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君

摘要: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強調剖析學科教學內涵,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從而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數學學習中,數學建模思想就是數學思維之一,非常重要,培養學生數學建模思想,讓學生深度理解數學知識點,理解數學知識點應用的方面和竅門,學生學的更有方向,更加輕松,無疑能讓學生加深知識理解,加強知識應用,具有非常積極的教育意義。本文首先對數學建模思想內涵以及培養的意義進行簡單說明,其次探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建模思想的策略和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建模思想
引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導學生學習技能、培養學生完善的數學思想相較于單調的教導學生知識更加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能夠用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數學語言去構建數學模型,去反映問題的機理,并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這將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數學建模思想內涵以及培養意義
(一)數學建模思想
數學建模簡單來說指的是將實際遇到的問題嘗試著轉化為數學問題,用學習掌握的數學公式定理去解決數學問題,進而解決生活問題,數學建模很考究學生對于數學公式定理以及數學技巧的掌握程度,也考究學生對于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用已學習基礎去解決難題,在繁多的數字中找到最關鍵的、具有邏輯性的數字,找到本質規律。
(二)數學建模思想培養的意義
1.帶領學生領會數學本質:數字是一切的基礎,數來解析世界中所有的事物,將世界數字化改造,研究其中的數量關系,可以說滲透數學建模思想培養,就是在帶領學生領會數學本質,讓學生理解數學和生活的關系,同時也帶領學生感受數學透析、改造世界的本質趣味,進而讓學生在數學領域走的更遠。
2.讓教學更有質量和效率:培養學生數學建模思想,能夠用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數學語言去構建數學模型,去反映問題的機理,并解決問題,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理解更有方向、更加形象,知識講解更加清晰,數學教育也就質量更高[1]。
3.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嘗試著用數學模型去解決實際問題,嘗試著思考某個事件或某個問題的構成,發散性的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強化邏輯思考。
二、滲透培養策略
(一)挖掘重要元素,有序分類
數學模型一定是有序的、分類的,但遇到的實際問題卻往往是無序的、錯雜的,學生一眼看過去,可用的建模元素太多,數學基礎薄弱的他們就自然會犯迷糊,就難以將學習過的數學模型或數學語言去透析這個問題,也因此,數學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挖掘重要元素的能力,先過濾到不相干的內容,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分析思想。一方面指的是懂分類,一方面也指的是講順序,讓學生建模思路清晰起來。
(二)注重生活化教學,領悟數學建模
小學數學建模思想的培養,簡單來說就是用數學語言去分析生活現象,加強數學知識和生活數學現象的聯系,兩者之間的橋梁就叫做“建模”,和生活化教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展開生活化教學,這會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更清晰,思維發散更有目的性[2]。
(三)掌握數學建模解析方法
在數學教學中,對于一些比較難懂的計算習題,數學建模的原理還算簡單,但解析起來卻比較麻煩,通常會教導學生數學畫圖法、畫線段法等,這方面也涉及到一定“數學建模”方面的知識[3],比如常見的“總量問題”、“路程問題”。例如下面例題:女兒今年8歲,母親今年38歲,多少年后母親年齡正好是女兒年齡的3倍?
圖1.解析習題
這個習題的建模原理還算簡單,兩個人的年齡有差別,問題卻從減相差變成積相差,大大增加了難度,如果學生升入初中,學習了解方程,用方程列式建模會較為簡單,而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最好用的方法無疑是畫線段法,黃色代表女兒,藍色代表母親,紫色線段是兩者年齡差,是不變的為30,線段三等分劃分,那么女兒15歲的時候,他們的年齡倍數是三倍,也就是還需要七年時間。(四)變式訓練,一題多解
變式訓練是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實際解題過程遇到各種各樣的習題,慢慢的理解習題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慢慢收獲數學建模經驗,在一定量的訓練下,數學建模能力會慢慢增加,因此提倡教師大膽展開變式訓練。同時,未然某一個習題可以設計一題多解,靈活布置,考驗學生靈活應對的建模能力,例如上面提出的龜兔賽跑習題,可以加上第二問:龜兔在什么時間點相遇?建模原理從計算到終點所需時間變成了同路程所需時間,有了稍稍轉變,建模也會隨之改變[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建模思想是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及形象的對應現象之間的“橋梁”,加強數學建模思想培養,其能夠有效提升小學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學的深刻、學的輕松,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景苑.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000(042):75-76.
[2]劉倩.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2019.
[3]王尚志,胡鳳娟,張丹.數學建模與兒童發展--小學數學建模教學的探索[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1(3):6-9.
[4]宋玉玲.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J].才智,2016,000(0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