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正龍
摘要: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中具備較高的使用價值。但是在對應的教學環節,教師應當實現對學生差異化地教學,由于每一位學生所具備的信息技術基礎都存在著相應的差異,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教學工作中“一刀切”的教學管理形式,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實現對學生定向化地教學引導。此外,在對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盡可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構建終身學習的意識。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應用
引言:
在當今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結合微課中所具備的教學資源,并且對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提煉,結合現階段高中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為其打造定向化的學習資源,提高相關教學工作所具備的針對性和側重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以微課作為分層教學資源
在當今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全方位地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個體差異。由于不同的學生往往具備不一樣的信息技術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應當為學生構建輕松、愉悅、平等、開放、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得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能夠實現自主、高效率地學習。因此,基于以上的教學管理需求,教師應當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分層管理來實現對學生差異化地教學。而融合微課作為分層教學的主要資源,能夠進一步提高差異化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對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發揮微課所具備的教學優勢,將相應的微課資源進行分解,給予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定向化的學習資料,從而在對應的教學期間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在當今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動畫制作》的教學章節中,相應的課程教學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相對較多,同時該課程還具備較大的學習難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相關課程的理解、掌握也存在相應的差別,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微課教學法,采取對學生差異化地教學引導。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層次,以甲、乙、丙、丁四個層次劃分為主,設置四種不同難度的教學課程。在對應的《計算機動畫制作》甲類課程中,教師應當融入更多的視覺形象以及動畫演示基本實現的流程,幫助學生了解動畫活動的基本規律;而乙類教學內容主要是在甲類原有的基礎之上適當地增加相應的教學難度,如將小球運動軌跡進行相應的變化,讓學生領悟小球運動變化的過程;而在丙類的教學內容中,可以在乙類教學課程的基礎之上,適當地增加復雜的運動曲線;在丁類的教學內容中則是將不同的運動軌跡以及運動狀態進行結合教學。因此將對應的微課教學資源進行定向化地分配和管理,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對學生差異化地教學引導。
二、以微課自主教學的手段,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對應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是無法完成對學生體系化地教學引導,因此學生需要結合大量的自主學習時間來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實現對學生相應地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知識體系。隨著當今教學改革工作地持續深入,微課教學方法也全面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手段,但是對應的微課教學也需要全方位地圍繞著引導教學的方式出發。教師在相應的教學工作中,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嘗試、模仿以及進行探索性地學習,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框架。
例如在《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的教學章節中,信息的集成與信息交流用到互聯網,所以要掌握網頁的制作,教師需要將對應的網站制作過程進行拆分,再將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拼接、整合。此類教學工作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不具備較高的教學功效,同時相應的教學過程存在枯燥、乏味的特征,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以提起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結合相應的微課教學手段,將對應的網頁設計知識進行細致地講解,通過微課教學資料來實現對學生拓展性地教學引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高效率地學習。通過模仿、思考、實踐操作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全方位掌握網頁制作的基礎方法。之后,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對相應的網頁進行設計和打造,將優秀的網頁制作案例進行展示,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此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1]。
三、構建虛擬課堂,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
在現階段的微課教學模式下,其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在對應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相應的微課資源基礎之上來設立對應的虛擬教學課堂,幫助學生清晰、客觀地認知每一個教學環節,使得學生在對應的微課教學環境下能夠實現對相關技術所涉及到的每一個操作步驟、細節之處以及所包含的知識點進行直觀、深刻地領悟和感受。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動畫、視頻及應用》教學章節。相應的教學章節具備復雜的知識體系,同時視頻制作還具備復雜的操作步驟,并且還需要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對相應的界面進行來回地切換。因此相關課程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意識。在對應的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結合微課教學法,融合任務教學的模式,將相應的教學流程進行設計,讓學生自主、高效地進行操作、練習。在此期間,教師應當對相應的微課資源進行定向化地打造,結合文本講解、語音提示等輔助手段,使得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明確相應的學習重心,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結合對應的微課教學工作,其所涉及到的知識量相對較為龐大,教師應當加快對虛擬課堂的建設工作,將對應的知識要點進行定向化地展示,明確學生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在對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任務教學法、目標教學法,讓學生進行自主高效率地學習探究,來領悟課本知識中所具備的實際應用價值[2]。
四、結束語
總體來說,在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環節,教師應當實現對相應的微課資源最大化地使用,并且采取對學生分層次的教學管理工作,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教師還應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搭建虛擬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加清晰、客觀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實現對相關知識重點、難點定向化地學習和掌握,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戴文靜.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 才智, 2020(06):88-88.
[2]劉新華.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 考試周刊, 2019, 000(02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