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一雪

【摘要】? ? 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下,對校園進行智慧化的建設是當前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在建設的過程中,通過對各種信息化的新技術進行應用,使其能夠對教學的的方式與校園的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對智慧校園的建設進行有效的管理,提升信息化在智慧校園的應用。本文根據當前智慧校園建設現狀,根據智慧校園建設的總體要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提高智慧校園的建設效果。
【關鍵詞】? ? 智慧校園? ? 信息化? ? 建設
引言:
現階段,隨著社會科技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行業對技術的應用也進行了一定的重視,且具有更強信息服務能力的智慧校園,成為傳統數字校園的主要發展趨勢。開展智慧校園建設,能夠有效提升學院自身教學、管理、服務和科研水平。相比“互聯網+教育”所形成的數字校園,智慧校園更加智能化、個性化,順應新時代教育變革和校園信息化發展趨勢,實現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的順利轉型,需要在數字校園的基礎上對智慧校園的建設進行更深入地探究,從而有效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
一、智慧校園建設現狀
1.1對于智慧校園建設內涵理解不到位,頂層設計有所欠缺
在對智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不能從宏觀的角度進行有效的規劃,而是在校園的基礎上進行考慮,國家對智慧校園的建設以及以后的教育發展沒有進行全面的導向,對教育的發展以及規劃方面沒有進行有效的結合,重點強調了智慧校園基礎方面的建設,對于智慧校園的有效應用進行了一定的忽視[1]。
在對智慧校園的建設進行規劃時,不能對發展的目標進行明確,導致不同時期的發展目標不能進行有效的結合,若智慧校園想要進行長期的發展,很難對較高的定位目標進行實現,過低不具有一定的挑戰,也未考慮如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1.2未立足學校定位和優勢特色,建設方向不明確
智慧校園建設中沒有做充分調研,在智慧校園的建設中沒能對發展的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使得智慧校園的辦學目標和學校的特色不能進行結合,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沒能進行緊密的聯系,以致于智慧校園重點建設方向不明確,甚至偏離正確的方向[2]。
現階段智慧校園的建設,學校仍然習慣追求校園硬件設備的升級,對于校園硬件的建設進行重視,對于軟件方面有一定的忽視,而在智慧教學以及教學的特點等方面的關注度還有一定的欠缺。在對智慧校園建設的系統中,模仿了其它校園的建設方式,沒有自己的優勢與特色,不然就應用公司設計的系統,但是在系統的設計中沒能結合智慧校園的實際情況,對相關的設備進行處理。
1.3體制機制沒有改革創新,智慧校園建設得不到有序推進
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的體制機制沒有進行改革創新,在建設方面缺少經費的支持。在建設過程中,經費分配有一定的不合理,對于軟件與硬件的方面進行過多的投入,在資源建設方面投入的過少等,沒有對經費進行合理的應用。負責信息化建設組織機構結構松散,形同虛設,協調工作難以保證到位。智慧校園建設缺乏專業化的建設隊伍,有的學校僅僅依托學校的信息技術進行工作的開展,不能對信息化進行有效的引導,在智慧校園建設隊伍的組建中,對不同部門的人員不能進行充分的調動,在建設的過程中得不到一定的保障,對智慧校園的建設進行了阻礙[3]。
二、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的策略
2.1宏觀層面,提高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視程度
智慧校園建設是“十四五”產業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對智慧校園的建設要進行重視,對其建設的重要性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智慧校園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各個院校要定期組織不同范圍的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與此同時,還要組織學校的骨干教師去不同的院校進行學習與交流,對自身的教學能力進行提升,親自感受智慧校園所散發出的感染力,提高教師對智慧校園建設的認知。通過組織一系列的活動,使得大家能夠達成共識,通過智慧校園,能夠對教學、教師與學生的學習以及對學校的管理等方面進行實現,對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行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以及教學水平,實現智慧校園教學的目標[4]。
2.2理論層面,科學規劃,制定可持續發展規劃
對于智慧校園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在前期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全面的進行規劃。所以,就要對智慧校園的建設進行規劃,才能對以下集中情況進行解決:其一,智慧校園的建設沒有合理的規劃,對出現的問題不能做出有效的處理。其二,沒有一定的層次,對建設的數據沒有全面的梳理,構建數據模型,服務的流程缺乏規范,不了解數據存在的價值等。其三,對應用的信息化系統沒有進行全面的分析,導致出現的系統問題不能進行有效的解決。在智慧校園的建設中,要有先進的建設理念,將先進的技術應用在建設中,確保建設的資金能夠進行合理的使用。智慧校園的建設與規劃,要根據學校實際的發展進行,通過對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后,科學規劃,實現智慧校園的發展目標[5]。
2.3技術層面,構建大數據生態體系,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應用平臺建設
