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平
俗話說:一句話使人笑,一句話使人跳。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溝通有哪些重要意義?第一,疏導師生情緒,消除心理困擾;第二,減少爭執與意見分歧;第三,增進彼此了解,改善師生關系;第四,增強各方合作,互惠互利共贏。最終,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如果班主任不會溝通,那瓦特也會變成普通人。所以,班主任擁有良好溝通能力非常重要。
班主任的溝通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班主任的傾聽藝術和班主任的表達藝術。
一、班主任的傾聽藝術
(一)班主任為何要具備傾聽能力
蘇格拉底說:“人有兩耳雙目,只有一舌,因此應多聽多看少說。”古希臘偉大的哲人強調的就是傾聽的重要性。在學校班級管理中,如果班主任缺乏傾聽能力,那就不能全面掌握班級各方面情況,就不利于班主任分析和判斷,進而影響班級管理的決策。
問題是,我們的教師都會傾聽嗎?
班主任常見錯誤溝通方式:
1.單向式。以己度人,把學生當成自己,不能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靈活有效的溝通。比如,學生小明聽課比較認真,但有時不能按要求完成課后作業,班主任李老師找小明談話。
李老師說:“小明,最近你經常不能按時交作業,說明你做作業效率低,要努力提高效率才好。”小明回答:“李老師,其實我做作業速度還是可以的……”李老師說:“那你怎么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呢?是不是精力不夠集中?假如因為其他人干擾,你就要學會說“不”;假如是你自身的原因,那你寫作業時精神就要集中一些,我可以告訴你如何做……”小明回答:“老師,我不是精神不集中,我做作業時不分心的……”李老師又說:“這樣的話,那就是沒計劃,計劃是要提前制訂的!”小明回答:“老師,我做了計劃,但好像對我沒什么用……”李老師又說:“計劃怎么會沒有用?我看你是對計劃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我來給你講講……”。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班主任李老師缺乏傾聽能力,對小明的說話置之不理,只想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在跟小明對話中,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
2.建議式。好為人師,急于給出建議、勸告及問題的對策。其實,班主任是為了表達自己,而不是為了了解對方。
3.詮釋式:憑自己的經驗去詮釋別人的動機和行為。
4.評價式:主觀臆斷,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知道你想說什么”)
(二)班主任如何掌握傾聽技巧
班主任最需要的表情是微笑。可以是自然的微笑,也可以是親密的微笑。它能夠幫助班主任展現善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愿意接近,愿意交談,從而掌握很多一手信息。有位美國記者曾經說:
“心理醫生為什么僅靠點頭、微笑就能掙大錢?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在什么時候點頭、微笑!”
世界第一CEO,美國通用公司CEO杰克·韋爾奇說:“管理的秘訣是什么?溝通、溝通、再溝通。”
二、班主任的表達藝術
班主任的表達藝術非常重要。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換位法。換位法就是站在學生的位置考慮問題。該法在很多時候表現的就是同理心。在班主任的教育實踐中,常常需要運用同理之心。
我覺得毛澤東是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班主任”。他領導的團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推翻了蔣介石政權,成立了新中國。其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特別重視思想工作,特別會做思想工作,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溝通,來統一全體指戰員的思想。比如,當時廣大農民沒有土地,就號召大家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無往而不勝。
換位法要求班主任溝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老師希望學生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去對待學生。
有這樣一個案例。班主任張老師說:“小杰,你有什么煩惱,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都可以給我講。”小杰:“張老師,數學老師對我有成見。別人上課講話不被罵,我上課一講話老師就要批評我;別人不交作業不罵,我不交作業老師就要罰我抄10遍;別人有什么錯誤不罵,我一有小錯誤,老師馬上就打電話叫我爸爸到學校,然后我回家就要挨打。我真是恨死他了,我希望他在馬路上被汽車撞死。”
張老師運用換位法溝通:“小杰,你認為數學老師對你有偏見,對你抓得太過分,所以你恨他,是嗎?”一個簡單的同理之心句式:“你認為……(用自己的語言將當事者的一席話概括一下),是嗎?或是不是?”這里,溝通的要點是,注重使說話者被理解——同理之心。少說多聽。
在溝通中,班主任需要經常使用的語句有:“據我了解,你覺得……”“我感覺到你……”“所以,你認為……”“我想,我聽到的是……”“我不確定我是否聽懂了……”“你相當看重……”“就我所聽到的……”“你當時一定覺得……”“你現在的感覺是……”
優秀的班主任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口頭語,即“老師在你這個年紀,也……。”
2.交友法。就是與學生成為朋友。全美最佳教師羅恩·克拉克與他的學生肯尼思的交往就運用了交友法。
