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宇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教育發展,語文教學進入了文本教育與實踐教育并重的階段。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之中,除了“聽”“讀”“寫”幾個維度,“說”的教學和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語文教師擁有天然的優勢,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有效的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本文著眼于小學語文教學,探討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如何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在現代的交流方式之中,口語交流是不能忽視的。擁有清晰的語言能力和強大的思維邏輯能夠讓學生在競爭之中脫穎而出,對其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正處在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能夠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制定適合小學生的學習計劃,實施以下的訓練方式。
一、營造良好的口語學習氛圍
良好的口語學習氛圍能夠幫助學生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讓學生敢于張開嘴,對自身的想法進行闡述。首先,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例如,在對《坐井觀天》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挖掘學生對于寓言故事的興趣,找到學生的興趣點,鼓勵小學生就自己喜歡的范圍展開口語表達的訓練。其次,教師要對口語有足夠的重視。只有教師將口語的訓練提上日程,學生才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口語的訓練之中。例如,在對《葡萄溝》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然后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假定該學生是導游,課堂上的其他人都是游客,由其以導游的角度為其他人介紹“葡萄溝”的美景。通過口語表達,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宜口語訓練的環境。
二、結合課本知識組織口語練習活動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公眾面前進行講話,會產生一定的畏懼感。長此以往,學生難免會喪失口語訓練的信心。為了幫助學生克服畏懼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加進行口語練習。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每節課的課前進行短暫的講故事活動。講故事具有生動性,不至于讓學生對口語練習失去興趣。并且,教師可以將講故事與課本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幫助學生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在對《曹沖稱象》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進行歷史故事的搜集,然后在語文課前花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對搜集到的歷史故事進行講解,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對學生講故事的內容進行調整,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口語表達的訓練機會。其次,教師可以以年級為單位,定期舉行演講比賽。以比賽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欲,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教師可以針對“現代詩”讓學生進行材料的搜集,然后報名進行相關的演講比賽,通過評比,向學生頒發相應的獎項,讓該學生能夠在群體之中發揮指引作用。
三、鼓勵學生學習口語表達技巧
在日常的口語表達之中,需要不少演講的技巧和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傳輸相應的技能。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上,直接提出哪些技巧需要被注意,然后要求學生能夠一一進行掌握。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演講或者是辯論的視頻,讓學生能夠以觀看視頻的方式去領悟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時候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技巧。最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可以以互動的方式詢問小學生在口語表達的時候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例如,在對《揠苗助長》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你覺得主人公揠苗助長的行為是否合理?為什么這種方式不合理呢?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措施?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一步步深入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在互動之中讓驅動學生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結語
隨著人際交往的要求不斷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教師要積極地采取措施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首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口語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利于口語表達的環境之中進行學習。其次,教師可以根據課本知識來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課堂所學進行相關的故事講解的準備;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積極地組織演講比賽,讓學生能夠對口語表達有積極的欲望。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掌握一些口語表達的技巧,提高自身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謝華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0):34.
[2]尹鑫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J].職業技術,2020,019(04):100-103.
[3]張玉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教育觀察(上旬),2019,008(02):94.
[4]陸楊.信息化環境下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