智慧校園的大數據是唉業務流程中產生的過程與結果等相關的數據為基礎進行構建的。若想要業務流轉能夠順利進行,就要對產生的數據進行系統間的分享,通過中間件與前置機對業務接口進行標準化,實現數據共享與交換的業務系統,對系統出現的數據孤島現象進行有效的解決,構建開放性的系統。在智慧校園大數據的系統構建中,要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整理,使得業務系統、數據庫以及字段之間的數據能夠進行有效的結合,對數據進行嚴格監控,通過構建監控規則以及報警系統等,提升數據監控的質量。
在網絡環境與硬件裝備的基礎上,對相關軟件建設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發展需要進行,在硬件設備的基礎上對發數據以及信息化技術等進行有效的應用。在對相應的平臺建設的過程中,通過科學技術選擇合適的架構,在軟件系統的發展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升級。軟件的建設是為了能夠對教學的質量進行提升,對教學的資源進行共享,通過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在創設的情景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在一定的空間環境中提升學習效率,與此同時,提升管理環境的工作。在教學系統的建設中,要以智慧化的教學為基礎,構建信息與教務管理平臺、自動化系統以及網絡教學系統等,對智慧化的教育進行提升[6]。
三、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實施路徑
3.1建設智慧化數據庫系統
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收集,在智慧校園的建設中給予一定的支持,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創新出智慧化的數據庫系統,在智慧教育中提供準確的數據以及相應的資源。在對數據庫系統進行建設中,要保證數據交換時能夠順利進行,并對使用的時間進行科學的設計。對數據庫系統的服務方面進行不斷優化,滿足人們對數據收集與處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根據當前校園信息化的結構以及其特征,在信息的服務方面能夠將申請的時間進行有效的縮短,在智慧校園的使用中,能夠順利的使用,在使用中可能還會出現不足之處,相關人員要根據實際運行的情況對信息系統進行改善,提升智慧校園數據系統的使用率[7]。
3.2構建信息化教育平臺
想要將智慧教育應用到教學中,在院校內要構建信息化的教育平臺。在對其構建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前學生的不同需求,對信息化的教育平臺進行完善優化,根據學生對信息化的需求以及時代的發展需要,對信息化教育平臺的相關軟件進行一定的升級,并增添教育與學生互動、精品課堂與普通課堂等對學生成績能夠提升的教學模塊。通過構建智慧校園,學生可以通過教育平臺進行學習,平臺上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準確的反饋,教師可以根據反饋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在信息化教育的平臺上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素養以及綜合能力[8]。
3.3動態優化運維平臺功能
在智慧校園以及信息化教育平臺的基礎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對智慧化的教育進行管理,使起能夠在教學中進行更好的應用。如圖1智慧校園對信息化的平臺進行了優化,對平臺上的各個功能進行提升,對教育行業的發展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四、結束語
總之,在教育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智慧校園建設是當前發展的趨勢,能夠對校園的教學資源進行擴大,是校園環境優化以及教育改革的必然條件。智慧校園的建設是個龐大的工程,要根據校園的實際情況,對校園進行準確的定位,體現出校園的特點。將信息化水平引進智慧校園,并對教師的技術水平進行提升,對相關的軟件進行有效的應用,開辟智慧校園建設的新路徑,促進智慧校園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楊志柯,盧桂湟.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智慧校園建設探索——以廣州市花都區秀全中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21):73-75+79.
[2]江朝兵.智慧校園建設中流程再造工作過程的探索——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智慧校園建設為例[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02):82-83.
[3]李霞,甘琤,程源,石月鳳.高校智慧校園的建設:技術、內容和服務——以鄭州輕工業大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9,29(09):80-85.
[4]劉維奇,黨倩,牛佳惠.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構建教育教學信息化新生態——以陜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2):243.
[5]李冰,王開,龐偉偉.應用型本科智慧校園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智慧校園建設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0):170-172.
[6]漆德勇.探討高職院校新校區信息化建設規劃——以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平潭新校區信息化建設為例[J].智庫時代,2019(39):95-96.
[7]李葉欣.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研究與探索——以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31(18):238-240.
[8]樸藝娜.疫情倒逼高校信息化建設——專訪北京師范大學信息化建設辦公室主任別榮芳[J].中國教育網絡,2020(0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