二、高中英語聽說讀寫習慣培養的現狀分析
1.聽力。聽力在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聽力題在考試的時候所占比重不大,但是聽力教學卻不能被忽視。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對聽力教學較為忽視,而且存在一定的偏見,這里的偏見指的是,教師認為只要學生能夠說英語、寫英語,那么就能夠聽英語。這樣的偏見和認知使得學生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機會來培養聽力習慣。聽力課程、練習非常少,學生聽覺的敏感度、辨識度都較為薄弱。
2.口語。口語習慣的培養和能力的提升在于日復一日地環境熏陶,當學生對口語練習和口語交際有自然而然的行為時,才代表學生養成了習慣。就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說和讀習慣的培養,教師忽視對母語化教學環境的創設,也沒有帶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學習交流。學生說英語和讀英語都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而且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也不能完全使用英語進行教學,課下更加不會使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的環境是無法讓學生將英語當作一種生活語言來對待的,在學生眼中,英語就是一門課程。另外,培養學生說與讀的習慣,還需要教師拓展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但是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學生并不能做到每天進行課外閱讀和鑒賞,所以學生說與讀的學習習慣得不到有效的培養。
3.寫作。大部分的高中學校中英語寫作教學一般都是按照教材大綱的寫作要求來完成,還有一部分教師會將自己的主觀意愿融入教學過程,主觀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忽視一些寫作訓練。學生的寫作練習平臺較少,除去教材上已有的寫作練習,學生大多都是在考試的時候才會認真進行英語作文的寫作。這種強度的寫作練習并不能實現對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教師也沒有給學生布置定時定量的寫作任務,學生也有沒有習慣性英語寫作的意識。
4.綜合。雖然素質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但是還有部分學校和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桎梏,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文化知識的教學,忽視對學生語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這是學生聽說讀寫習慣得不到有效、系統培養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教師不能將聽、說、讀、寫的教育和習慣培養進行有機結合,在培養學生語言學習習慣的過程中獨立進行,這樣的教學模式增添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一點點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習慣養成更是難上加難。
三、高中英語聽說讀寫習慣培養的策略分析
1.制定完善的聽說讀寫習慣培養計劃。眾所周知,學習習慣的養成貴在堅持。而在學習壓力巨大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長時間的堅持是需要完整的教學計劃來配合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和教師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習慣養成,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的的教與學。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定制一個學期的習慣養成計劃。比如:每周抽出兩課時進行聽力教學,兩個課時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分散的,這個需要教師靈活安排。聽力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也要靈活選擇,力求將教育效果最佳化。教師也要將實踐教學活動、課外閱讀教學融入習慣培養計劃,并且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做以時間和次數的規劃。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布置英語日記、周記、讀后感、隨筆等寫作習慣養成計劃。需要注意的是,習慣的養成一方面重視長時間的堅持,一方面重視循序漸進。所以教師在設計計劃的時候最好從高一開始執行,一點點的提升聽說讀寫的難度,讓學生可以在能力范圍內實現自我突破。這樣也利于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推進習慣養成的進度。
2.利用多元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習慣養成是高中英語教學任務中的一部分,這也意味著教師在培養學生習慣的時候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所以教師需要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創新、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意愿,進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就有了習慣養成的資本,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提供堅持習慣養成的動力。比如:在學習Unit4 “Earthquakes 中Reading”部分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任務教學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相結合,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習小組通過有效的閱讀和交流來對文章進行分析和探究,實現學生對地震相關詞匯的積累,并能夠描述地震后的城市面貌,學會防震救災以及自救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監督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盡量全部使用英語,并要在恰當的時候給予學生引導,一方面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另一方面通過適當的干預引導學生的思路,提升合作學習效率。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習慣養成夯實基礎。另外,教師還需要將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信息化教學、實踐教學、分層教學法等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創新,給學生更加優質的學習體驗。
3.將聽說讀寫習慣培養進行有機結合。在高壓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優化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實現聽說讀寫習慣養成的有效結合,這樣就能將原本四項學習任務合并成一個任務,一方面實現教學的連貫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減輕壓力,樂觀面對。比如:在學習Unit5“Music”這個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英文歌曲鍛煉學生的聽力,要求學生在第二遍聽的時候跟著哼唱,再第三遍或者第四遍的時候讓學生將聽到的歌曲內容寫出來,然后學生將自己寫出來的內容分別進行閱讀、整合,最后看一下在全班同學的努力下能將歌曲內容還原到哪種程度。這樣的習慣培養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同時實現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當然,并不是每一節課程都適用這種四合一的教學方式,但是教師可以嘗試三合一、二合一。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Unit2 Healthy eating這個單元的時候組織一次關于健康飲食的英語辯論賽,這樣教師能夠在學生收集資料,準備辯詞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說、讀、寫三種習慣的培養,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每天的課外閱讀內容寫一段隨筆或者讀后感,這樣就能實現讀與寫的二合一教學。
結語
素質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嚴格貫徹執行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要求,革新自身教育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核心素養。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習慣的適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制定完善、科學、靈活的教學計劃,并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有足夠的能力支持,才能更加主動的配合教師完成習慣培養計劃,推動學生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習慣的高效養成。
參考文獻:
[1]張長亮.高中英語聽力學生常見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高考,2020 (9):164.
[2]朱麗華.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22):11-12.
[3]魏林林.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祖國:建設版,2014(7):290.
[4]王方清.TED用于高中英語聽、說、讀、寫四維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英語教師,2015(3):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