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慧
(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 上海 200333)
2 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多發于成年,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水平升高,糖分過高會增加細胞氧化速度所以身體內的大血管、微血管、神經都會因為長期處于高糖的環境中而發生病變,對心臟、腎臟、眼睛等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1]。高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持續的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持續高于正常值的現象,當血管壁長期承受高于正常值的壓力時會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的疾病[2]。大多數的2 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高血壓的并發癥,兩種病癥結合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眼部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3]。臨床中針對兩種疾病聯合發生的患者常采用藥物治療,這樣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選取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間接受治療的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共100 例,通過抽簽的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 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齡54 ~68 歲,平均年齡為(61.23±5.28)歲,病程區間為2 ~8 年之間,平均病程為(4.97±1.26)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56~65歲,平均年齡為(61.52±5.17)歲,病程區間為2 ~9 年之間,平均病程為(5.04±1.3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間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采用相同的常規治療方法,其中包括對兩組患者進行相同的飲食控制、相同的運動指標。
對對照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進行藥物治療,使用劑量為2 次/d,5 mg/次,持續32 個自然日;對觀察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聯合厄貝沙坦(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494)進行藥物治療,其中氨氯地平使用劑量為2 次/d,5 mg/次,持續8 周,厄貝沙坦使用劑量為1 次/d,150 mg/次,持續32 個自然日。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分為顯效、有效、無效,其中顯效為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且血糖水平與血壓水平均為正常值,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血糖水平與血壓水平有明顯的降低但不在正常值范圍內,其余為無效。正常血壓范圍:收縮壓120 ~139 mmHg,舒張壓在80 ~89 mmHg 之間。正常血糖水平范圍:空腹血糖值4.4 ~7 mmol/L,餐后2 h 后血糖水平在10 mmol/L 以下。
使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有效率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餐前、餐后2 h 后血糖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餐前、餐后2 h 后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餐前、餐后2 h 血糖水平對比[± s,(mmol/L)]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餐前、餐后2 h 血糖水平對比[± s,(mmol/L)]
餐后2 h 血糖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10.9±1.9 5.1±0.3 11.3±2.1 6.3±0.5對照組 50 10.5±1.8 7.2±1.1 11.5±2.8 8.4±1.1 t 1.081 13.024 0.370 9.363 P 0.280 0.000 0.712 0.000組別 例數餐前空腹血糖值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并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 s,mmHg)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 s,mmHg)
治療后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觀察組 50 103.2±8.6 172.3±13.4 85.2±8.1 134.9±8.2對照組 50 102.9±8.2 173.2±13.9 93.2±8.2 146.2±10.0 t 0.179 0.330 4.908 6.179 P 0.859 0.742 0.000 0.000組別 例數治療前
2 型糖尿病患者因為不具有特異性的臨床癥狀如多食多飲、乏力等,導致患者在患病后無法自知,很多患者都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去醫院就診時才會知道自身已罹患糖尿病,所以很大部分患者此時身體內細胞已經在高糖的環境內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這些原因都造成了2 型糖尿病的病情復雜[4-5]。因為2 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是患者體內胰島β 細胞由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細胞功能出現缺陷,胰島素分泌不足,無法降低血糖,所以現代醫學是無法對2 型糖尿病進行根治,患者需要長時間地進行胰島素的注射以及飲食控制來控制血糖的水平[6]。高血壓是2 型糖尿病的眾多并發癥之一,所以臨床中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并不少見,因為在臨床治療中對高血壓與2 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并不沖突,所以會進行聯合治療[7]。
厄貝沙坦,是一種血管緊張素Ⅱ的受體抑制劑,能夠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同時可以拮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1 受體,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1 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血管的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來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是臨床中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合并2 型糖尿病腎病最常使用的藥物。相關研究表明,對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厄貝沙坦,能夠有效地對患者已受損的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信號通路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復,從而加快患者體內的氧化應激反應,通過對血流狀態進行改變,來利用良性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經,從而達到對血糖進行控制的目的[8]。需要注意的是在臨床使用中對進行血液透析和超過75 歲的患者使用時要降低劑量。氨氯地平是一種硝苯地平類鈣拮抗藥物,能夠平穩地對外周小動脈進行擴張,降低外周阻力后減少心肌的氧消耗與能量消耗,通過對小動脈的擴張能夠增加心肌供氧,能夠有效地改善心臟功能并對心臟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總的來說是一種作用于使用者循環系統的藥物,宏觀上可以減少因為血管擴張而造成地頭脹、頭痛等癥狀,并且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壓。此次研究中厄貝沙坦聯合氨氯地平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一使用氨氯地平(P<0.05)。通過兩種藥物的聯合使用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壓,可以減少患者因為高血壓而對自身產生的影響,而且其中的厄貝沙坦還能夠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配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胰島素注射以及飲食控制來對血糖水平進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針對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使用厄貝沙坦聯合氨氯地平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壓,進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