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芬
摘要:現代詩歌發展到現在,形式更加的自由,但其中蘊含的思想卻更加的豐富,它將中國的語言文字魅力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而且它不像古代文學作品那樣讓學生覺得學習枯燥且晦澀難懂,容易將學生的感情代入其中,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鳴,對初中生思想感情的影響是有很大作用的。此外,現代詩歌的格式不像古代詩歌那樣有韻律和格式的限制,學生理解現代詩歌比理解古代文學更容易。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現代詩歌的有效教學呢?本文將通過作者近年來的實踐教學,探索初中現代詩歌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現代詩歌;有效教學;策略
一.現代詩歌教學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學校和教師重視人文教育和素質教育,大量不同風格的現代詩被選入教材,給初中現代詩歌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詩歌是詩人對社會生活和自身情感體驗的高度凝練,是歌頌真善美的典范。學生能夠通過對現代詩歌的學習,可以有效培養自身的文學素養,為今后的閱讀寫作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現代詩歌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讀詩興趣
心理學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興趣是推動人們持久探尋事物的內驅力。當一個人對某事有濃厚興趣時,能促進血液循環的亢進,充分調動注意、記憶、想象等心理因素,沉醉其中,心無旁騖,釋放巨大的創造能量,走向成功的彼岸。在教學中,可通過以下策略來激發學生的詩歌閱讀熱情。
1.活動激趣
形式多種多樣的語文學習活動,能寓教于樂,提高學生注意的持久度,于“潤物無聲”中達成教育教學的目標。筆者在所教的學生中開設“詩歌新唱”音樂會,如讓學生收集、學唱王菲的《但愿人長久》、鄧麗君的《獨上西樓》、羅文的《滿江紅》等流行歌曲,探究歌與詩的歷史淵源,激勵學生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道德情操。同時推薦學生到喜馬拉雅電臺收聽“婷婷唱古文”,里面有幾百首古詩文用現代旋律譜曲唱成了歌,這一種新穎的學詩方式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另外,還可通過朗誦會、賽詩會、讀詩報告會、“詩歌背后的故事”“‘我最喜愛的一首短詩’推介會”等富于變化的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讀詩、寫詩的熱情。
2.比較閱讀
在教學中,隨機穿插、鏈接相關的詩歌,以詩解詩,自然發展延伸,既深化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詩歌文化情懷。比如理解余光中《鄉愁》,可以把席慕蓉的《鄉愁》、李廣田的《鄉愁》進行比較,也可把余光中先生自己的《布谷》《蟋蟀吟》等進行縱向比較,切實體會濃濃的家國之思。平時我們應該根據教學需要,相機穿插,巧妙融合,激發學生的無限詩情。
3.推薦閱讀
引入活水,把一些優秀的作品介紹給學生,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責無旁貸。筆者在執教九年級下冊第一課《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時,講到了朦朧詩,我便拓展講解了朦朧詩的特點及代表人物,例舉北島、顧城、海子等的代表詩作,結果在班上掀起了一股學新詩的小浪潮。原來對現代詩歌知之甚少,也不感興趣,可是我們這些學生在品嘗到“現代詩歌有點美”之后,卻自覺地去尋找了一些有關朦朧派的詩歌,并將他們自己喜歡的片段章句背了下來。第二天的詩歌分享會上,比如“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些名句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已經不是陌生的詞了,他們對現代詩歌有了濃厚的興趣,并表示以后可以用這些詩句來豐富自己的作文,這一切都證明了現代詩歌確實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
(二)發表激發創作熱情
作品發表可以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目前發表的平臺多種多樣,可以通過出版班報,將作品貼在班級的圖書角,供大家自由選擇閱讀;可以把學生的作品敲打成電子稿,發表在校刊上,也可以每學期把學生的作品打印出來,配上插圖、封面、封底,裝訂成學生自己的作品集,取上一個心儀的書名,讓學生享受“出書”的成就感等等。自2018年5月開始鼓勵學生投稿,一開始的幾人發表到后來三四十人,兩個班的學生至今已發表了上百首小詩,當拿到自己寫詩寄來的稿費單時,那種快樂無以言表,在快樂中寫詩,在寫詩中收獲快樂,這不就是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愿意看到的場景嗎?寫詩不僅帶給孩子快樂,寫作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在多項省、市的征文大賽中多位學生獲得了喜人的成績,我想,這都得益于寫詩。前不久有個征稿,布置下去后,孩子們馬上就寫好發給了我,一旦自己的詩被發表了,詩歌創作的熱情也就更高了,所以發表激勵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現代詩歌教學“人重而道遠”,但“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以上這些只是我在詩歌教學中的一些探索,還有更多好的方法需要廣大一線教師期探索和發現,讓我們在心靈的深處點亮詩意的燈盞,用嶄新的理念,飽滿的激情,無窮的智慧去實踐詩意的課堂,擁抱詩意的明天,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藍月梅.初中語文現代詩的教學策略[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15).
[2]林肖兵.就新時期初中語文現代詩的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3(07).
[3]郭玉霞.初中現代詩歌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