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菁
(嘉興市第二醫院婦科 浙江 嘉興 314000)
人工流產主要是指在妊娠三個月內通過藥物或是人工方式終止妊娠的干預措施,其屬于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由于人工流產會給女性造成劇烈疼痛感,對其術后機體恢復產生不利影響。為提升人工流產舒適度,無痛人工流產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臨床。該項技術鎮痛起效快、可獲得良好的鎮痛效果,能夠改善女性機體上的疼痛以及心理上的恐懼,因此已經成為人工終止妊娠術中安全、有效且易于接受的手術方式[1]。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由于人工流產存在一定盲目性,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對女性子宮內膜造成較大損傷,因此如何提升無痛人工流產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2]。為此,對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期間,在本院自愿接受可視無痛人流的女性,并與同期B 超監視下無痛人流進行對比,現闡述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520 例進行無痛人工流產病例,其中年齡(18 ~46 歲),平 均(25.35±5.80) 歲; 妊 娠 次 數0 ~8 次, 平均(2.19±0.48 次); 分 娩 次 數0 ~3 次, 平 均(1.05±0.32 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常規組(260 例)以及實驗組(260 例),予以常規組B 超監視下無痛人工流產干預,予以實驗組可視無痛人工流產干預。兩組在年齡、妊娠次數以及分娩次數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納入標準:(1)全部女性在開展臨床檢查后均被確診為宮腔內妊娠[3];(2)妊娠前三個月月經規律;(3)所有女性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對所選擇的藥物存在過敏癥狀者;(2)機體肝腎功能存在嚴重障礙者;(3)存在人工流產禁忌證者[4];(4)依從性差,不愿意配合者。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s)
分組 例數 年齡/歲 妊娠次數/次 分娩次數/次實驗組 260 25.38±5.85 2.20±0.51 1.03±0.31常規組 260 25.33±5.82 2.17±0.46 1.08±0.34 t 0.098 0.704 1.752 P 0.922 0.482 0.080
兩組進入醫院后均完善相關檢查措施,予以常規組B 超監視下無痛人工流產,措施有:手術前指導禁食六小時和禁水四小時以上,常規備好搶救物品、吸氧設備、人工通氣以及心電監護儀等。指導排空膀胱,協助其呈截石位。在手術前建立靜脈通路,予以500 mL 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同時予以氧氣吸入,維持呼吸道通暢。常規消毒,鋪巾。麻醉醫師經靜脈通路輸注0.05 mg 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2 mL,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再輸入丙泊酚注射液(0.1 g/10 mL,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79),藥物使用劑量是2 mg/Kg,總量在100 ~150 mg 之間。助手將女性下頜抬高,并對頭部位置進行調整,維持呼吸道通暢,予以高流量氧氣吸入。待意識喪失后,將B 超探頭放置在下腹部,進行實時監測,明確妊娠囊實際位置和體積,并在B 超監視下擴張宮頸,依據停經時間和妊娠囊體積選擇6 號至7 號吸引管,放置在宮腔后,與負壓吸引設施連接,進行常規吸引。待B 超內妊娠囊影像消失、宮腔線清晰且無異常回聲后,手術完成,對吸出組織進行常規檢查。實驗組實施可視無痛人工流產,其中手術前準備措施和麻醉方式均與常規組相同。選擇微創內窺可視人工流產手術系統(采購自蘇州宇度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包含YODO-A 型內窺鏡影像工作站以及TZ/4 型一次性套裝式內窺可視宮腔組織吸引管。待女性意識喪失后,檢查子宮具體位置,擴張宮頸,在宮腔內放置一次性套裝式內窺可視宮腔組織吸引管,并在直視下觀察胚囊蛻膜和絨毛,明確位置后,針對妊娠囊實施負壓吸引,將壓力控制在350 ~450 mmHg 之間,在吸引同時觀察屏幕,將妊娠囊吸出后,再次在直視下對宮腔內情況實施檢查,明確無殘留組織后完成手術,常規檢查吸出組織。
(1)對比兩組手術時間、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以及手術后初次月經復潮時間。(2)對比兩組二次清宮率和手術后宮腔粘連率。
使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達,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s)的形式表達,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以及手術后初次月經復潮時間均短于常規組,手術過程中出血量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情況對比(± s)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情況對比(± s)
分組 例數 手術時間/min手術過程中出血量/mL手術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d手術后初次月經復潮時間/d實驗組 260 3.37±0.84 15.87±5.10 3.16±0.82 30.37±6.13常規組 260 4.06±0.95 19.79±5.18 4.08±1.03 40.36±7.95 t 8.774 8.695 11.268 16.046 P 0.001 0.001 0.001 0.001
實驗組二次清宮率和手術后宮腔粘連率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二次清宮率和手術后宮腔粘連情況對比[n(%)]
既往實施無痛人工流產是在盲目狀態下開展的,操作者均是依據自身經驗對妊娠囊位置進行判斷,故而在手術過程中極易發生出血和漏吸等情況,進而降低人工流產效果,給女性機體造成一定損傷。為避免出現上述情況,需要對妊娠囊位置進行準確了解,因此臨床將探尋何種能夠提升無痛人工流產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方式作為研究重點。
B 超監視下無痛人工流產,通過放置超聲探頭,利用B 超影像掌握子宮位置、形態以及妊娠囊著床位置,同時在B 超監控下開展手術治療,因此能夠觀察到負壓吸引情況[5]。本次在手術時間、手術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以及手術后初次月經復潮時間方面,實驗組均短于常規組(P<0.05);在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方面,實驗組低于常規組(P<0.05);在二次清宮率和手術后宮腔粘連率方面,實驗組均低于常規組(P<0.05)。分析結果可知,可視無痛人工流產所使用的吸引管具有窺探作用,在治療過程中可利用吸引管掌握子宮以及妊娠囊情況,其具有以下幾項特點:(1)利用可視狀態了解妊娠囊位置,能夠有效確定吸引位置,進而縮短手術時間;(2)在直視下進行人工流產操作,能夠減少刮宮過度以及漏吸等情況發生,可避免對子宮內膜造成較大損傷,進而降低出血量,另外也有利于子宮內膜恢復,縮短女性手術后初次月經復潮時間;(3)使用微創內窺可視人工流產手術系統,吸引管即可發揮探頭作用,通過調整吸引管頭角度,可對宮腔內情況進行全面探查,可一定程度上減少遺漏情況,因此二次清宮率較低,另外,通過直視能夠合理調節負壓,可減少高負壓吸刮宮腔處,進而避免對子宮內膜造成嚴重損傷,故而手術后子宮恢復良好,宮腔粘連率較低[6-7]。
綜上,相較于B 超監視下無痛人工流產,對于進行無痛人工流產的女性開展可視人流,可減少宮腔操作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二次清宮率以及宮腔粘連率,促進女性機體恢復,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