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各個學科知識的教育體系日趨完善, 但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 仍然以“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枯燥無趣的方式進行, 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對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在初中歷史教學中, 歷史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 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 提高課堂效率, 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 有效性; 提高;
要圍繞有效性的提高組織初中歷史教學活動, 何為有效性?就需要有一個比較的標準, 一般來說我們是與以往進行比較。初中階段是學生較為系統地接觸和學習中外歷史的初始階段, 打好歷史基礎, 對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鼓勵學生的探究學習, 調動內在的學習潛能
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提升, 重點要體現在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上, 同時也體現在學生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所獲得的除基礎知識以外更多綜合能力的提高情況。所以要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教學水平, 提升有效性, 教師要重點分析學生的現有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 查找問題, 并且有效應對, 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信心, 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要讓學生用更加科學而理性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所有的歷史現象, 去分析自身在現實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困惑, 為未來的人生方向找準脈絡。歷史這門學科的學習可以對學生一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 圍繞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問題,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為了了解更多翔實的內容, 學生們也對美洲大陸, 被發現之前以及之后的一段時間內的情況進行了收集。在最后總結階段, 學生們各自有不同的側重, 而且展開了很激烈的爭論。在這樣的活動之后, 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都表現得更加突出, 極大地促進了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活力。
二、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入手,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的時代, 新的要求, 素質教育給我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更多全方面的要求。學生在初中歷史這門課堂中, 要獲得綜合素質的提高, 所以, 有效性的評判標準也要從學生綜合能力的表現上來進行評估。要把歷史這門學科學好需要學生具備更加廣博的知識, 需要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因此, 在教學活動中, 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思維方法, 尤其要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 掌握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思路在一定的科學框架之內, 對歷史事件進行有條理的分析, 保持清晰的思路。在教學活動中, 通過分析史料, 提出問題, 讓學生從不同的側面站在不同的立場分析歷史人物及其所作所為, 要給學生一定時間的資料搜集工作, 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 學生已有的知識系統會得到更多的觸發和聯想, 而且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激發。更重要的是,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潛能和聰明才智,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喚醒、錘煉和提高, 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及個性特長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這些為他們的個性成長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打造適宜的教學氛圍, 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作為學習的主人, 只有主動參與積極探究才能真正體現出主人的優勢, 才能不愧為主人這一角色。現代心理學認為,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動機引起的, 所以激發學習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動機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教學中, 要特別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引起學生參與動機。多媒體技術可以讓我們用生動的多媒體視頻資源等, 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管是古代史, 還是近現代史, 相關的視頻資料都很多, 這些視頻資料有些是紀錄片, 而有些是影視資源。
四、培養學生思維的遷移性, 提高認識的深度
一門學科教學的效果最重要, 落實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上, 學習能力最終體現到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方面。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 也就是說我們培養的學生不能只局限于過去、現在或是中國, 要有“世界大教材, 社會大課堂”的視野。教師在教學中如能適時地引入一些“熱點”問題, 引導學生進行“古今對照”“中外比較”, 將會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 促使他們開動腦筋, 學會從更深更廣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歷史長河中, 很多類似的事件都會一遍遍重新上演, 而這些事件的頻繁出現背后有其共同的原因。尤其群眾或英雄, 都是事件發生的推動者, 要通過歷史史料的學習, 讓學生認識到群體的特點, 以及英雄的思維方式。
總之, 初中歷史這門學科如何提高有效性, 需要教師具備創新的理念和具體的創新做法。在教學理念方面要從培養全人的角度, 替換傳統的落后的教學思想, 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 讓初中歷史有效性更多體現在學生作為學習主人能力的提高方面。
參考文獻
[1]李忠海.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動起來[J].中外企業家, 2013 (26) .
[2]張道勇.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神州, 2017 (22) .
四川省廣漢市金廣學校?曾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