肯尼思讀中學時很聰明,但總是愁眉不展。羅恩老師跟他的繼母說:“這個孩子天賦極高,您應該引以為傲。”她回答道“肯尼思?不可能。”羅恩老師組織籃球俱樂部,讓肯尼思參加。經常與他交流。知道他正在處理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但是,沒有主動問過他發生了什么事情。
多年以后,當肯尼思大學畢業回到母校任教之后,羅恩與之交流時,談到成長經歷,肯尼思說:“克拉克先生,為什么您從沒問過我那些事呢?我可能會把一切都告訴您的。我當時很想告訴您,只是希望您能問我。”
羅恩老師的反思: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我沒有問的原因:一是怕他尷尬;二是認為與我無關。三是認為如果我知道了一切,可能難以解決問題,視而不見或不知情會更容易些。我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如果再有學生有什么要想對我說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問他們。我告訴孩子們,有任何事都可以來找我,我不會怕尷尬就不聞不問。
若干年前,我班的學生鄧曉正學習上偏科比較明顯,文強理弱。但為人豪爽大方,深得同學喜愛,有當學生領袖的潛質。我就安排她當班干,進而當班長。這個過程中,我沒有居高臨下以教師的姿態教育她,而是跟她交朋友,引導她像我自己的中學時期一樣,控制弱科,提升強項。她接受我的意見,逐漸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現在,她成了大學教師,是廣州白云學院韓語系副主任了。我們也一直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
3.美言法。人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都喜歡聽好話,喜歡贊美自己的語言。因此,我們班主任在從事教育工作時,也要利用這個特點,多與學生“美言美言”。如此,對班級工作會很有幫助。
班主任要多說工作美語。《楚天都市報》2015年9月2日報道湖北省教育廳公布的教師“十條美語”: ①錯了別怕,咱們再來一次!②你是最棒的女孩!③孩子,世界上總有一扇門為你而開!④我相信你,你能做到的!⑤過去不代表將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⑥學生是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⑦教室是允許出錯的地方。⑧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的成功。⑨學習不怕起步晚,成才不怕起點低。⑩寧可讓你現在怨我一陣子,也不愿你今后恨我一輩子!
4.欲抑先揚法。想批評,先表揚。教育家陶行知使用此法為我們作出了絕佳的示范。
陶行知當校長的時候,在校園看到一個男孩要朝另一個男生扔磚頭,制止后讓男孩到校長室。他了解情況后回來,把一塊糖果遞給這個男孩,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了,而我卻遲到了。”接著,又把一顆糖果遞給他,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打人的時候,你馬上停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然后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男孩的手里說:“我已經調查過了,你要打那個男生,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證明你有正義感,應該獎勵。”男孩聽了非常感動,他失聲叫了起來:“校長,我錯了。不管怎么說,我用磚頭打人是不對的。”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遞給他說:“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這塊糖果值得獎勵給你。現在我已經沒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陶行知的這個欲抑先揚法,出人意料,讓被教育的學生猝不及防,激發了他內心的善良和誠實,讓學生自己從心底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育效果非常好。
5.三明治批評法。這種批評方法就像三明治,在兩頭表揚之中夾著批評的內容,使學生容易接受,所以稱為“三明治批評法”。學生小麗今天有兩科作業沒有上交,您是班主任又不能不管,這時就適合運用三明治批評法。
“嘿,小麗,本周你上課積極性明顯提高,幾個老師都反映你上課主動回答問題,都稱贊你表現很好。(第一步——贊美),不過,今天你數學和英語作業沒有按照要求完成,會影響到你鞏固知識的效果(第二步——指出問題,其實是批評),我認為,按照你的課堂表現,只要你改善作業狀況,提高作業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我相信你期末考試能夠取得顯著進步(第三步——贊美)!”
6.“幽默批評法”。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達到教育的目的。渭南市伍亞娟班主任講了她自己的幽默批評法:
“肥水不流外人田”。剛開學,我發現每天放學小李他們幾個就去上廁所。全班同學都得等好半天。一天下午放學,他們幾個又慢慢騰騰地往廁所方向走。我叫住了他們。“老師,我要上廁所!”小李不高興地說。“馬上就放學了,忍忍吧!咱肥水不流外人田,帶回家吧!”我說。撲哧!撲哧!他們幾個都笑了。乖乖地站回隊伍里。
“老師你真幽默!”我認為是學生對老師最好的評價。同樣一件事用幽默的方式和訓斥的方式對學生教育,取得的效果會截然不同。如果能在笑聲中使孩子受到教育,我們伺樂而不為呢?
學校班主任如果能夠掌握傾聽和表達的各項技能,及時溝通,有效溝通,整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種資源,提升班級工作的質量,我們也能培養出瓦特、牛頓、愛迪生,從而享受教育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