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先舟
摘要:大力推進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縣創建工作,是深化督學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文章在說明中小學掛牌督導的重要性后,對中小學掛牌督導的實施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深化發展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重要性;策略
2013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國教督辦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正式發布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需要建立起督學責任區制度,指派特定人員對學校的教育工作進行常規性督查。自該條例發布以來,國教督辦又持續下發了一些督導文件,在這些文件的指導下,我國各地中小學校的相關工作逐步開展實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開展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建設活動,其目的在于不斷健全督導體制,努力創新督導方式,強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規范辦學行為,推動教育事業科學、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一、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的重要性
(一)落實國教督辦的條文指令
自2013年國教督辦發布了督導指令之后,很多地方的中小學校都在相關條令的指引下進行了督學工作。其實,發布這項指令也是為了更好地提升中小學校的辦學水平,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各個中小學校推進責任督學的工作,不僅是落實國教督辦的指令,也是切實為自身辦學水平的提升而努力。
(二)有利于轉變政府教育職能
政府負有教育管理的職能,有義務對學校的教育進行管理和推動,隨著服務型政府的改進,政府的職能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以往的單一監管,還增加了不少服務職能。為了強化教育體制的改革,政府需要利用責任督學進行職能轉變,督促學校落實國家重大的教育方針,組織引導學校積極開展督學工作,使政府的教育職能得到充分擴展,形成野管、辦、評冶的教育管理新制度。
(三)有利于促進新時期教育改革工作
在很多發達國家中,教育督導制度建設得比較好,借鑒英美等國家的督學制度,我國也進行了一系列嘗試,希望可以通過借鑒取得教育改革的突破。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口號居高不下,不僅教育部門積極推廣,學校和家長也開始重視素質教
育的發展,學生的學習已經離原來的教育體制越來越遠。但是有改革就有阻礙,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各個學校會遇到很多阻力,這些阻力延遲著學校的教學改革,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廣泛推廣,而且這些阻礙因素也并不單單是外界的,還有不少是存在于學校之中的。在全國的中小學校開展責任督學工作,能夠為教育改革掃除一些攔路障礙,促進教育改革走向比較順利的發展路途。
二、推進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發展的策略
(一)強化宣傳工作,增進地方對掛牌督學的理解
在掛牌督導工作已經推廣多年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學校的校長或者教育主管領導對掛牌督導不了解,仍然對于掛牌督導的推行持不重視的態度,這就涉及宣傳力度的問題了。對此,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相關內容的宣傳,讓各地學校和教
育部門認識到掛牌督導的積極作用。讓他們認識到,掛牌督導不光是貫徹教育部的指令,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是促進教育改革和創新、提升教育水平的必要措施。
為了進一步強化地方掛牌督導工作的推進力度,教育部門要專門成立專項負責機構,將具體的督學責任分配下來,讓督導人員對自己負責的進行監管。地方教育部門也要將督導任務落實到具體人身上,根據當地實際的情況劃分不同的督學責任區。每一個責任區要采取競聘上崗的方式來組建督學隊伍,盡量吸收學校的行政骨干和優秀教師來擔任督導人員,以便將督導工作做得更加優質。
(二)落實督導工作的經費保障
中小學校的督導工作需要必要的經費保障,如果缺乏經費支撐,那么督導人員的辦公就會受到很多阻礙,因此,政府需要撥出必要的資金開展督導工作。這些費用需要考慮到督導人員的辦公用具、辦公通訊和出行等,也就是將督導人員的工作消耗計入到公費支出中去。另外,政府還要按照一定的標準,每個月給督導人員調撥一些津貼,鼓勵他們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督學工作中去。
(三)通過業務培訓提升督導隊伍的建設
督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督導隊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負有監督辦學的責任,還需要對學校的招生、管理和教學等工作進行指導,現簡單地羅列一下督導人員的工作職責院對學校管理和教學活動進行指導,發現學校的問題并督促整改,監督學校招生、收費的情況,監督課程開設和課堂教學情況,等等。所以說,督導人員責任重大、任務繁重,督導隊伍必須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
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門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強化督導隊伍的素質建設,最常見的強化方法就是組織培訓學習。教育部門可以利用一些小長假或寒暑假的時間,將督導人員集中起來,開展業務培訓,從教育督導的理論和實踐方法入手,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督導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和法律道德意識。讓每一個督導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任務,不斷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展開工作。培訓的形式不必限定在主題培訓課程中,還可以利用其他的實踐活動進行學習,意在提升督導人員的綜合水平。當然培訓工具也應該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而加以改正,將原本培訓中靠紙筆和大腦來記憶學習,改為現在可以利用各種信息載體進行學習,創建專門的學習網站,開設微信群、QQ群,方便大家交流學習,并且編制學習資料和專門的刊物,讓學員定期學習。培訓學習也可以注重異地參考交流,除了在本地引入專家進行學習以外,還可以與外地的督學隊伍進行交流,學習對方先進有用的經驗,比如讓本地的督導人員不定期去北京和上海等督導工作開展得比較成功的地方野取經冶,學習最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四)加強相關制度管理,規范督導工作
中小學校的責任督學工作需要依靠強有力的工作制度來規范監督,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建立三種管理機制院1.工作運行機制。根據教育部下發的指令,構建責任督學工作流程機制,規范流程的有序進行。2.工作管理機制。對于責任督學工作,應該實現人員聘用、會議內容、培訓學習、工作細則和考核問責的具體要求,并基于這些需要監管的地方構建一個完善的工作管理機制。3.考核獎勵機制。良好的考核機制不僅需要懲罰機制,還需要獎賞機制,賞罰分明更能促進工作人員
的工作積極性。地方政府應該依據各個責任區的情況,給督導隊伍提出考核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去處理,對于表現優異的人員進行實際的物質性獎勵,對于表現不佳的人員則要進行一定的懲處,鼓勵各個督導工作者以積極的姿態去面對督學任務。
綜上所述,推進中小學校的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既是國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也是切實提升中小學校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各地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這項工作做好。相信在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努力下,中小學校的責任督導工作一定可以實現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昭.務實開展督導評估,有效促進學校提升——錫山區發展性督導評估的實踐與探索[C]//全國教育督導研究協作會年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