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軍,梁 艷,向 利,柳 倫,何驚春,陳 橙
(重慶市九龍坡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 400039)
碘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發揮著增強新陳代謝和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功能。碘缺乏和碘過量均容易導致甲狀腺疾病[1]。我國自1994年以來實行食鹽加碘以消除碘缺乏病危害,從2005年開始中國一直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2007年重慶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2]。然而,近年來,重慶、湖南和廣東等地均有研究顯示,8~10歲兒童尿碘超過300 g/L的比例已高于20%,部分兒童存在碘營養過量的風險[3-5]。為指導重慶市九龍坡區重點人群科學補碘,評價孕婦和兒童碘營養狀況,現對2018—2020年九龍坡區孕婦和兒童的碘營養監測結果進行評價與分析,為科學補碘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 抽取九龍坡區監測點居民戶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歲兒童、孕婦,有甲狀腺疾病史者剔除。
1.2方法
1.2.1抽樣方法 2018-2020年按照東、西、南、北、中不同方位抽取1個鄉鎮/街道,每個鄉鎮/街道各抽取1所小學,每所小學抽取一個非寄宿制班級的符合年齡的學生50名,采集家庭食用鹽樣品和尿樣;每個鄉鎮/街道抽取孕婦20名,采用入戶調查的方式采集孕婦尿樣,同時采集家庭食用鹽樣品。
1.2.2采樣和檢測方法 采集家庭食用鹽50~100 g,鹽碘檢測按《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碘的測定》(GB/T 13025.7)執行,對于川鹽及其他強化食用鹽采用仲裁法。使用無碘化處理的采樣瓶收集尿樣5~10 mL,按照《尿中碘的砷鈰催化分光光度測定方法》(WS/T107)進行尿碘含量測定。
1.2.3判定標準 根據重慶市食用鹽加碘濃度標準30 mg/kg(±30%)對食用碘鹽的質量進行分類:鹽碘含量小于5 mg/kg為非碘鹽,20~<40 mg/kg為合格碘鹽,5~<20 mg/kg或大于40 mg/kg為不合格碘鹽。基于尿碘的兒童碘營養水平判定:兒童尿碘小于100 μg/L為缺碘,100~<300 μg/L為適宜水平,≥300 μg/L為碘過量[6]。基于尿碘的孕婦碘營養水平判定:孕婦尿碘小于150 μg/L為缺碘,150~250 μg/L為適宜水平,250~500 μg/L為大于適宜水平,≥500 μg/L為碘過量。
1.2.4質量控制 各鎮街監測相關人員開展培訓,確保監測方法統一、技術規范和協調有序。參與檢測的實驗室經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質控考核合格,每批樣品測定須同時檢測標準物質,進行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
1.3統計學處理 尿碘和鹽碘為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對尿碘和鹽碘進行描述,不同年份、性別和年齡間的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H檢驗。分類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進行描述,采用χ2檢驗、趨勢χ2檢驗和Fisher精確檢驗進行比較。檢驗水準為0.05,采用R3.6.3軟件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鹽碘監測結果 2018—2020年共監測家庭食用鹽1 106份,其中碘鹽共1 096份,碘鹽覆蓋率99.10%,合格碘鹽1 084份,碘鹽合格率為98.91%,合格碘鹽食用率為98.01%。見表1。不同年份碘鹽覆蓋率(P=0.370)、碘鹽合格率(P=0.511)和合格碘鹽食用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511、0.569)。2018年碘鹽中位數高于2019年(H=43.916,P<0.001)和2020年(H=42.501,P<0.001),不同年份碘鹽中位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H=43.916、42.501、0.324,P<0.001)。

表1 2018—2020年重慶市九龍坡區家庭食用鹽碘含量監測結果
2.2兒童尿碘監測結果 共檢測766名兒童,兒童尿碘中位數為256.2 μg/L。不同年份的兒童尿碘中位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H=4.931,P=0.085)。女童尿碘中位數(246.0 μg/L)低于男童(269.6 μ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12.438,P<0.001)。不同年齡兒童尿碘中位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H=1.628,P=0.443)。不同年齡兒童尿碘頻數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59,P=0.851)。見表2。同時,以尿碘100 μg/L為標準將所有兒童分為2組,在尿碘小于100 μg/L組中,不同年份兒童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趨勢χ2=0.258,P=0.796);女童比例高于男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15,P=0.006)。以尿碘300 μg/L為標準將所有兒童分為2組,在尿碘大于或等于300 μg/L組中,2018—2020年兒童比例分別為19.67%、29.01%和38.49%,呈逐年上升趨勢(趨勢χ2=4.636,P<0.001);女童比例低于男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12,P=0.015)。

