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瀾 李波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于這句話我有著自己的理解:要想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記得金秋九月,我接了一個全校之最的班級。說其之最,是全校紀律之最差、行為習慣之最差,成績也遠遠的落后于同年級的其他班級。但經過我和孩子們的磨合,從最開始的學生不理解、敵對,轉變為贊同和信服。孩子們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認知建構”,孩子們學習行為從“被說教”到“主動成長”。孩子們經歷了一個個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后,他們對于學習數學的認識在一點點的轉變,他們在不知不覺的時間里里逐漸的愛上了數學課,愛上了這門學課,而我一直致力使我的數學教學成為培養孩子 “由知轉識,由識化智。”
一、教學對話是鍛煉能力的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這樣寫道,數學學習是讓孩子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讓孩子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讓孩子經歷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這些經歷其實就是讓孩子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部過程中去。
時至今日,我的腦海里依然響起孩子們的一句話“世界上什么最深,老師的套路最深。”當初聽到這一句話時,我很是吃驚“老師的套路怎么就深了?”。孩子們悄悄地告訴我:“因為老師總是在批改課堂作業的時候讓我們講為什么這樣做,講不清楚就算你的題是正確的也不會畫勾。”還記得,在學習完“比”這一單元的練習課上,就有這樣一道練習題。“一套西服320元,其中褲子的價格是上衣的 ,上衣和褲子的價格各是多少元?”孩子們很快就做出了答案,我請孩子們自己上來分享自己的結題方法。有用方程解題的,有用算式解題的,在這一教學環節中這兩種方法出來以后,舉手的同學就只剩下一位同學了。孩子站起來大聲的說道:“老師,我還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聽了他的回答我和其他的孩子都用好奇的眼神盯著他,孩子激動的答道:“褲子的價格是上衣的 ,通過比的知識我們可以得出,褲子的價格:上衣的價格=3:5,褲子的價格和上衣的價格就把總價320元分成了8份,褲子的價格占8份中的3份,衣服的價格占8份中的5份,接下來就可以用按比分配來計算褲子的價格:320× =120元,上衣的價格:320× =200元。”這個答案一出來我們的眼睛都亮了,這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每當有這種情況時,我都會給這些孩子一個大大的贊。
在這些教學活動中孩子們主動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去,同一個數學問題讓不同的孩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們在活動中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巴說,用自己的腦子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孩子們主動的把已有知識與探究的知識聯系起來。在活動中孩子們經歷了自主學習,積極分享的全過程,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合作學習是探究知識的途徑
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常用的一種教學理念,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途徑之一,合作學習是學生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共同去探究知識本質的一種學習形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增進了人際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額度,增強了組內的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學習對學生今后主動獲取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這節課時,課前我讓孩子們自己在家動手做一個圓柱,并自由組合4人為一個小組,每小組自己準備4個圓柱,一把剪刀,卷尺。課堂上,孩子們討論非常的激烈。當我向孩子們提出,你們對于這一次的數學探究活動有什么感想時。只見一群孩子激動的站起來,我選了一位做得最漂亮的孩子來表達,她邊演示邊說道:“記得我在做圓柱時,中間的圓柱身是由一張長方形紙,卷起來做成的,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圓柱身沿著圓柱的高剪開,這樣求圓柱的表面積,就變成了求長方形的面積和兩個圓的面積了。”馬上就有其它的孩子站起來說道;“我們不僅可以把圓柱身沿著高剪開得到長方形,還可以沿著圓柱身的任意一條斜線剪開,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求圓柱身的面積就是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看到孩子們自己得出的結論,我馬上追問道:“拆解成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該怎么計算呢?”孩子們馬上開始了小組討論。討論結果很快出來了。只見孩子自信滿滿的站起來邊說邊用卷尺演示,說:“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的底的長度和上下兩個圓的周長相等,因為把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卷起來就和圓的周長重合。長方形的寬和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圓柱體的高相同。”通過小組的合作,孩子們很快探究出了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這一節“圓柱的表面積”數學課,我設計通過課前準備、小組合作、小組研討、集體訂正的方式開展,在探究活動中孩子們收獲頗豐,他們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是愉快的,在合作學習中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我也認識到了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探究知識的有效途徑。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螺旋上升的的過程,數學知識的一環扣一環的相互串聯。數學課下我時常這樣和孩子互動“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才明白。”我認為數學的課堂應該是孩子的數學課堂,只有孩子們都主動地融入到學習的全部過程中去,才能鍛煉孩子們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