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志飛
一、“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內涵
從人才培養規格上來講,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從人才培養的內容來講,融學員的“公共通用能力、專業基礎能力,發展遷移能力”為一體;從人才培養途徑上來講,融“院校教育、崗位培養和個人自修”三個培養平臺為一體。
以上關于人才培養的基本思想可以簡稱為“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即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現人才培養規格上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統一,實現人才培養內容上公共通用能力、專業基礎能力、發展遷移能力的協調統一。
二、實施“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要堅持以學員的全面發展為本
通過夠用、實用、管用的學科知識傳授,廣泛而卓有成效的公共通用能力與專業能力培養,把對學員而言是外在的文化、知識和感受,內化為學員個人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具有專業特征的個性心理品質,從而為學員一生的部隊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要堅持以適應部隊需求人才培養為目標
院校教育要堅持與部隊教育計劃和培養目標協調統一,堅持與官兵進行遠程的一對一幫扶教育,使自愿、學和組織學相結合,現實性和超前性相結合,自我發展和部隊需要相結合。要根據人才生成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分類施教,分類培養,使官兵綜合素質在專的基礎上能得以全面提高。
(三)要堅持以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
要堅持以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我們需把握與處理好以下四種關系:一是知識、能力、素質的關系,三者既是并列關系,更是一種遞進的關系,表現為知識是基礎,能力是主體,素質是升華;二是人才培養途徑三個平臺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體現以院校教育為主體,崗位培養作為重要補充;三是公共通用能力、專業基礎能力、發展遷移能力的關系,在能力培養上,公共通用能力是基礎,專業基礎能力是主體,發展遷移能力是拓展;四是教員、教輔和學員的關系,是一個鏈條上的不同組成部分,目標一致,各負其責,互相配合,以教員和學員為主體,教輔為重要參與者。這樣才能把握以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這個根本。
(四)要堅持全員參與,能力培養全程化
能力素質是一個需要全員參與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員、學員,同時學校的各個管理部門、服務部門以及各院系等都負有培養的責任。
三、“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務和實施途徑
(一)引導全體師生明確自身定位,加強“能力本位”教育意識,轉變“教一學”觀念
必須多渠道引導全體師生認清所面臨的形勢和自身所處的層次,準確定位,把人才培養放在辦學的首要地位,同時轉變教育和學習觀念,把“實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落到實處。
(二)規范與豐富“能力本位”教育內容,確立“公共通用能力、專業基礎能力、發展遷移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構架,制定“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
實施“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方案,首先需要緊扣培養目標,正確處理專業課程與非專業課程、理論課與能力素質拓展課、必修與選修等關系,按照“優化課內,強化課外,交叉滲透,功能互補”的課程建設思路,優化通識課,精選專業平臺課和主干課,做強專業方向課,重視專業能力模塊課程。
在具體制定各項政策和制度時,教務部門要統籌兼顧,既要掌握好整體工作進度,又要抓實微觀層面的工作細節,整合資源、注重質量;各教學單位都要圍繞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細化內容和指標,分解任務,強力推進。
(三)強化“知識夠用、能力突出”的價值向度,構建新的課程課堂教學平臺
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從“知識本位”,轉向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基礎上的“能力本位”,遵循能力素質靠學員主體自身內化形成的基本規律,強調自我構建,突出學員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上,以“適用、夠用、管用”為原則,縮減理論教學內容和調整實驗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研究式教學,加強理論課教學與實踐實訓課教學在“提煉”與“體驗”方面的相互借鑒;在考核模式上,改變教學效果的測評標準,由傳統的考核知識技能達標即“會什么”,轉向考核能力素質綜合發展程度即“能什么”,包括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等能力教育的內容,考核方式由終結性評價轉向形成性評價,提倡采取多樣化的、項目化的能力考核方式以確立專業能力素質培養的核心地位。
(四)突出“四堅持”,拓展思維空間,提升“三位一體”培育模式的實踐效果
“四堅持”:一是堅持以育人為中心,突出能力素質培養;二是堅持打造精品、提升品位,突出亮點特色;三是堅持以學員為主體、教員為主導,突出主體性和實效性;四是堅持整體規劃與分級實施相結合,突出整體性。
堅持“三位一體”教育模式,關系到軍事人才成長發展的全過程,關系到軍隊建設的質量。要根據軍隊發展的總體規劃和長遠目標, 分類抓好培育方案的制定,明確指導方針,把提高官兵的科學理論知識、思維 方法和創新能力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五)依據“三位一體”育人模式的需要,推動師資隊伍與教學團隊建設
采取一切積極措施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以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加強師德建設,尤其要培養青年教員愛崗敬業、忠于職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情操;在改造教員的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的同時重點改造教員的專業能力結構,一方面要從“人才強校”的戰略高度進行科學規劃,實行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著力加強專業負責人、教學團隊負責人以及學科帶頭人培養,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出一批有影響力的帶頭人物;另一方面,通過報告會、職前培訓、進修訪學、等多種途徑逐步提高青年教員的教學能力。
總之,只有樹立“大教育”觀,堅持“三位一體”教育,保證軍校人才教育培養的持續性,院校教育和部隊建設才會有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