表2 2018—2020年重慶市九龍坡區8~10歲兒童尿碘監測結果(n=766)
2.3孕婦尿碘監測結果 共檢測340名孕婦,孕婦尿碘中位數為200.2 μg/L。不同年份孕婦尿碘中位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H=0.434,P=0.805)。見表3。不同年份孕婦尿碘頻數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5.703,P=0.457)。

表3 2018—2020年重慶市九龍坡區孕婦尿碘監測結果(n=340)
3.1食用鹽加碘措施執行良好 2018—2020年監測結果顯示,碘鹽覆蓋率為98.70%~99.72%,合格碘鹽食用率為97.40%~98.29%,符合持續消除碘缺乏病標準的技術要求。2018—2019年鹽碘中位數為25.9~28.3 mg/kg,符合重慶市食用鹽加碘濃度標準。
3.2兒童碘營養為適宜水平 本研究發現,2018—2020年重慶市九龍坡區兒童碘營養狀態總體為適宜水平,其尿碘中位數(256.2 μg/L)水平略高于2016年重慶市的平均水平(220 μg/L)[7],與武漢市的監測結果相近[8]。九龍坡區兒童尿碘大于300 μg/L的比例在逐年上升,2020年已有38.49%的兒童尿碘大于300μg/L,但低于重慶市璧山區的51.18%[9]。然而,重慶市榮昌區的研究顯示,當地8~10歲兒童尿碘大于300 μg/L比例從2016年的39.0%下降至2019年的15.0%)[3]。2020年九龍坡區鹽碘中位數低于2018年,而兒童尿碘大于300 μg/L的比例逐年增加。這提示除鹽碘外,兒童尿碘還存在其他重要的影響因素。現代運輸便捷,食物種類更加豐富,各類含碘食品更容易獲得。本研究發現,男童尿碘大于300 μg/L的比例略高于女童,這與常州市研究結果相符[10]。巴西一項全國學齡兒童的碘營養調查也顯示,男童尿碘大于300 μg/L的比例高于女童[11]。可能的原因是男童食量通常略大于女童,此外男童和女童的零食消費的偏好也有不同,食用富含碘的零食也會增加碘的攝入。有研究顯示,四年級和五年級男生消費肉類和蛋類等富含碘的零食的報告率高于女生[12]。
3.3孕婦碘營養為適宜水平 九龍坡區孕婦尿碘中位數為200.2 μg/L,為碘適宜水平。然而,九龍坡區有33.24%孕婦尿碘水平低于150 μg/L,這一比例略高于重慶市榮昌地區的24.3%[3],低于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的38.0%[13]。妊娠期間為了滿足母體和胎兒對碘的需求,孕婦需要適當增加碘的攝入量,我國營養學會推薦孕婦每日碘攝入量為230 μg[14]。成人的飲食習慣和偏好通常較為固定,孕婦如果缺少科學補碘的健康意識,則孕期碘攝入量可能無法滿足機體對碘營養的需求。有研究顯示碘缺乏的孕婦更容易發生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率,甲狀腺疾病發病風險增加[15]。此外,有長期的隊列研究顯示,孕期缺碘容易增加孩子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差的風險[16]。
3.4加強碘營養宣傳和干預工作 強化宣傳教育,普及居民碘營養知識。食用合格的加碘鹽是獲取身體所需碘元素、預防碘缺乏病最經濟有效的辦法,要注重向居民普及正確的營養相關知識,讓居民知曉碘營養的適量原則,引導居民科學補碘。
在開展碘缺乏病監測工作的同時,建議開展兒童碘攝入量的監測工作。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兒童對碘的獲取既包括食用碘鹽,還包括日常飲食中各類含碘食品。兒童缺碘或過量碘攝入都可能導致甲狀腺腫風險增加[17]。隨著經濟的發展,食品的來源更加豐富,無論是富含碘營養的天然食品,還是各類深加工的零食都變得容易獲取。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兒童碘攝入量的膳食影響因素,從而控制和減少碘過量和碘缺乏對兒童生長發育的不良影響。
總之,醫療機構應重點機構加強孕婦補碘干預工作,例如婦幼保健院、各醫院的婦產科門診等應加強對孕產婦科學補碘的宣傳教育,確保孕婦知曉缺碘可能對自身和胎兒的危害。做好孕期碘營養的監測,針對不同碘營養狀況的孕婦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營養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