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珂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可見,在幼兒教育中,家長的資源是極其寶貴的,幼兒園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調動家長資源,形成家園合作共建,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家長;教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記載著父母一點一滴的辛勞,所以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幼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幼兒邁向成功的堅定的墊腳石。教育不是單方面能夠完成的,需要家庭、社會和幼兒園共同來完成,所以只有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挖掘家長的潛能,充分利用家庭這一教育資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那么,怎樣調動家長的積極性,科學地利用家長這個幼兒教育的“活資源”呢?為了合理利用幼兒園優質家長資源,我們不斷進行探索、發現,做出了以下工作。
一、教師主動溝通,取得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
幼兒園開發家長資源,首先需要家長對幼兒園足夠信任,愿意參與幼兒園的工作,才能使家長資源開發工作變得更順利。而想要獲得小班家長對幼兒園足夠的信任,需要小班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從小班剛入園的9月開始,幼兒園就需要家長的支持合作。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每位家長揪心的問題,家長們一定會有很多的不安、問題,對孩子的擔憂等等。面對孩子的哭鬧,老師們也想了各種辦法,在開學時,我們向爸爸媽媽要了很多寶寶的照片,各種各樣,生活照,證件照等等,將將他們每個人的照片,貼在他們自己的椅子、小床、柜子、毛巾上,讓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的。除了孩子們自己的照片,我們還向家長要了一些家里的全家福,把他們裝飾在班級的各個角落,孩子們看到自己和爸爸媽媽的照片,就有了一種家的感覺,在幼兒園變得更安心,慢慢地愛上幼兒園,家長也慢慢對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適應的問題放心起來。但也有分離焦慮比較嚴重的孩子,一直哭鬧,出現了很多問題,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也拿出了足夠的耐心,用不同的方法,嘗試讓孩子平靜下來,讓孩子慢慢適應。孩子們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小問題,而這些小問題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在我們班,有一個孩子連續幾天尿了褲子,有一天,在聯系他媽媽的時候,他媽媽表現地非常著急,她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卻不知道怎么幫助孩子糾正,解決,因此在電話中對我進行詢問,我在電話中給了她一些建議,讓她不要著急,在生活中慢慢改變一個形式,也告訴她我們作為老師也會在孩子在園時對寶貝進行提醒。在這之后,孩子的情況緩解了很多。這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問題,但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
一個月過去,家長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也漸漸對幼兒園信任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與家長主動溝通,讓他們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各種活動,孩子有問題時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
除了老師與家長的日常交流,我們還采取了班級每星期一封信,園內每月一封信的制度,與家長分享孩子一星期的日常生活,有趣的活動,孩子的進步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分享孩子照片,家長直觀看到孩子的成長,生活,對幼兒園生活更加的了解,也對幼兒園更加的信任。
二、調查交流,了解本園家長資源
家長信任幼兒園,是開發利用家長資源的基本。小班幼兒進入幼兒園一段時間后,幼兒情緒都慢慢穩定下來。這個時候,我們對班級家長資源了解甚少,于是我們開展了一次《我的爸爸媽媽》活動,想通過幼兒了解家長的職業,以及愛好,但發現幼兒對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并不熟悉,大多數幼兒都無法說出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么。于是我們開展了一次調查活動,設計了《我的爸爸媽媽》調查表,讓爸爸媽媽和寶貝一起完成,通過寫和畫結合的方式,讓幼兒對自己爸爸媽媽的職業更加了解,也讓我們了解班級內家長資源,在此次調查活動中,我們發現,在我們班,有些家庭中,媽媽是全職太太,喜歡烹飪,有些家庭是個體經營,有自由的時間可以參與幼兒園活動。整個年級的調查統計下來,有些家長是醫生,有些家長是消防員,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優秀家長資源,可以開展家長課堂活動。家長資源調查,使我們對整個園內家長資源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合理運用。
三、開展活動,合理利用家長資源
在對家長資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們就開始籌劃各種活動,將家長資源慢慢利用起來。在開學時,我們就向全體家長召集家長義工,維護幼兒早晚上學放學安全問題,家長們積極報名參與。于是,每天都有家長義工在校門口執勤,保護孩子們的安全。在這之后,我們還為家長義工進行了表彰,在升旗儀式上,讓孩子們也認識了這些義工爸爸媽媽們,并對他們每天的辛苦執勤表達了感謝。這是我們在家長資源利用方面的一個開頭。在本學期末,園方還組織了一次家長義工會議,表彰了那些一直積極執勤的家長,這對家長們的工作也是一種鼓勵。
除了家長義工之外,我們在園內開展各種活動也少不了家長們的支持。
在這之前,大班開展了一次家長課堂活動,邀請了一位醫生媽媽展開了一次保護牙齒的大課堂。孩子們表現的都十分投入,認真地聽醫生阿姨講牙齒的知識。在這次活動之后,我們將此次活動內容變成推送,分享給各位家長,家長都表示這類活動很好,效果很棒,表示愿意參與。家長的反饋對我們運用家長資源非常重要,家長認可這種方式,也就愿意配合,加入我們的各項活動。于是,我們了解到小1班有一位媽媽是醫生,在這個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一次“我是醫生媽媽”的家長課堂活動。邀請了這位醫生媽媽到幼兒園向孩子們普及一些關于醫生的知識,還有一些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活動中,幼兒表現得很感興趣,活動中積極回答醫生媽媽的問題,還做了小醫生。在本次活動結束后,幼兒對于小醫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我們在班級里開設了小醫院,讓孩子們也當一當小醫生。家長課堂是讓家長走進幼兒園,感受老師工作的一個活動,也是寶貝們更直接的接觸社會各種工作人員的機會,之后我們也會開展更多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