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與構建,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缺乏足夠的能力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更好的理解學生,并且針對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引導,才能保證學生逐漸的產生閱讀興趣,并在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巧抓語言訓練點;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來說,如何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與閱讀理解的能力有關,只有完成對于閱讀水平的提升,才能不斷的進行自我能力的提高。小學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足夠的理解能力,沒有足夠的經驗,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并對其進行引導,促進小學生的進步。
一、自主閱讀
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最為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巧抓語言訓練點很重要。通常情況下學生需要不斷的接觸課外知識,才能對自己的語文學習有所提高,并且通過拓寬知識面的方式讓學生具有更強大的理解能力。積累了足夠多的閱讀量,就會使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更加簡單、易懂。學生在課堂上對某篇文章產生興趣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多種類型的方式開展閱讀,并且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對于閱讀水平的要求需要循序漸進,初次閱讀對學生的要求較為簡單,只要確保閱讀過程中讀音的正確以及流利,也可通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接觸工具書等方式,對不熟悉的字詞進行查找,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流利閱讀做充分的準備[1]。除此之外,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讀書方式,例如進行小組比賽以及齊聲朗讀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將多媒體教學作為課堂上的主要教學輔助方式,以圖片以及聲音等方式刺激學生的學習。
二、引導閱讀
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但由于小學生的思考水平較差,導致其在理解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多種難題,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輔導以及引導,讓學生逐漸的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這是一種提升學生閱讀以及表達水平的重要方式。近些年來語文新課標指出,對于語文學習來說只有通過加強課外知識的學習,才能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確保在表達過程中具有更多的實踐應用。閱讀量的積累需要教師和家長一起努力,在學校中主要是通過教師來為學生進行引導,并增加其積累的語言材料的數量,使學生在日后的寫作任務中可以更好的達到標準。
巧抓語言訓練點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讀的順暢以及感悟閱讀的內容作為合作閱讀的重點,逐漸的啟發學生對閱讀的文章進行思考。例如學生在進行《夏天的夜晚》這篇文章的閱讀時,學生可以先通過小組討論對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情境以及感情進行分析,自我思考完成之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逐漸的對主題進行升華和提取。這種教學方式展現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可以讓學生以更加自主的形式完成課堂上的學習任務,更好的將教師與學生的主體位置進行轉換,讓教師以引導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教師不應該對學生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只有在適當和合理的管理下,才能讓學生體會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快樂和興趣,這對于促進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三、解決疑問
疑問的設定主要是在學生對閱讀文章沒有較大難度之后,學生在朗讀一篇文章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定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閱讀完成之后可以對問題的答案有大致的思路,再通過再次閱讀等方式,不斷地對答案進行精進和提煉。例如學生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的閱讀時,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包括狼牙山的具體位置在哪里,五位壯士由于什么原因選擇了跳崖。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是讓學生用心閱讀的良好方式。教師對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也逐漸的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指導學習的主要目的也包括更好的建設國家,雖然學生處于較為低齡的階段,但仍然要注重對于學生愛國思想的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定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進行適當的選擇較難的問題,不利于學生進行閱讀適當的問題,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好的對其進行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巧抓語言訓練點是進步的關鍵。
四、拓展視野
巧抓語言訓練點是提升水平的關鍵。小學階段與其他階段相比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黃金階段,在這過程中只有更好的對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行把握,才能保證其在日后的學習和應用過程中具備更加良好的語文素養。在對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時,主要可以將其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讓學生參與到文章的深入閱讀中[2]。例如學生在進行《小松樹和大松樹》這篇文章的學習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水平對其進行分組,分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情景演習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這篇文章中,對文章的主人公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理解能力會逐漸提升,并且激發其學習和感知的興趣。另一方面是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課外讀物,并且在課外讀物中尋找學習的興趣。通常情況下,課外讀物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寬闊的視野,例如閱讀百科全書以及童話故事等,多種形式的文學作品可以展現不同的文學文化,讓學生在遇到好的片段時,可以通過摘抄的方式進行積累,以確保在日后的寫作中可以使用。
結束語
對于小學生的語文閱讀來說,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不斷的通過多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并且在閱讀過程中逐漸的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教師的適當引導也讓學生具備更強的閱讀能力,并且在閱讀時更加高效。課外閱讀也在學生原有閱讀數量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語言材料的積累。
參考文獻
[1]張達.巧抓語言訓練對于小學語文低段閱讀的教學策略[J].語文教師,2019(2):139-140.
[2]康偉.巧抓語言訓練點之小學語文低段閱讀的教學手段[J].小學教學參考,2019(1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