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珠旺姆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改政策得到了落實,在此背景下,不管是初中生物的教學模式還是內容,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受到應試教育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創新思維無法得到提升,而案例教學法的出現不僅滿足了高效課堂的構建要求,還可為學生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實現對學生鉆研能力與習慣的培養。基于此,本文圍繞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可促進初中生物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生物;教學運用
初中的生物教學不僅具有文科特性,也具有理科性質,同時與人們的實際生活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大多數的初中生而言,發現并解釋生物與大自然的規律是極為困難的。隨著我國教學的不斷改革,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開始注重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習效果。隨著案例教學法的出現與運用,其不僅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了聯系,同時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至于初中生物的教學質量與效率也得到了改善。
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具備的應用優勢
(一)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法指的是教師采用案例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考與交流能力,進而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在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不僅能正確選擇信息,還能自主、采集分析信息,這樣對生物知識的學習也會更加歡快、有趣。通過應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教師可為學生創設相應的生物情景,通過讓學生發現問題并進行討論,也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占有主體地位,教師需讓他們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而不是只能被動的學習。再加上案例教學具有真實、有趣等特點,其不僅能讓學生身臨其境,還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與表現空間,這在很大程度上都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可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思維
對于大多數的初中生而言,他們接觸的事物較少,掌握的生活常識也有限,所以他們具備的創造力較弱,同時也未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隨著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不斷應用,教師可采用各種案例指導學生學習,這不僅能讓他們自主思考,在極具趣味的教學氛圍中也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使他們積極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除此之外,通過讓學生進行案例的討論與交流,他們的思想也會不斷碰撞,這也可幫助他們形成創新思維。
(三)可活躍教學氛圍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解知識,而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與記憶,在此枯燥、無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掌握的知識極少。之所以出現此問題,主要在于教師未合理營造教學氛圍,而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未得到激發。不過在應用案例教學法之后,教師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講述完案例后學生需進行交流與探討,這不僅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還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發揮的空間,隨之教學氛圍可得到活躍,而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也會提高。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合理選擇案例
在應用案例教學法開展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案例。在此期間,教師需確保案例來源于實際生活,結合學生的生活現象進行案例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其次選擇的案例也要具有連貫性,案例內容不能脫離教材知識的核心。由于初中生的學習大多來源于課本知識,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連貫、真實的案例進行講解。此外,教師選擇的案例還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這樣案例具備的價值才能得到發揮 。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教學為例,教師可選用可可西里電影案例,該電影講述的是被獵人獵殺后的羚羊跪在地上眼含淚水,無論獵人怎樣拉它都拉不起來,隨后獵人用刀劃破了羚羊的肚子發現了一只小羚羊,這時獵人明白了一切,從此可可西里便少了一個獵人。這一案例極為真實、典型,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給學生強烈的震撼并引發他們思考。
(二)創設問題情境
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合理創設問題情境,這不僅能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優化課堂時間,還能全面帶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開展案例探究。在此期間,教師需結合教學內容和案例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通過將學生帶入到問題情境中,不僅有利于他們對問題的理解,還能引導他們自主思考與探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得到體現。
三、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將案例教學法合理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不僅解決了很多教學問題,同時在案例的指導下,學生也可深刻記憶并理解教材知識。不過要想提高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并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迪,教師還要合理設計教學方法與內容。
參考文獻:
[1] 周巖.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61):185.
[2] 麻志萍.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與實踐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1):161.
[3] 王巖生.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0(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