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仕偉
【摘要】? ? 隨著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村幼兒園的信息化能力日漸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也隨之逐漸提升。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可以運用在課堂主題游戲教學中,還可以延伸至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等各個環節,其獨特的教學優越性、新穎性為幼兒主題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新方向、新力量,有助于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學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針對信息化背景下農村幼兒園主題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 ? 信息化? ? 農村幼兒園? ? 主題游戲教學
一、信息化背景下農村幼兒園主題游戲教學活動的現狀
1.1信息化硬件設備落后
在信息化環境下,雖然多數農村幼兒園已經逐漸引進了先進的信息化設備,部分資金充足的幼兒園已經配備了基本的硬件設備,有些幼兒園設有專門的信息化教室,有些幼兒園則是購買一套信息設備,各個班級輪流使用,但部分幼兒園受到資金與規模的限制,難以購置信息化硬件設備,難以實現信息化教學。
1.2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匹配度不高
從教學內容分析,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較為生活化,多數幼兒園在教學時習慣就地取材、就近取材,教材中多數內容可以通過教具完成,有些內容并不適合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從信息技術分析,信息技術缺少與之匹配的教學內容,缺少權威性的信息教學模板,能夠真正運用到教學中的信息技術很少,教師在運用時需要大量自我創作、制作的部分,增加了教師的負擔[1]。
1.3幼兒對信息的辨別能力較低
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讓幼兒接觸多種平時生活中不常見的事物,甚至很多已經超出了幼兒家長以往的認知,幼兒在學習時難以有效吸收;幼兒在接受信息技術相關知識時需要家長的幫助,自己難以對網絡中的信息自我分辨,很容易照搬、模仿網絡中的情節。
1.4信息化培訓進度較慢
目前大多數幼兒園在硬件設備方面配備了最基本的信息化設備,雖然其新舊程度不一,但基本可以維持教育所需,但在使用方面,很多教師在日常中能夠使用到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但使用率往往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對相關設備的熟練度不足,學校對教師的培訓進度較為緩慢。學校組織了信息技術相關培訓,但培訓內容并不系統、培訓時間較短,導致教師在吸收與掌握中較為困難,更別說將其熟練運用在教學實踐中了。
二、信息化背景下農村幼兒園主題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策略
2.1優化教學資源,為教學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教學資源包括硬件設備和與之配套的軟件資源,這些都是信息化教學的基礎,各地區幼兒園要以信息化設備為突破口,建立起以計算機網絡等相關優質教學資源,為各項幼兒園教學活動提供有力支撐。與此同時要提升教師的信息化專業技能,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包括信息專業技術培訓、幼兒信息化教學培訓等,在培訓中引導教師將日常信息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通過發散收集的形式促進教學模式一步步改革,進而整體提高幼兒園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2]。
2.2結合教學目標,創新信息化主題活動
以往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使用頻率較低,多數教師對計算機的各種操作不太熟練,在應用中難以有效發揮計算機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幼兒吸收知識。對此教師要結合各階段的教學目標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創新幼兒主題活動。這種創新活動并不是讓教師過度依賴信息技術,如果在教學中無論傳授什么知識,都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展示,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且其中豐富的圖片與視頻也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過度使用往往會導致幼兒出現“免疫力”,學習效率下降。對此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自身教學經驗或與其他教師的探討,共同分析出哪一部分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哪一部分需要結合生活場景,進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
例如,在“小動物的雨傘”課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下雨的場景,引導幼兒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天空要下雨了,小動物們該怎么辦?他們會怎么躲雨呢?”接著分別播放小燕子、螞蟻、瓢蟲、烏龜和松鼠躲雨的片段,在觀看過程中,嘗試讓小朋友們分析這些動物都有什么樣的傘,激發幼兒運動參與討論交流的興趣,營造出較為活躍的氛圍。接著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原有的材料制作出自己的傘。在此環節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授課,并結合實際操作活動安排幼兒娛樂,兩種形式相結合可以讓幼兒真正學到知識,又有娛樂活動的時間,達到兩者平衡。
2.3開展適齡教育,構建美好童年
隨著市場競爭情況的愈加激烈,很多家長在處于幼兒階段時就給予了孩子很大的期望,并將這份壓力帶到了幼兒身上,讓幼兒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努力,提前處在壓力較大的學習環境中,這樣雖然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幼兒的學習成績,但往往會對幼兒的成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開展適齡教育,結合幼兒特點創造核心教學內容,并將主題活動適當向外延伸,不能過于注重學習環境,反而忽視了對幼兒美好童年的構建。
