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軍 高浩光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 廣東 廣州 511370)
目前,我國毽球運動的發展推廣力度不夠,毽球運動在發展中面臨許多現實問題,各有關部門對毽球運動發展的主導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以廣東省內毽球發展水平較好的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為對象,分析該校毽球隊成立發展歷程與發展現狀,總結其經驗。并以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訓練模式為模板,對于毽球文化的推廣傳播,開展毽球特色學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體育特色突出,其中體育專業廣東省重點學科,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是廣東省一流專業。
2018年,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建立校毽球隊。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在剛成立時,存在兩個不足之處:一是硬件不足,沒有室內訓練場地,風吹日曬,隊員訓練很辛苦;二是招募進來的隊員大部分沒有專業毽球基礎,僅僅是為數不多愛好踢毽的學生,總體技術水平差,因此要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就不容易。在球隊探索期毽球訓練的技術動作主要是以平推的技術動作為主,對于競技毽球的技術掌握水平有限。
自2019年來,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通過辛苦的訓練,不斷參加廣東省內高級別賽事(如,廣東省毽球錦標賽、粵港澳大灣區毽球公開賽、廣東省大學生毽球錦標賽等),在參加和觀摩高水平的毽球比賽后,毽球隊的技術水平和戰術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為了鞏固和發展毽球運動,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在社會體育系張軍主任的努力下,于2019年引進了世界毽球冠軍高浩光為毽球隊教練,開始了正規的訓練,使我校的毽球運動步入了一個新時期。
2019年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得到了廣東省毽球協會的支持,成為了廣東省毽球協會的“協會單位”。自協會單位建立以后,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為開展毽球隊的日常訓練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教練員和運動員則更加認真的投入訓練,提高毽球運動的訓練水平,為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績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高浩光和他的毽球隊先后多次參加各級各類賽事,并取得了良好成績(表1):

表1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比賽成績一覽表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毽球訓練是根據毽球隊員的實際情況和省內高校毽球隊的競技水平,在領導與教練的用心規劃下,最終形成符合廣州應用科技學院自身特色的毽球訓練模式。
“小毽球走向大世界”。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相關的領導和教練員,根據自身毽球訓練的發展歷程、發展狀況、發展趨勢。制定出了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訓練的目標為“保八,爭一”,就是毽球隊的競技水平在省保持前八的位置,努力爭取第一名。
毽球作為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重點體育項目,有其特殊的地位,學校的領導根據毽球的特點、學校的發展現狀、上級部門的精神指示專門制定了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發展的指導思想,該指導思想緊緊圍繞保證我校競技體育的總體水平廣東乃至全國有較快較大的發展,實現我院在全國大學生比賽“零”的突破,在全國范圍內宣傳和提高我院的知名度,達到為校爭光的指導思想。
科學選材是運動訓練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隊員主要自三部分:(1)通過學校教練與領導的人脈動員高中具有較好毽球技術水平的學生報考本校;(2)通過校毽球協會招新后,吸納毽球水平較高者進入球隊;(3)通過校內開設的毽球選項課和大學體育課發現毽球水平較高者,并招入球隊。在進入毽球隊之后進行統一的技術考核,依據個人技術水平和技術特點分成主力隊和預備隊伍。全部毽球隊員人數30多人,有機會參加比賽的主力與替補不固定,兩者之間根據訓練水平和場上表現爭取到上場資格。只有通過合理的競爭,才能讓隊員一直保持較高的競技水平。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社會體育系制定了 《運動隊訓練競賽管理條例》。條例規定毽球運動隊(體育專業組、普通組)編制為:隊員14人以內;教練員1-2名。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基本要求:(1)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2)具備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3)具備一定的帶隊訓練、競賽經驗及團結協作精神。
運動代表隊實行教練員責任制:隊內一切工作包括招收隊員、招生、訓練、競賽、學習、生活、思想、管理等均由教練員負責,如,學生出現問題應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每學期第一周各隊教練員將年度訓練計劃綱要、訓練時間、場地安排及參訓運動員名單上報系部進行存檔,未上報者,停發其訓練補助。
(1)訓練時間安排。
每學期訓練從開學后第2周開始至第17周止,每周安排3次訓練課,假如有比賽任務的必須參加集訓和比賽。在比賽賽前一個月時間,增加訓練量,每周訓練5次。訓練時必須建立嚴格的考勤制度,對運動員參加訓練如實登記,每學期訓練結束時上報訓練出勤情況。但是學生不是專業運動員,他們除了訓練,還要完成學業。因此在上課之余,利用下午、晚上和節假日的時間在羽毛球場參加訓練。
(2)訓練模式。
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周期性訓練是保持和提高運動隊競技水平和取得良好成績的根本保障。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始終把保證有效訓練作為毽球隊建設的重中之重。訓練主要分為常規訓練、集中訓練、一對一訓練三類。一個主要是訓練身體素質和練習球性:一個是通過隊內比賽針對性的練習技戰術。有時教練也會對進攻隊員進行采用“一對一”的訓練。多樣性的訓練模式,提高了隊員技術水平,有利于全面培養運動員的戰術意識。
