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且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多媒體顧名思義,即為多種媒體的組合,它能集“聲、色、畫、形、樂”于一體。它具有聲像并茂、形象鮮明、感染力強,能突破時空限制等特點,它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因此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以其非凡的功能而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使課堂輔助教學技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它的有效運用,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如何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呢?在這里,筆者結合有關的教學工作實踐談一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興趣,引入主題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巨大動力。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媒體能創設一種直觀、生動、愉快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內在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積極思維和良好的視聽學習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學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時,可用小品《不差錢》片段來導入,通過觀看小沈陽穿的服裝引出蘇格蘭這個國家,進而介紹蘇格蘭男人喜歡穿裙子,而且蘇格蘭人民十分熱愛音樂。通過小沈陽這一家喻戶曉的人物,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同學們都看得十分認真。再如教《愛我中華》時,可設計一個“看舞蹈猜民族”的游戲導入新課,讓學生觀看舞蹈來猜民族,然后引入本課的學習。多媒體的運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縮短學生的感知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教師所需要的方面,自然而然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音樂課不僅要讓讓學生把歌唱會,還要努力教學生把歌唱好。要啟發學生準確地用歌聲表達出樂曲的感情,描繪出樂曲中的藝術形象,也就是說要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光靠老師用抽象的語言去講解是不夠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多媒體的渲染下,很快進入到特定的音樂情境中去,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常回家看看》一課時,可利用媒體優勢展示春運的場面,人們排隊買票的畫面等,讓學生感受到回家的不易,引導學生珍惜現在的幸福,珍惜親情,在家多陪陪父母、幫助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從而引導學生充滿感情的演唱這首歌曲。又如教《友誼地久天長》時,可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情境:運動會的場面,隊員的奮力拼搏,拉拉隊員的賣力助威;學校文藝演出的場景;為了班級榮譽同學間的團結合作場景等等。這些場景讓學生想起了在學校與同學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感受到友誼的珍貴,喚起同學間情感的共鳴,進而用歌聲唱出這種友誼的美好。看著孩子們動情的演唱,我也很受感動。教《保衛黃河》時,可利用媒體播放演唱錄像,使學生從形象、色彩、音樂旋律等視覺和聽覺方面強烈地感受到樂曲磅礴的氣勢和中國人民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從心靈深處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也就會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并為這種美好的生活而奮斗。在身臨其境的視聽中,學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情感得到了升華。
三、利用多媒體化靜為動,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能化動態為靜態,把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具體直觀,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解決文章的重點難點問題。比如:在教學《青春舞曲》時,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具有新疆民族歌舞性質的視頻資料,學生通過視聽感受,很直觀地了解了這種具有獨特鮮明節奏的歌曲,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音樂的風格特點,更快更好地學會了唱這首歌曲。
四、利用多媒體啟發思維,提高鑒賞力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也曾經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鑒賞美的能力是指審美者憑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審美情趣,有意識地對審美對象進行觀察品味,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和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多媒體手段,把學生帶進特定的環境中,幫助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思考音樂作品的內涵,使學生從中尋求美、發現美、欣賞美,從而提高審美能力,享受美的意境。比如音樂欣賞的教學內容,可根據不同的欣賞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制作文本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發散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五、利用多媒體突破時空,拓展資源
利用多媒體方便快捷,極大地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效率。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既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又加大了課堂傳遞信息的容量。一些無法帶到音樂課現場的樂器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一下子就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還有中國民歌的教學,各民族有不相同的風俗、建筑、語言、服裝、舞蹈等等,許多文化都滲透于音樂中。運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把所要的資料做成課件,讓學生去體會,學生不僅是學會了一首歌,而且也了解了這個民族。
六、合理適時利用多媒體,增強時效
媒體的優勢在于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也彌補了教師自身的不足和缺憾,有遮丑的功效。但在多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上要注意適時、適度,要注意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千萬不可多用濫用,在采用媒體教學過程中最好從全局著眼,從學科的特點出發,照顧學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時機,不要喧賓奪主,分散學生注意力,沖淡了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教學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對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和使用,以提高自身對媒體技術運用的素質,使媒體技術更好的為自己的教學服務,而不是成為多媒體的奴隸。《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現代教育技術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綜上所述,靈活運用多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思想,也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探索,積極實踐,尋求信息技術與實際教學的有機結合,盡量促進教學過程的最大優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