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一、問題提出
“好學、好問、善思、樂創”都是探究能力發展所表現出的優秀學習品質。
作為教育者我們要站在未來社會對人的要求高度來看待今天的工作價值,是在培養現實社會的未來人才。因此,幼兒教師對自已工作的認識和理解要具有更多的前瞻性、理想性和自我超越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說明”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就點明了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
如何調動、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成為主動學習者,是我們研究和實踐的重點。
二、概念界定
“自主”顧名思義,是指自己主動的意思。
“探究能力”是本世紀人才發展的必備素質之一。探究能力,作為人們探索、研究自然規律和社會問題的一種綜合能力,通常包括提出問題的能力、收集資料和信息的能力……、進行科學思維的能力,等等。
三、實踐方法
針對此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觀察法和實踐研究法,目的在于通過通過不同策略支持與觀察,促進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四、實踐研究操作及幼兒表現
瑞士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兒童就是科學家。”每個孩子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們通過自主的探索活動獲得對世界的了解和認知。作為學前教育教師,我們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十分注重引導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探究,以“做一塊漂亮的大桌布”區域活動為例,鼓勵幼兒自信、大膽地提出問題并在探究實踐過程中解決問題。
(一)循循善誘 引導幼兒在探究實踐中習得經驗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有思想的個體,他們的思維還不能離開事物的具體形象,具有直覺性的特點。因此,操作探究是幼兒喜愛并適合其特點的活動方式。在區域材料投放中,我除了有意識地收集操作材料外,還循循善誘引導幼兒在反復實踐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勇于創新。
1.關注幼兒身邊的真問題,激發其對解決問題的興趣
一天,田田在美工區用顏料創作了幾幅漂亮的繪畫作品,在繪畫時不小心將顏料涂抹在桌子上。雖然他也很努力地想用抹布將桌子擦干凈,但是因為顏料不好清理,花了很長時間也還是沒有整理好。琳琳和青兒看到后,用衛生紙來幫助田田收拾桌面。琳琳和我說 :“我們可以為桌子做一個桌布,用顏料的時候給它鋪上,不用的時候就可以收起來。”琳琳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孩子們開始了“測量桌面,為桌子購置桌布”的游戲活動。
2.有效的師幼互動,促進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3.與孩子在一起,做孩子活動實踐的支持者
測量桌子的探究活動,使孩子們對非標準測量工具的使用與實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想給幼兒園新買的安吉游戲采購一塊大大的防雨布,想用積木測墻壁、用圖書測椅子、用線繩測滑梯、還在建筑區發起了“搭高挑戰賽”,他們還想知道誰是班級中最高的小朋友、小農莊的向日葵比鋼琴高嗎?幼兒園里哪棵大樹最粗呢?身邊的哪些材料適合用來測大樹呢?……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也樂于為自己的好奇通過實踐來尋找答案。逐漸的在反復測量游戲中,大家逐漸感受到測量對于生活的實際意義,它能幫助我們解決許多身邊的問題。還了解生活中有許多物體都能幫助我們測量,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測量方法,比如:首尾相接、等長復制、沿直線測量、做標記……。
五、小結
育人不倦 享受幼兒在探究實踐中的成長快樂。從“做一塊漂亮的大桌布”區域活動中,我們科學地加以引導,孩子們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體現,使得他們在操作過程中勇于嘗試,大膽實驗,無所畏懼。也正是在這樣的自主探究式學習中,幼兒的自主意識得到了充分發揮。
科學活動的目的不是教給幼兒什么知識理論,而是引導幼兒在不斷地實踐中習得經驗和方法,培養孩子認真堅持的探究。從那張來之不易的漂亮桌布中,我們要以育人不倦的心態,反觀活動的特點及價值所在。
基于幼兒的發展。測量桌子有多長,在成人看來,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然而,對5-6歲的孩子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容易。活動從生活中引發孩子對測量活動的需要,通過集體活動的形式,感知測量的必要、用途,模仿測量行為等。同時,孩子們體驗了多種自然物的測量,探索了非標準測量工具、體驗測量的方法,感受了“等長復制”的測量過程。通過活動的不斷深入,幼兒頭腦中數的概念不是來自書本,也不是來自教師的解釋,而是來自當幼兒對其生活的現實進行邏輯梳理時的思維,是在邏輯梳理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反思而建構的。當幼兒在探索活動時,在心理上是積極、主動的,其正確的數的概念在頭腦中得以加強,而不正確的數的概念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自我矯正。同時,在集體活動中,孩子們的交往充滿了社會性與相互學習。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在真實的游戲活動中,去解決實際問題,習得相關的數學經驗。在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再次進行驗證和實踐,這樣的一個過程,充分表現了孩子們在活動中參與性。最可貴的不僅是孩子們了解到適宜的測量方法,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散發出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的態度。
基于教師的視角。在此次測量游戲中,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嘗試,也使我對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驗證了孩子在測量活動中的層次性及年齡特點的重要性。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專注與思考,都給予我很大的驚喜。在體會著他們的成長與變化的同時,也使我對于測量活動方面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完善,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應用,更激勵自己要不斷豐富對教學內容的認知與學習的渴望。
循循善誘,育人不倦。從這個區域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只有確保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保證其自主地參與,才能使幼兒主動地探索,積極地創造,在自主探究活動中體驗快樂,收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