例如,在組織“我不想生氣”主題活動中,首先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這只小兔子看起來心情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到它很生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兔子生氣成什么樣子了。”接著播放小兔子的動畫視頻。播放完畢之后詢問幼兒:“從別人的表情動作可以感受到一個人的心情,看來小兔子真的很生氣,你也有這樣生氣的時候嗎?你遇到什么時候會特別生氣呢?請把它記錄在小紙片上。”最后帶領幼兒一起分析,如果我不想生氣,可以有什么辦法讓自己不生氣。
通過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到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是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通過教學延伸,讓幼兒學會如何調節自身不良情緒。
2.4注重家校互聯,實現共同促進
家長是幼兒成長中的重要合作陪伴者,但在農村很多幼兒的家長并沒有陪伴在幼兒身邊,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為幼兒家長建立起有效的參與渠道,如安裝監控,讓幼兒家長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能夠通過小小的屏幕觀看到自己孩子一天的狀態。如建立微信群聊、QQ群聊等,加強教師與幼兒家長的相互交流。
幼兒園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建立起雙向互動的平臺,一方面為幼兒的學習提供資源服務,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發揮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共同優勢。除此之外,幼兒園要盡可能組織家長與幼兒的線下活動、親子活動,對幼兒來說,如果有家人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其會極大提高自身積極性,也會更加善于表現自我。
例如,在“幼兒自我服務能力”主題活動中,可以借助游戲的形式,讓家長們感受到自己孩子的成長。首先向幼兒家長介紹:“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兒園的活動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從小培養起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為將來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在本次活動中有多個游戲項目,各個游戲項目都是以分組比賽的形式開展,游戲一是穿脫衣物游戲,幼兒將鞋子放在中間區域,聽到口令后開始脫上衣,將上衣疊好放在指定位置后,到中間區域取回自己的鞋子,再將上衣和鞋子穿好,動作最快的幼兒為第1名。
游戲二是整理書本,教師事先將許多書本各自放在游戲區域中,所有幼兒按照規定整理指定的書本。在游戲過程中要引導家長給予適時地鼓勵,提升幼兒自信心。整個游戲流程圍繞幼兒的自理、自立展開,由于很多幼兒進入到幼兒園后,難以將自身的角色轉換過來,依賴性較強,在自理方面的能力較弱,通過此類游戲,可以幫助幼兒提升自身的能力,明白自身的責任。
2.5結合幼兒思維特點,創建情境主題教學
幼兒正處于形象思維與具體思維的形成階段,對很多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較為困難,單純用語言教學,難以有效激活幼兒思維[3]。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思維特點為其創造優化情境,適當降低問題難度,讓幼兒全身心投入進去,一步步解決難題。
例如在“數學知識”相關主題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正確認識到正方形的名稱與基本特征,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情境。如在活動開始時,向幼兒介紹“正方形娃娃”:“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圖形娃娃,他的名字叫正方形娃娃,我們請他來自我介紹一下。”接著教師便利用信息技術播放正方形自我介紹的視頻:“小朋友們好,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和你們做好朋友,我有4條邊、4個角,和長方形很像,有的小朋友總是把我們認錯,請你們找一找我和長方形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接著引導幼兒自己尋找,正確區分兩種圖形的不同與相同之處。接著為幼兒帶來積木玩具,讓幼兒完成“找圖形”與“拼圖形”的游戲,幫助其正確認識到正方形。
在此活動中,教師結合此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以動畫的形式吸引幼兒,一步步引導幼兒掌握數學知識。相較于直接講解知識,幼兒在此活動中會更加用心,更加愿意進一步感知活動知識,進而可以通過游戲鞏固所學知識點。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與現代化城市幼兒園相比,農村幼兒園在信息化教學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師的信息化專業技能也相對落后,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農村幼兒園的教學設備有了很大的改觀。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農村幼兒教育活動中,不僅是對教學活動與幼兒教學體驗的改進,同時也是讓家長參與到幼兒教學中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讓幼兒在信息化環境中真正學習到知識,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時光。
參? 考? 文? 獻
[1]張蕊翠.學前教育法規政策下農村幼兒教育的困境和出路——評《學前教育法規政策的理解與運用》[J].中國食用菌,2020,39(11):286-287.
[2]劉瓊蘭.挖掘農村資源開展幼兒區域教學活動[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李雪.農村幼兒園本土資源創設環境現狀分析與對策[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