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良園
(山東省菏澤市中醫醫院腎病科 山東 菏澤 274000)
隨著血液透析器的更新換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顯著提高,并發癥發生率越來越低。目前微炎癥狀態、血管鈣化等慢性并發癥是影響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而血管鈣化是增加心、腦、腎血管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血管鈣化越來越受到國際國內的關注,最初的研究認為血管鈣化是一種被動退化過程,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血管鈣化是一個主動過程[1]。尿毒癥透析患者的血管鈣化仍是一大難題。高通量透析膜能夠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因此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改善患者的微炎癥狀態,并對血管鈣化的延緩起到一定作用。
選取2020 年1 月-12 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常規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60 例。隨機分為兩組,高通量血液透析組(high-flux hemodialysis, HFHD)31 例,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齡(51.9±1.9)歲;低通量血液透析組(low-flux hemodialysis, LFHD)29 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齡(51.4±2.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腹主動脈鈣化評分標準,31 例高通量血液透析組中,輕度鈣化10 例、中度鈣化16、重度鈣化5 例,腹主動脈鈣化總積分(12.25±0.41)分;29 例低通量血液透析組,輕度鈣化9 例、中度鈣化15、重度鈣化5 例,腹主動脈鈣化總積分(11.87±0.41)分,兩組血管鈣化平均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入選前患者均常規進行血液透析3 個月以上,每周行血液透析3 次,每次4 h,血管通路均為動靜脈內瘺,均達干體重,Kt/V 值1.2 ~1.4。入選患者均能耐受高通量血液透析。
排除標準:全身嚴重感染、嚴重肝、心、肺等疾病,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惡性腫瘤。
所有透析患者均應用德國費森尤斯4008B/S透析機,入選患者均每周血液透析3 次,每次4 h,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流量為220 ~250 mL/min。共觀察6 個月。HFHD 組透析器為德國費森尤斯聚砜膜透析器FX60。LFHD組透析器為德國費森尤斯聚砜膜透析器FX10。
參照2017 年K/DIGO 的CKD-MBD 指南建議,采用腹部側位平片評價腹主動脈鈣化。應用腹部側位片并以kauppila 半定量積分法對血管鈣化進行評分[2],并計算評分結果。
比較兩組不同透析方式治療前后的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細胞介素(IL-6)的水平變化,對治療前后腹主動脈血管鈣化進行評分,對比血管鈣化情況。
應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6 個月后,兩組hs-CRP、TNF-α、IL-6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HFHD 組下降水平顯著高于LFHD 組。提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炎癥介質,見表1。
表1 兩種透析方式不同時間段的臨床化驗指標(± s)

表1 兩種透析方式不同時間段的臨床化驗指標(± s)
注:*為組內透析6 個月時與透析前相比P <0.05。
TNF-α/(ng·mL-1)0 個月 6 個月 0 個月 6 個月HFHD 31 14.54±3.17 5.25±0.37* 6.67±1.31 1.65±1.43*LFHD 29 14.73±2.57 9.64.24±2.51* 6.64±3.75 3.61±1.38*t 0.256 9.324 0.041 5.402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hs-CRP/(mg·L-1)IL-6/(pg·mL-1)0 個月 6 個月HFHD 31 78.61±13.21 18.73±9.38*LFHD 29 76.77±12.45 35.48±10.41*χ2 0.555 6.532 P>0.05 <0.05組別 例數
治療后,HFHD 組腹主動脈鈣化總積分較前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LFHD 組腹主動脈鈣化總積分較前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透析方式血管鈣化積分(± s,分)
組別 例數 0 個月 6 個月 t P HFHD 31 5.73±0.41 5.62±0.32 0.189 >0.05 LFHD 29 5.36±0.45 9.75±0.62 17.624 <0.05 t 0.106 9.145 P>0.05 <0.05
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發展,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得以改觀,但患者遠期預后仍不盡人意。Liu S 等[3]對透析年齡大于36 個月、病情穩定的終末期腎病ESRD 患者進行一項研究,發現與LFHD 相比,HFHD 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比,高達86%。因此,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更具有優勢。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微炎癥狀態,其原因可能與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隨著血液流速的增加,激活和促進一些炎癥細胞分泌,內毒素進入血液,還有血細胞接觸生物相容性的透析膜后,能夠引起炎癥因子釋放等因素有關[4]。CRP、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等均是最常見及血液水平變化最明顯的炎癥因子,屬于中大分子毒素,普通血液透析不容易清除。蔣宇豪等[5]的Meta分析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顯著清除血液透析患者體內的中大分子毒素,對透析患者獲益更大。本文結果顯示,高通量血液透析組CRP、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6 水平明顯降低于低通量透析組,這與黨曉莉[6]、駱強[7]等的研究相一致。由此可見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炎癥因子,患者的微炎癥狀態得以縮減,營養不良狀態及生活質量也得以改進。
血管鈣化已證實是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8]。而血管鈣化存在于慢性腎臟病各個階段,并隨著腎功能下降而進展,在終末期發生率最高[9]。但目前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預防或逆轉血管鈣化,因此,延緩血管鈣化,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趙明杰等[10]研究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對維生素K2 及腹主動脈鈣化的影響,發現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3 個月以上,腹主動脈鈣化積分明顯低于普通透析患者。在Xue HY[11]的一項研究中,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后,血管鈣化情況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57%,低于對照組的20.00%,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改善血管鈣化,能夠降低透析患者并發癥。在本文中,HFHD 組腹主動脈鈣化總積分較前沒有明顯變化,而LFHD 組腹主動脈鈣化總積分較前增加,可知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延緩血管鈣化。
綜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微炎癥狀態,延緩患者血管鈣化,降低尿毒癥透析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存活率,是目前常規血液透析的發展方向,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