身體素質訓練特別重要,身體素質是所有競技體育的基礎,是競技水平和運動成績的重要保證。
因此,身體素質訓練是毽球隊十分注意的,每個星期二下午帶領毽球隊員在學校健身房進行力量、速度訓練。訓練內容的安排是根據每個隊員的身體素質水平去進行分層次練習,首先完成隊內統一訓練任務,再根據個人自身不足,再額外進行由教練指導的專門性訓練。素質訓練內容:①下肢力量素質;②速度素質;③耐力素質;④靈敏性素質;⑤柔韌性素質等專項素質訓練。比如,于柔韌性素質,主要通過擺腿、踢腿、搬腿、劈叉、壓腿等動力拉伸法和靜力拉伸法來訓練。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在訓練時,特別強調球性、戰術的練習。在訓練過程中毽球戰術是通過隊內比賽來進行訓練,在比賽中發現問題則即停,針對問題進行講解分析。通過不斷的比賽,連續的講解讓隊員的戰術水平得到提升。訓練內容中的個人技術,如,傳球、接發球等基本技術則是每次訓練的規定內容,是所有隊員必須熟練掌握的技術。這些基本技術是每天訓練時的準備部分之一,所有隊員一起練習,相互交流,同時出可以提升隊員默契。
比賽中競技水平相差不多的兩支隊伍,心理因素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此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在參加一些大型比賽前,會提出隊內比賽的獎罰制度,讓隊員背負著心理上的壓力進行比賽,從而增強隊員的心理素質,更快適應大型比賽。身體素質、技戰術水平、心理素質的共同提升,才能保持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在廣東省內的位置。
“意識是人的頭腦對于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活動過程的總和”然而毽球運動的戰術意識,是通過不斷的訓練,戰術意識逐步形成,不是次訓練或者是一場比賽可以具有的,這是需要有一個緩慢長期的時間積累,由量變到質變。因此本文認為毽球運動戰術意識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思維活動、行為活動。思維活動即是由毽球運動戰術知識,行為活動則是毽球運動技能組成的特殊能力,二者相輔相成。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在戰術意識的訓練中應用的方法主要是:(1)教練進行戰術有關理論講解,讓隊員在頭腦中先構建一個簡單基礎的戰術意識模型;(2)進行隊內對抗賽,消化與實踐理論知識,完善戰術意識模型;(3)通過反復觀看本隊與對手比賽錄像,在得分與失分點進行分析并歸納和總結,分析得失分球雙方是因技術原因還是戰術意識是否存在問題,以此來豐富戰術意識模型。
毽球運動訓練過程中競賽是十分有效的訓練方法之一,檢驗訓練效果的一種方式。基本技術,基礎戰術需要熟悉,需要提高;隊員之間的默契需要磨合;這些只有通過不斷的比賽才能達到目的。
同時參加毽球競賽也是自我宣傳一個途徑,通過參加大型比賽,利用所取得的的成績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毽球運動的影響力,可以讓毽球運動在高校更好的開展起來。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是通過參加廣東省平踢毽球比賽、粵港澳大灣區毽球公開賽、廣東省大學生毽球錦標賽、全國毽球總決賽、廣東省第十三屆毽球錦標賽、校際毽球賽等一系列的競賽活動來推廣學校的毽球運動。
對毽球隊的管理不只是訓練管理,同時還包括運動員的學習、賽時后勤生活等方面。從現在狀況來看,教練員不但要負責常規訓練,又要承擔者比賽時各項后勤工作(比如,賽前報名、比賽經費的申請、比賽時交通住宿餐飲安排、意外保險購買等)。現在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所有運動隊的專門管理部門實質上就是社會體育系,教練員要負責運動員的選材、訓練、學習、賽時后勤生活等一系列問題。
目前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隊的訓練,主要是利用教練以往自身的經驗,在運用科學手段上主要是利用網絡的比賽視頻和本隊的比賽視頻進行技術與戰術分析,但是運用到訓練上做得還不夠。如何做到在訓練和比賽中有效地防止和避免運動性創傷,這個是所有高水平運動隊都會面對的問題。
訓練條件方面存在的問題:(1)沒有正規的室內場館進行訓練;(2)教練只有基本工資和津貼,沒有訓練補助,所以對于教練員的付出與得到是不平衡的。
缺少經費是限制毽球隊發展的又一個問題。我校毽球運動隊經費來主要源于學校體育維持費,部分來源于學校的創新強校工程,但金額相當有限,不足以支持校內九個運動隊的發展;教練和運動員都沒有訓練補助,只有在規定的比賽中奪得前三名才有訓練補助和獎勵。一個運動隊的經費如果不能滿足訓練、比賽所需,這對其發展極度不利。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競技體育面臨著后備人才不足的問題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同樣,毽球運動在選材方面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選材的對象逐漸減少,選材的區域逐漸縮小。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隊員只是在校內選拔,由于省內各中學的競技毽球高水平運動員逐漸減少,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學生中的有毽球基礎的越來越少,這樣對于競技毽球運動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毽球訓練是根據毽球隊員的實際情況和省內高校毽球隊的競技水平,在領導與教練的用心規劃下,最終形成符合廣州應用科技學院自身特色的毽球訓練模式。
歸納總結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的發展歷程,以及現在的開展狀況,發現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毽球運動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教練員知識不夠全面、選材受限、針對性訓練不足等問題,對于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的開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針對性地解決好這些問題,可以更好地促進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的開展。在分析取得優異成績的過程,發現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毽球運動的訓練模式是具有一定的成功經驗。這方面經驗可以給廣東省的其他學校在開展毽球運動時提供借鑒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