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英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的:“教育是什么?簡單的說就是養成習慣?!绷己玫男袨榱晳T對人的一生具有深遠的影響。無論學習生活,做人或處世,他都以一種無比頑強的姿態干預著你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老師們都知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難,可大家不知道培智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比普通學生難上千萬倍。培智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良行為,如流口水、吐口水、多動、重復、敲打東西、亂丟、亂畫、隨地大小便、情緒難控制、打人等。面對這些培智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我們該如何進行教育呢?在這里我談談自己的嘗試。
一、培智生需養成的行為習慣
(一)生活習慣
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刷牙、洗臉、洗手、洗澡的方法,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懂得節約糧食,做到不挑食??诳室人錈嵋┟撘路〞r上廁所。自己穿衣服、鞋子,東西用過后要放回原處、不能亂丟。讓他們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集體的事情爭著做。
(二)文明禮儀
和別人見面分別懂得打招呼,能用“謝謝”“對不起”“沒關系”
“請”“再見”等禮貌用語。和老師同學見面,知道問好,離開時說再見;愛護周圍環境,不隨地吐痰、亂丟垃圾。誠實節儉,熱愛勞動,不打架,不發脾氣,尊敬他人,愛護同學,學會感恩。被叫到時,要應別人,不能亂拿別人的東西,要學會分享。
(三)學習習慣
上課要遵守紀律,坐姿端正,抬頭看老師,認真聽講。保持安靜,不走動,不吃東西,認真寫字,不亂寫亂畫。
二、培智生行為習慣養成的措施
(一)了解學生情況
培智生注意力差,多動,理解、記憶力不好,有各種不良行為習慣。要對學生的行為認真觀察,隨時發現,隨時記錄,認真研究,做到了解情況,行動有針對性。掌握學生身心特點和個性差異,走進學生心里。知道學生說話不清楚、多動,就要對他多進行語言訓練和紀律性培養。如果學生是自閉癥,就不要希求他注意力很集中、刻板行為完全消失,因為這些就是自閉癥的特點。這些特點只能是有所改正,并不能完全消失。有的學生一次只能學習一個詞,有的兩個詞,因此教育、訓練他們不能操之過急,違背了他們學習的規律。
(二)早發現,早干預
不良行為早發現,早訓練,就能早控制、早消失。當看到學生有不良行為要及時糾正,制止。我們大人、健全人都有很多不良習慣,很難改變,甚至是一輩子也不能改正,更何況是特殊兒童?就算能改正,克服力量頑強而巨大的習慣,必須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和艱辛。所以我們要在培智學生不良行為剛出現、沒有形成習慣時,就加以控制和改變,效果應該是明顯的。如以前有個學生開學時出現吐口水的現象,發現后告之家長,大家嚴肅對待,不到一個月功夫就消失了。
(三)小步子,多重復,嚴要求
學生很難學會,學會了又很快忘記。因此對他們進行小步子教學訓練,多重復、多復習。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學生會走很長的平臺,很長時間看不到一點進步??捎袝r他們又進步驚人。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持之以恒訓練。放假回來,有些學生不良行為程度變重了,是因為家長在家教育得少或松散,不夠強度,導致了退步。和家長交流中,發現有不少家長對學生太溺愛。學生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從他人的教育,不懂得是非對錯。這對我們的教育和學生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害的。
(四)運用行為訓練、矯正法
面對培智學生各種缺陷和不良行為習慣,運用一些成熟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應用行為分析法(aba ),abc行為分析法及各種行為矯正法。正負強化、懲罰、厭惡法、消退法(冷處理)、飽足法、行為替代法等行為矯正法對學生行為的矯正和習慣的養成都是有很好功效的,培智生行為矯正的文獻中提到很多,在這里就不再贅述。
一個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可以受用一生。所以,對培智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培智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教育教學方法上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么在教學的時候就要做到多方借鑒。作為一名普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實際的培智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