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程程
《語文課程標準》(2011)在第二學段(3-4年級)中提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然而,關于積累,大多數老師仍然比較重視學生的背誦,對于摘抄,雖平時有布置相應的摘抄作業,但對于摘抄什么內容、如何摘抄、為什么摘抄等缺乏應有的指導,致使學生的整體摘抄能力不高。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指導學生摘抄,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呢?
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我們能夠發現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核心的就是,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文字,從本單元的三篇課文中,我們能夠感悟出語文教學中語文的魅力,并幫助學生們從多個角度展現課堂教學的魅力,并穩步提升語文課文的摘抄能力,并結合《大自然的聲音》,當前教師需要為學生們描述聲音的詞匯,并讓學生們從圖像與聲音中感受到語句中所描繪的大自然的美;《父親、樹林和鳥》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該篇文章的生動性。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引導學生梳理總結摘抄的基本方法,就能夠從摘抄中感悟到小學語文的魅力。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需要首先講述本節語文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們明確本節課中的重點與難點,這樣讓學生們對本節課產生整體性的認識,從“摘抄什么”“怎么摘抄”“為什么摘抄”一步一步明確,然后讓學生在摘抄的過程之中,注重對文章中句子以及詞匯的理解,在學生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針對性的進行解答,讓學生們提升摘抄能力。
一、評價融入教學,明確摘抄的內容
《大自然的聲音》一課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備課時,老師應將“摘抄、積累喜歡的語句”加入到教學目標中。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先讓學生學習摘抄,初步了解怎樣的內容是值得摘抄的。在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中,當學生通過對比朗讀,深入體會風聲的美妙之后,老師向同學們明確指出,這些能夠讓人感到身臨其境的生動語句就是寫得好的語句,是值得摘抄積累的。隨后,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從詞語入手,讓學生開始摘抄表示聲音的詞。在教學中,當學生體會這些聲音的美妙之后,結合配套《練習部分》的第一大題,在課堂上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摘抄這些寫得好的、表示聲音的詞,適時鞏固、積累,增強記憶。
當然,一篇課文的學習不足以讓學生習得摘抄的能力,也不能一下子就讓學生明確哪些是值得摘抄的語句。在本單元后續課文的學習中,老師要在課堂中不斷地強化、補充。例如,在本單元后續課文《讀不完的大書》一課中,也有不少生動的語句值得摘抄。課堂上,當學生在交流第二自然段中“誰給作者帶來了怎樣的樂趣”時,一個學生說道:“小麻雀讓作者的心情變得愉快起來。當我讀寫小麻雀的句子,我仿佛聽到了小麻雀的歡叫聲,看到了它那靈活蹦跳的樣子,我的心情好像也變得愉悅起來。”老師馬上進行評價反饋:“說得真好。你抓住了‘嘰嘰喳喳‘蹦蹦跳跳這兩個詞語,感受到了小麻雀的歡樂和靈動,像這樣有畫面感的語句寫得真好,也是值得大家摘抄積累的。”
二、評價融入教學,指導摘抄的方法
1.歸類摘抄
歸類摘抄指的是把描寫同類事物的語句分門別類地寫下來。比如《讀不完的大書》一課中,大自然中的動物和植物給作者帶來了樂趣,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寫的是動物給作者帶來的樂趣。課堂上,老師可以提示學生在摘抄的時候,可以將第二自然段的三句話歸為一類,區別于植物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2.旁批感受
《父親、樹林和鳥》一文中,多次出現了連用兩個修飾語的句子。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課文寫到樹林是“幽深的”“霧蒙蒙的”。“幽深”是山水、樹林等深而幽靜,“霧蒙蒙”也可以說霧茫茫,是霧氣迷茫的樣子。這句話通過兩個修飾語連用的形式,將樹林的特點寫清楚了,讀起來很有畫面感。這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提示學生模仿老師的樣子,把讀完這句句子后的感受寫在旁邊。這里的旁批范例,也為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學習“在寫得好的地方進行批注”進行教學鋪墊和滲透。
3.注明出處
“注明出處”重在引導學生關注信息來源和真實性,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例如,在指導學生對《大自然的聲音》一課的課后“閱讀鏈接”進行摘抄的時候,可以進行示范,讓學生明確注明出處的格式,一目了然地知道信息的來源。對于格式正確,寫明出處的摘抄,及時給予肯定的評價。
三、評價融入教學,體會摘抄的意義
摘抄這項能力的培養并不只是在這一單元中進行,回顧本冊教學,從第一單元的語文園地“交流平臺”,泡泡語提示了“抄寫新鮮感的詞句”,到《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課后題要求“把你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再到《海濱小城》課后題提出“抄寫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在第七單元之前,本冊教材已有多次有關“摘抄”這一能力培養的滲透和訓練。
到了第七單元學習語文園地“交流平臺”時,老師引導學生對自己摘抄的語句進行展示,并對所有學生展示的成果進行交流,而學生們可以通過與班級中其他學生的交流明確摘抄的作用以及意義。在學生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過程中,老師對學生們摘抄的優秀之處與不足之處進行評價,而學生們則對教師的評價進行反饋,比如:摘抄有助于記憶課文內容;摘抄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課文內容的重點,這樣就可以將摘抄中的優美句子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之中,這樣就能夠充分發揮評價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們體會摘抄的意義。
當然,在本單元之后,學生需要對評價融入教學進行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摘抄”是當前學習過程之中的必備能力,而當前無論是課上或者課下,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們體會到摘抄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