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飛榮
摘要:隨著國有集團公司分支機構的快速增加和發展,集團公司財務管控職責劃分不明確、權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集團財務管理成效,加大了集團經營與決策的難度,增加了國有資產流失風險。因此,探索和實踐一套權責分明、體系合理的財務管控模式對于國有集團公司至關重要。
關鍵詞: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風險管控
一、引言
隨著國有控股集團公司分支機構的快速增加和發展,集團公司財務管控職責劃分不明確、權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集團財務管理成效,加大了集團經營與決策的難度,增加了國有資產流失風險。因此,探索和實踐一套權責分明、體系合理的財務管控模式對于國有控股集團至關重要。
二、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
集團公司往往由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運營主體組成,其與單一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與模式有很大不同。在制度上,首先,應以集團公司為牽頭人制定一套合理的內部管理制度,各所屬企業應遵照執行,遇有所屬企業因所處地域環境不同可以單獨考慮,寫進制度里,從法律上,集團公司各所屬企業基本為相互獨立的法人或自然人,而在經營管理上,各所屬企業又遵循著統一的經營目標,在各自業務范圍內開展具體經營活動,因而采用絕對統一的財務管理模式非常困難。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其核心是管理決策權的集權與分散問題,而集權與分權并無絕對不變的模式。根據集團與所屬企業間財務管理權限劃分的不同,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可分為以下三種模式。
(一)完全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
集權化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對各所屬企業所有財務決策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各所屬企業沒有財務決策權,集團總部的財務人員全程參與決策的制定和執行,往往還直接參與所屬企業的執行過程。該模式下企業主要管理權限集中在總部,各所屬企業按照總部指令執行。在這種模式下,集團公司可發揮一體化管理優勢,可充分利用集團公司人力資源、信息資源,降低資金管理成本和管理風險,有利于在集團內部及時地優化資源配置,也有利于內部避稅措施及防范匯率風險等。其不足是各成員企業喪失決策主動性和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的發揮,可能會因為決策程序的復雜逐漸失去適應市場的能力,從而喪失立足于市場的機會。
(二)分散型財務管理模式
分散型財務管理模式下集團公司將財務工作的管理與決策權限完全下放,各所屬企業往往只需將各自決策結果報集團總部備案即可。各成員企業有權對影響經營的因素進行自主調控,有利于針對各所屬企業的實際情況及時做出合理有效的決策,同時對于集團公司而言可以分散掉一部分經營風險,也促進成員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鍛煉與成長。該模式下,成員公司往往站在本公司利益角度安排財務管理工作,欠缺全局觀念,可能導致資金管理成本增加、費用增加、利潤分配無序等實際問題出現,從而使集團化管理的目標得不到實現,國有化資本的現值也得不到體現。
(三)完全集中型與分散型相結合型財務管理模式
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財務管理模式下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在重大問題的決策與執行上實行高度集權,但是各所屬企業對日常經營活動則有著較大自主權,能積極調動主觀能動性經營各自的業務。集團公司制定統一的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各成員財務權限和收益的分配方式。由于該模式下集團公司可充分利用企業優勢,對重要權限集中管理,經營上又可充分調動各所屬企業的積極性。各企業可在遵守統一制度的情況下自主制定生產經營的各項決策。該模式吸收了集中型和分散型財務管理模式的各自優點,并可巧妙地避開二者缺點,從而被更多集團型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所采用。
三、國有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現狀及問題
隨著國有經濟的發展,國有集團公司業務經營得到很大發展的同時,公司財務管理的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但隨著集團公司業務的發展,財務管理模式也存在著一些缺陷與問題。首先,集團公司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很難把握集權與分權的尺度,往往不放則以,一放就過度。有些集團公司將財務管理的權限過度下放,所屬企業的財管全力過度自由,對集團整體管理的規范有序產生不利影響。其次,在集團業務高速發展的同時,所屬企業的數量與規模同步發展,使母公司資金管理分散,造成了資金方面的浪費,大大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率。最后,由于集團所屬企業的規模往往相對較小,各所屬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能力較弱,水平受限,財務管理信息質量往往得不到保證,財務信息錯誤漏報的情況難以避免,信息匯總到集團后產生偏差,對整個集團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以上是當前國有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方面的典型現狀,其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集團公司往往跨行業跨地區發展,所屬企業的規模、人員等條件往往相差很大。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情況也大相徑庭,有些子公司配置的人力資源更強,有些子公司可能又很弱,一些子公司有專職的財務管理團隊,有些子公司甚至沒有專職的財務人員。由此造成整個集團各所屬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差別很大。一些財務管理的要求和制度在不同成員企業里執行的水平很可能出現很大不同。這對集團財務管理工作的統一高效的要求帶來極大挑戰。
(二)不能實現動態管理
由于國有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相對來說發展時間不長,動態管理的經驗手段不足,集團的財務管理缺乏有效的動態監管。財務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沒有開展有效的事前預算與事中監控,使集團財管沒有進行動態調整,財務管理水平跟不上集團發展形勢。在某些集團公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對事前預算及事中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清,工作浮于表面,對集團財管工作有效開展產生很大影響。在這樣缺失動態管理的工作模式下,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經營發展狀況得不到及時和有效的把握,甚至出現財務管理失控,帶來極大的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