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義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廣西 河池 546499)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多數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該病多發于老年人,嚴重時甚至會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硫酸沙丁胺醇是β2受體激動藥,屬于支氣管擴張劑,可以起到緩解氣道痙攣、解除氣道高反應性的作用,對治療呼吸道疾病效果良好,但長期使用會使患者產生肌肉震顫、惡心、心率加快等不良反應[1]。硫酸鎂是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的鎂鹽制劑,其具有解除平滑肌痙攣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支氣管黏膜的平滑肌、子宮內膜的平滑肌,均能夠起到較好的舒張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討硫酸鎂聯合硫酸沙丁胺醇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5(IL-5)水平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5、25例;年齡61~77歲,平均(68.75±2.52)歲。觀察組(50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0、20例;年齡62~76歲,平均(69.15±2.1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有胸悶、咳嗽、氣促、喘憋、呼吸困難等癥狀者;哮喘病史者等。排除標準:合并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者;近2周應用擴張支氣管藥物治療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硫酸鎂注射液)過敏者等。本研究經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經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感染、吸氧、祛痰、止咳、平喘等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給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48,規格:100 μg/撳(按沙丁胺醇計),200撳/瓶]霧化治療,100~200 μg/次,3次/d,病情較重時,每隔4 h治療1次。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給予硫酸鎂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66,規格:10 mL∶2.5 g)治療,10 mL硫酸鎂注射液與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勻后,靜脈滴注,1次/d。均治療7 d,隨訪7 d。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參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3]評估患者臨床療效,顯效:哮喘癥狀較治療前明顯緩解,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增加量為25%~35%,可自行緩解,不需要支氣管擴張劑或糖皮質激素;有效:與治療前比哮喘癥狀減輕,FEV1增加量為15%~24%,仍需要支氣管擴張劑或糖皮質激素;無效:胸悶、咳嗽等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反而加重,FEV1增加量為<15%,仍然需要支氣管擴張劑或糖皮質激素。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胸悶、咳嗽、氣促、喘憋、呼吸困難)改善時間。③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儀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④炎性因子。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一部分血樣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ESR、CRP、IL-5水平;一部分血樣采用Roller 20全自動血沉分析儀檢測ESR。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8.00%,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76.0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臨床癥狀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癥狀(胸悶、咳嗽、氣促、喘憋、呼吸困難)改善時間均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 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 d)
組別 例數 胸悶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氣促消失時間喘憋消失時間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對照組 50 6.34±0.30 5.47±1.27 6.50±0.37 6.17±0.48 5.21±1.19觀察組 50 4.51±0.99 3.00±1.03 4.00±0.94 4.01±1.13 3.02±0.98 t值 12.509 10.681 17.499 12.441 10.04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肺功能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
組別 例數 FVC(L) FEV1(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1.68±0.26 2.11±0.38* 1.48±0.12 1.75±0.55* 65.32±5.08 70.31±5.19*觀察組 50 1.65±0.25 2.77±0.32* 1.47±0.37 2.11±0.23* 65.21±3.34 75.85±5.70*t值 0.588 9.394 0.182 4.270 0.128 5.0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者ESR、血清CRP、IL-5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ESR:紅細胞沉降率;CRP:C-反應蛋白;IL-5:白細胞介素-5。
組別 例數 ESR(mm/h) CRP(mg/L) IL-5(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39.80±17.56 32.56±15.34* 24.52±8.91 21.23±5.21* 90.44±20.35 74.25±20.82*觀察組 50 39.93±18.24 26.58±12.92* 24.57±11.20 13.22±5.02* 90.54±21.05 64.30±18.35*t值 0.036 2.108 0.025 7.829 0.024 2.5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老年支氣管哮喘為一種常見的以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為誘因的氣道慢性炎癥。硫酸沙丁胺醇作為一種β2受體激動劑類的藥物,可與人體支氣管上β受體結合,減少對人體α受體的激動作用,松弛人體支氣管平滑肌,有效抑制患者的呼吸道癥狀反應,改善患者的支氣管哮喘癥狀,但單用時藥效維持時間短,效果不佳[4]。
硫酸鎂作為一種非選擇性平滑肌舒張劑,其作用機制為鎂離子(Mg2+)直接解除氣道平滑肌、血管平滑肌的痙攣,抑制乙酰膽堿對平滑肌的興奮作用,緩解氣道狹窄,改善通氣功能,擴張肺血管,改善支氣管癥狀[5-6]。本研究中,相比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及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水平均升高,胸悶、咳嗽、氣促、喘憋、呼吸困難等癥狀改善時間均縮短,提示給予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硫酸鎂聯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療,可以有效縮短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改善肺功能。
ESR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的沉降速度,近年來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監測,當患者出現炎癥或疾病時,其水平會顯著上升;CRP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水平隨機體的炎癥反應情況變化;IL-5是一種含有N-乙酰半乳糖胺的特殊蛋白質,當支氣管哮喘患者發病時其產生并進入血液,通過促進免疫球蛋白E(IgE)合成,致使過敏反應的發生,進而導致氣道炎癥反應,加重病情[7]。硫酸鎂主要通過增加心肌Mg2+供應,穩定電傳導功能與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從而減輕炎癥反應,使ESR、血清CRP、IL-5等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促進病情恢復[8]。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ESR、血清CRP、IL-5水平均降低,提示對老年支氣管患者采用硫酸鎂聯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療,可降低患者機體內的炎癥反應,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硫酸鎂聯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可降低其炎癥反應,緩解臨床癥狀,從而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