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艷
關愛學生是特殊教育的生命。在位于“中國天眼之城”的貴州省平塘縣特殊教育學校,以關愛教育為主線,將地方民俗文化引入學校課外活動中,豐富特教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真切體驗到校園生活的樂趣,幫助特殊孩子們更好掌握技能,不斷適應社會生活,促進了殘疾少年陽光成長。
一、手工制作訓練,提升實踐能力
讓學生掌握生活技能,讓陽光照亮每一位殘疾孩子的心靈,是平塘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辦學目標。在抓好日常教學的基礎上,特校結合殘疾學生特點和需求,將學生技能培養作為學校重要工作來抓,努力做好學生的潛能開發。民族手工藝品制作技能培訓是平塘縣特校學生技能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學校開辦以來,因地制宜,將獨具本地毛南族、布依族、苗族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品技能培訓列入每個班級學習活動內容。手工技能培訓以民族刺繡、日常生活用品小物件制作、牙舟陶器具制作為主,在教給學生基本制作方法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反復練習,熟悉方法,培養和鍛煉學生民族刺繡和制作手工藝品的動手操作能力。經過長期訓練,大部分學生較好地掌握了手工藝品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夠獨立制作一些簡單適用的手工藝品。現在,給學生一盒盒色彩鮮艷的珠子、幾根魚線、一把剪刀,他們就能編治出一件件漂亮的小物件。特別是聾生班的孩子,編織的手工藝品造型漂亮,色彩搭配合理,讓人十分喜愛。在學生的作品中,水果盤、手提包、發財樹、芭比娃娃、各種掛件、吊墜、香皂盒、花瓶、玉白菜等日常生活用品小物件,惟妙惟肖,生動活潑。如,聾生班學生于永妹、于永珍姐妹倆在老師指導下,喜歡上了手工技能培訓活動,很快掌握了編織技巧,愛上了手工藝品的制作?,F在,只要給她們一張物件樣圖或一個物件樣品,姐妹倆就能很快仿照樣品編織出所要的小物件。在編織物件技能訓練中,姐妹倆還能自己設計出新樣品,編織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物件或動物物件。
平塘牙舟陶是全國十大名陶之一。平塘縣特校在學生手工技能培訓中,立足實際,將牙舟陶制作技藝傳承培訓作為學校一項特色活動。在老師和當地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聾部學生懂得了制陶步驟,獨立完成陶器制作,特別是熟練掌握了制陶拉胚技藝,讓一件件簡單實用的日常陶器物品在手中成型。如,聾部學生陳昌盛鐘情于牙舟陶陶藝學習,熟練掌握了陶藝制作流程,能很快將陶泥拉胚制作成碗、茶杯、花瓶等物件。
在技能培訓和動手制作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快樂,同時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每年“國際殘疾人日”活動期間,學校都組織開展學生制作手工藝品展示義賣活動,全面展示學生手工制作訓練成果,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好評,很多手工藝品被社會愛心人士購買收藏。
通過生活技能培訓,將掌握的技藝轉化為成果,使特校學生受到了鼓舞,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學習技能、自立生活的信心。
二、繪畫技能培訓,激發自強精神
平塘縣特校以學生實際需要出發,關注學生潛能開發。學校通過校園墻畫的形式,宣傳生活知識,引導學生做人,為孩子們營造出溫馨、快樂、舒適、積極向上的良好文化藝術氛圍和成長環境。在日常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將繪畫技能培訓作為重要活動內容,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特點,因人而教,反復指導。利用全縣中小學生現場書畫大賽機會,有目的組織學生進行繪畫訓練。老師針對學生反應慢、動作慢,對繪畫內容難以理解的情況,綜合運用各種工具,指導學生進行連線、涂色、臨摹、創作訓練,提升整個身體及手眼協調能力和藝術創造力。繪畫訓練過程中,經常帶學生走出教室欣賞校園墻畫,認識事物,感受繪畫的美。在現場書畫大賽活動中,學生真切感受到了濃厚的繪畫藝術氛圍。如培智班陳水江、楊秀杰兩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了校園墻畫繪畫,所畫的作品形象生動,把自己對生活的美好熱愛都展示在了宿舍、教室墻畫中,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訓練和參加現場活動,逐步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能夠根據老師給出的主題,靜心投入到繪畫中。他們相互交流,一起作畫,找到了自己內心的快樂,在心中種下了美麗的藝術種子。在全縣中小學生現場書畫大賽中,學校選派的參賽學生都能現場完成主題繪畫作品創作,連年獲得小學低年級組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學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進一步增強。
三、愛心導購體驗,適應社會生活
平塘縣特校建校后,在校園開辦愛心超市,進購洗衣粉、洗發水、肥皂、香皂、牙膏、牙刷、臉盆等日常生活用品,擺放社會愛心捐贈的文具用品,結合季節買來時令水果蔬菜,一方面方便學生,另一方面組織成立各班級學生參與的課外愛心導購員興趣小組,利用學校愛心超市為學生提供學習鍛煉平臺,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讓學生更好融入社會。
課外愛心導購員興趣小組,就是按照“學習興趣自選,參加培訓自愿”的原則,組織各班有興趣和自愿參加活動的學生走進校園愛心超市,認識商品、擺放商品、導購商品?;顒訒r間為每周周三下午第一節課時間,每次活動安排兩個興趣小組。活動中,愛心超市老師針對各班學生實際,一次次反復耐心指導學生認識商品、整理貨架、給商品標價、學習收銀、導購服務等常識,既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也幫助學生認識了商品,鍛煉了學生動手能力,讓學生在認知世界中逐步與社會生活接軌。在興趣小組活動中,從易到難,由基礎知識訓練到技能技巧的培養,層層遞進。教給學生愛心導購的基本知識,指導學生如何與人交流,如何做好服務。通過訓練,大家認識了日常生活商品,學會商品歸類上架、標價、收銀等。愛心導購興趣活動,學生成為了超市導購、收銀的角色,給了學生動手和交流的機會,為學生鍛煉能力、學會生活、融入社會打下基礎。學校愛心超市開辦三年來,成為了學生學習鍛煉的重要平臺,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果,收到了家長的普遍贊譽。
融入地方民俗文化開展手工制作訓練、繪畫技能培訓、愛心導購體驗等課外獲得,是平塘特校立足實際,創新開展的學生技能培養重要方式。通過實踐,學校探尋出了適合特殊學生的課外特教形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生活技能,提升了殘疾學生自信心,鑄造了學生健全人格,促進了學生全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