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常靖
摘要:小學生學習階段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提前預習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自覺性,通過持續培養發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要想小學生具備良好的預習習慣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幫助,為學生創建所需的習慣環境。
關鍵詞:培養;小學高年級;數學;預習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隨著年紀增長,行為習慣以及獨立性相對增強,具備了一定的自覺性和行為控制能力,在教師布置的自主學習任務中能夠獨立完成。在小學生發展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十分重要。首先,學生的數學日常學習習慣以及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水平對學生數學科目的預習成果產生直接影響。其次,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數學科目預習的方法和技巧指導以及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時,對孩子預習習慣的督促以及重視程度對學生的數學預習方式和習慣的養成產生直接影響。本文從多個角度提出學生養成數學預習習慣的方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及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學生自身主動養成良好的數學預習習慣
學生是教學主體,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學習獨立性和自覺性,要自覺養成數學預習習慣,將此作為學習機制。作為學生,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觀念,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并且課堂新知識通常都是由例題進行開展,與其他科目不同,該科目知識點之間具有較強的聯系性,常常環環相扣。因此學生對數學科目的預習情況常常對課堂學習效果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在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養成預習習慣時,學生要樹立成熟的自主學習觀念,重視預習學習方式。
此外,學生在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觀念后要重視自身預習方法的提升。在自主預習過程中,要對數學陳舊知識點進行回顧和整理,這是對新課程預習展開的前提;在對教材例題進行預習時,要做到將知識點舉一反三,進行延展,通過自身理解和記憶掌握課程大概的知識點。例如,在預習《圓錐體的體積公式》
時,學生要做到在預習過程中把圓錐體體積公式牢記,通過將公式帶入習題,從而掌握課程主體,明確學習目標。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切記形式化,影響預習效率和預習成果。每位學生進行預習時要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進行,自我判定預習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明確教師課堂教學重點,這是學生獨立預習習慣形成的重要內容,目前很多學生在獨自預習時存在盲目現象,導致第二天聽課時也比較盲目,抓不住重點,導致數學成績難以提高。
二、家長要重視學生家庭教育,培養孩子預習習慣
小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配合也尤為重要。因此,家長要重視自身在家庭教育中承擔的責任。在學生進行數學功課預習時,要及時督促和指導。一些家長對學生預習工作不夠重視,還有一部分家長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忽略了在學生養成數學預習習慣中自身的使命。在小學生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習慣培養過程中,首先家長要發揮家庭督促的作用,可以采用預習至練習至檢測的方法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數學預習內容,通過長期的練習,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形成習慣,從而讓孩子養成自主預習習慣,掌握獨自預習的技巧。
其次,作為家長在家庭中要承擔孩子家庭指導的作用,根據學生需要預習的內容,指導學生預習方式和思路,保證學生預習的有效性和效率。例如,在數學內容預習過程中,家長可以按照記憶、理解、運用的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數學預習的督促和指導,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數學預習,提高預習效率和成果。此外,作為家長對于學生的數學預習情況要積極鼓勵,激發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的養成,激勵孩子不斷努力。
三、教師有效指導學生形成自主數學預習習慣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導,是學生學習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指導者。在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習慣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指導地位,要根據課程需求,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課程預習方式和技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流程。例如,教師在布置作業過程中,可以布置默寫、練習等形式的課后作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鞏固自主預習的內容。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有效的課后預習技巧,通過教師專業科學的指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其次,在課堂教學內容以及課后測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自主預習測驗和評價的方式,來督促學生預習并掌握學生課后預習的情況。還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預習抽查、獨立輔導等方式,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存在對的問題并及時做出指導。在教學計劃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的培養,堅持采用學生課前預習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長期學習習慣的形成。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獎勵機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班級預習小紅花評比榜,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質,鼓勵學生自主預習,形成習慣。教師作為小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可以增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結合家長的力量,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預習習慣【2】。
四、結語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可塑性較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預習習慣是逐漸形成的。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只有學生、家長和老師三方面共同努力,做好學生預習技巧的指導以及習慣的督促,才能夠提高學生數學預習質量,養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劉金柱.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習慣的培養[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0):188.
[2]楊應宜.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習慣的培養[J].廣西教育,2018(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