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晟 魯 宇 祖超威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330098)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實現強國需求的是綜合型人才,而怎樣培養出綜合應用型人才是現下教育界關注的重點。
早在2017年首先由美國希拉姆學院提出的“新文科”。所謂“新文科”就是通過專業交叉重組,融合多個學科的方式來打破傳統的課程建設,以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而在2018年,我國教育部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培養高校“新”綜合型人才,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至此,“新文科”這個詞開始出現在各大高校中,教育改革拉開帷幕。
在山東大學舉辦的新文科建設座談會中,教育部及全國高校幾十名學者就新文科的內涵及發展進行研討。新文科的建設就是要根據新時代的需求,適應現下科技的發展,實現與科技信息時代相連,促進不同的學科融合,加快中國化的同時走向國際化。相比傳統文科的單一形式,新文科的優勢則是打破常規專業分割,從學科導向轉為需求導向,能根據不同需求,進行不同專業與學科的交叉融合、協同共享,推動文科創新,更好適應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經濟社會時代,為人才強國提供更高質量的綜合應用型的新人才。
新文科注重的是各專業知識的相互融通深度融合,致力培養專業素質過硬綜合素質出眾的復合型人才。而以現在的金融課程體系來看,大部分的高校以專業方向來規定課程內容,造成學生知識內容單一不全面。其一,基礎課程設置較為簡單,只學習數學、管理學和會計學等課程的基礎內容,淺顯的知識儲備會讓學生在后期應用中顯得乏力。其二,沒有將各學科交叉融合。金融領域涉之甚廣,和眾多學科都相互關聯,除了經濟類、管理類和營銷類的學科,和數學計算機等學科也是聯系密切。如果僅僅掌握金融類的相關知識,到真正進入工作領域就會覺得理論與實踐難以結合。而現在的學科設置中,忽略了對金融專業學生的多方位培養,造成了學生綜合能力較差。
金融類的專業課程已經是老牌專業,不論是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置,專業基礎課,必修課都是大同小異,一貫按照以往的體系來設置,沒有推陳出新,與現下教育部倡導的“新文科”差距甚大。從古代學堂的教書先生開始,就是一寸粉筆三尺講臺,老師負責傳授知識的一言堂教育。現在大部分課堂的教學方式,單一且枯燥。而金融行業本身是靈活多變的,老舊的人才培養方案跟不上時代的更新,讓人才脫節。所以,人才培養方案要緊跟時代的需求,不斷的更新和創新,讓學生跟上金融市場的變化。
雖然目前金融專業的課堂設置已經開始注重實踐,并開設了實踐課程,但是理論和實踐卻沒有緊密聯系。重理論輕實踐,大部分的課堂仍然以理論知識為主,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的學時安排不夠合理,通常實踐課時達不到10%,期末考核也是以理論知識考試為主,沒有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不達標。同時,教學實踐內容也與行業現狀有所滯后,存在一定的脫節。學校缺乏與業界的合作,導致學生的實踐僅僅局限在課堂當中,由老師進行講解,無法了解到現在行業的真實現狀。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師都是碩士和博士畢業直接進入高校教書,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但是,“雙師型”教師在各大高校還很缺乏。隨著時代發展,“雙師型”教師的需求只多不少,扎實的專業知識已經不能滿足高校的教學,教師也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學校需要引進在金融界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才來指導學生在實踐中發展。并且在新文科背景下,對高校教師的要求會更加嚴格,金融專業的教師不但要掌握金融方面的專業知識,對于大數據、網絡信息、云計算等數據分析也需要精通,對于互聯網計算機以及法學類的知識也要了解透徹,還需要具備前瞻性,成為復合型的教師。但是這些是現有高校還無法達到的師資水平。教師的考核也還停留在工作完成量和科研進度上,對于教師自身素養和能力的更新缺乏重視。
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例如計量經濟學,對于實驗室也是有所需求。現下很多高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仍然采取的是在教室教授理論知識為主,忽略了在實驗室實踐的需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于計量經濟學課堂的改革,優化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的比例,將傳統的教室教學改為實驗室教學。將實驗室與智慧教室進行結合,讓學生在一個教室就能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其次,更新實驗室的設備,讓實驗室的設備能對接上現今的大數據時代,讓學生能夠在實踐分析數據的同時了解到時代的發展,實現科教融合。同時,要著重考核學生們的實踐能力,而不是僅僅以理論考試為主。要聯合理論知識,期末考試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學會運用數據軟件,做到理論實踐兩手并抓。
最大化效率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案例教學和情景教學方式。結合時下熱點,緊跟金融行業的腳步,多運用新鮮案例以及真實數據,讓學生通過加計量經濟方面的知識進行分析。讓學生扮演數據分析師角色,通過現在大數據時代的分析,給出更多自己的建議和意見,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翁。堅持立德樹人。高校不僅要培養人才,更需要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通過課堂思政元素,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情操。運用OBE成果導向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實踐教學,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積極鼓勵學生加入到科研隊伍中,在科研課題中學習和理解計量經濟學的真正含義,從科研成果中反推自己學習到的計量知識。
修訂新版人才培養方案,注重學科的交叉融合。調整專業路徑,對專業課進行改善。按市場需求導向,跟隨新時代社會和行業發展趨勢來培養人才。構建跨學科復合課程,注重不同專業的學習融合。計量經濟學中,除了基礎必修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其中,數學和計算機的課程也該得到重視。課程設置中也要緊跟時代腳步,考慮到現在科技的發展,大數、云計算、人工智能和網絡化等多種新興技術,達到文科與理科、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讓學生對于計量經濟的學習更加深入。
注重產教融合。新文科背景下,產教融合也是一塊非常重要的版塊。金融行業當中,企業數不勝數,如何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也是金融專業改革的關鍵點。第一,要形成人才培養機制,主動將金融行業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當中,形成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機制。第二,引導企業對于培養人才中所需的投入進行投資,比如實驗室設備,建立實踐基地,提高師資水平等多方面,并按照企業需求培養人才,形成一條供應鏈。第三,聯合校企進行課題研究,將行業所面臨的問題通過課題的形式進行攻克,不但可以為企業進行分析預測,又能讓學生在其中獲得實踐能力,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綜合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