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邵秀鳳 趙玲玲 康瑤 石明翔

摘要:本文針對軟件工程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課程間的融合與貫通存在不足,項目為驅動的實踐教學模式和方法還有待提高等問題,以軟件工程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為基礎,利用企業實際項目通過在軟件工程的六門課程及課程群中進行項目的整體貫穿,以培養學生的大工程觀和大系統觀能力。通過項目實踐指標進行評價反饋,學生應用能力和教師教學能力分別達到了良好和優秀。課程群的項目貫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與學的效果。
關鍵詞:軟件工程; 課程群; 項目貫穿
所謂課程群的項目貫穿教學就是通過一個實際項目在幾門相聯系的課程中作為實際的案例進行設計和實施。項目貫穿有助于學生從大一到大四形成對工程項目的過程的認知和實施的全過程,同時將專業需要培養的能力和知識點打撒在項目中,在不同年級的不同課程中進行貫穿和實施,有助于學生逐步形成大系統觀和大工程觀。
1.1 一、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現狀
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一直是我校軟件工程專業培養的核心能力,雖然也在不斷設計和實施不同級別的工程實訓以達到實踐能力培養的目的。然而,目前我校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在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課程間的融合與貫通存在重視不足的情況,實踐能力培養的成效因此受到制約。每類實踐內容的設計更多的是在本門課程中實施,與其他課程間的聯系還略顯不足,這就會造成學生在完成一門課程的實踐項目后,并不太清楚該項目后續還應該運用哪些知識進行實施,不利于學生的大工程觀的形成。
二是在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以項目為驅動的實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及組織與實施方式還需進一步研究。融合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職業素養也是在實踐教學中需要不斷培養。
1.2 二、以專業能力為核心進行項目在課程群中的貫穿設計
我校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院校,通過對軟件人才需求調研,形成軟件工程專業的核心能力,即:程序設計能力、數據建模能力、數據管理能力、軟件工程項目管理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細分每個核心能力形成子能力群,以子能力群模塊為依據打破課程間的封閉關系,將現有課程中的同一能力范疇中的知識點和技能進行歸類,按照核心能力和知識技能的內在聯系,對項目進行裁剪形成本模塊下核心能力的實踐項目群,且每個核心能力模塊按照基礎實踐、提高實踐、綜合訓練以及創新訓練等級別,形成逐級提高,不斷深入,縱橫交錯的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已有的實踐教學體系基礎上根據專業核心能力和子能力群以及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三個年級所要鍛煉的能力進行項目貫穿設計。學生在大一年主要鍛煉學生的基本程序設計能力和單文件讀寫的數據管理能力;大二主要鍛煉學生的數據建模能力、數據庫管理能力和軟件工程項目管理的初級能力,如數據建模底層結構、數據庫管理、操作系統運維、計算機網絡運維能力等;大三主要鍛煉學生的程序設計的高級能力。
根據軟件工程核心能力以及各個年級所要訓練的能力,選擇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JavaEE云端開發、Android移動開發、軟件設計模式等6門課程的課程群中進行貫穿。貫穿以核心能力為主線,以項目為載體在軟件工程的不同年級的6門核心課程群中進行貫穿實施,項目貫穿思路框架如圖1所示
1.項目選擇依據
項目貫穿設計時既要考慮到一個項目在課程群中的貫穿,保障項目的連續性,又要考慮到同一種能力逐級遞進的課程間的聯系。在進行項目選擇時既要考慮項目本身能夠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而且難易程度適合不同年級的學生水平,因此選擇的項目需要篩選和裁剪。在項目貫穿實施中選取了來自教師主持的企業橫向項目-長包房酒店預定管理項目,該項目所涉及的前沿技術有前后端分離的Restful Webservice架構,主要應用Springboot、Mysql、Mybatis、Swagger、Vue、微信小程序等主流Web技術,同時還使用了內存型數據庫Redis、消息隊列RabbitMQ實現高并發處理,利用Kubernetes、Docker實現項目的部署和運維。項目所用前沿技術較多,且有一定復雜度,通過裁剪可以作為課程群貫穿的項目。
2.項目在課程中的貫穿實施
長包房項目所涉及的技術既能涵蓋前后端開發以及理論核心課的課程群內容又具有一定的復雜度,在進行該項目貫穿設計時既有在不同年級的課程中的橫向貫穿,又有在同一個年級中課程間的縱向貫穿。橫向貫穿是指同一能力在不同課程中的貫穿,即由基礎能力到綜合實踐能力提升的貫穿;縱向貫穿是同一年級不同課程所訓練的能力之間的貫穿。如在大一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中將長包房項目進行拆解,分解為不同模塊融入到集合、泛型、用戶界面設計、事件響應等章節。到了大二,在數據結構課程中圍繞長包房項目底層數據存儲、查找、排序等進行貫穿,這也是對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的數據底層存儲實現進行補充。
1.3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貫穿教師教學能力評價與學生應用能力評價
1.教師教學能力評價
通過學生評教方式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從項目覆蓋技能綜合性、項目覆蓋素養多樣性、項目覆蓋方法的多元性、教師立德樹人方面、知識扎實性等多維度評價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綜合性實踐項目教學能力評價回收有效問卷190份,設計性實踐項目教學能力評價回收有效問卷179份。綜合性實踐項目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標準內涵得分為94.85,設計性實驗項目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標準內涵得分為97.2,兩類實踐項目的教師得分都達到優秀水平。
2.學生應用能力評價
從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的綜合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幾方面指標對項目貫穿的班級學生進行實施后的應用能力效果的評價,學生應用能力標準內涵得分=學生學生自評*30%+任課教師評價*70%,根據分析可以看出項目貫穿班級的學生的應用能力綜合評價的平均分為82.31,達到了良好的水平。
1.4 四、結語
項目在課程群中的貫穿式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落實實踐教學體系,加強課程內涵建設,有助于逐步培養學生的大工程觀和大系統觀。
參考文獻:
[1]基于“OBE”理念的團隊科研驅動式教學模式在研究生課程教學中的創新與實踐[J]. 王順宏,雷剛,李杰,潘樂飛,趙久奮. ?高教學刊. 2021(05)
[2]傅明建,周靜平,汪璟玢.新工科背景下軟件工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計算機教育,2021(07):87-91.
[3]劉華明,畢學慧,王秀友,李懷敏,晁妍.軟件工程課程項目驅動實踐能力培養[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5):39-42+46.
[4]王穎,陳仲民,王建勇.軟件工程創新性實驗教學課程的實踐與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4):86-88.
[5]張帆,董麗麗,王超學,葉娜,何箐.以項目驅動為導向的軟件工程專業IT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5):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