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茗
(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河南 鄭州450001)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河南省人口同比增長率高達0.4%。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糧食安全問題尤為突出。河南省是糧食大產區,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必須將糧食安全放在首要地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必須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為基礎發展糧食經濟。糧食經濟發展中首要關注的就是糧食安全問題。糧食安全直接關乎人民的健康和國家的未來,是保證國家經濟進步、農業持續發展和社會安定的重要基礎。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國提出了“實現糧食高產穩產,調動農民積極性,嚴格把控農業耕地”等糧食安全理念。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明確提出鄉村振興和糧食安全共同發展。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談到,河南省作為糧食大省、中原糧倉,必須在保證糧食安全上勇擔重責。河南省要發揮農業大省的優勢,嚴守農業耕地,大力促進糧食產業發展。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南省許多農村優先發展旅游業以增加農民收入,對糧食生產有所忽視,導致農村普遍出現了種糧人數下降、農業耕地被占用或被污染的現象。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南省糧食安全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糧食安全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保證,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近些年,在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下,河南省農民使用化肥和農藥提高產量,導致耕地質量下降、種植出來的糧食營養含量低,甚至糧食受到污染。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基礎物質需求。受污染的糧食流入市場,會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擾亂社會秩序。實現糧食安全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保證社會穩定的第一道屏障[1]。
糧食安全得到保證,會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從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2]。基于糧食安全角度,從2017年起,河南省高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旗幟,合理利用農業廢棄物,發展可持續農業,使農業廢棄資源再次得到循環利用,既實現了有機糧食種值,有效保證了糧食安全,又降低了農民耕種成本,吸引更多農民返鄉種糧和發展當地特色農產品種植業。農民返鄉的積極性提高,使農村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在2010—2020年連續10年的時間里,河南省連年糧食高產,糧食產量超過了500億kg。從圖1可以看出,2017—2020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都在650億kg以上。2020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達到682.58億kg,比2019年增加了13.04億kg,增長1.9%,占據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0.19%。這些數據充分表明河南省糧食生產的重要地位。河南省是中國糧食生產的核心區域,確保河南省持續高產和實現糧食安全,可以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糧食品種產量均衡是實現糧食長期安全的重要途徑。目前,河南省糧食總產量已經不存在大的問題,市場供求基本保持平衡,但是仍存在一個極大的安全隱患,就是糧食品種失衡[3]。河南省糧食生產中,最典型代表是玉米和大豆。如表1所示,近10年來河南省種植玉米數量較多,種植大豆較少,導致高產量的玉米后期積壓庫存嚴重,影響農民收入。同時,低產量大豆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只能依賴進口大豆。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進口大豆數量有所減少,但河南省玉米和大豆產量失衡現象一直存在。

表1 2010—2019年河南省玉米、大豆產量單位:萬t
城鎮化發展會導致種糧人數下降,城鎮化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是河南糧食安全的一大威脅。2010—2020年,河南省城鎮人口比重不斷上升,2020年這一比例達到54.2%。城鎮化導致大量農村青年進城務工,農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種糧人數不斷減少。
農民受教育程度低是河南糧食安全的另一大威脅。調查顯示,河南省高中以上學歷僅占0.4%,非常不利于鄉村農業科技應用和推廣。農民不懂科技,采用傳統方法種糧,種糧收益不高,導致種糧人數下降。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更傾向于種植特色農產品,吸引城市居民觀光、采摘,導致農村種糧人數下降更為顯著。
一是廣泛使用化肥。為提高收入,農戶普遍使用化肥,使農業用地受到污染[4],導致糧食質量嚴重下降。截至2020年12月,河南省農用氮磷鉀化肥累計產量達473.4萬t,累計增長26.4%。河南省環保局調查發現,過量使用化肥會使耕地貧瘠,造成土地酸堿程度不平衡,導致高優糧食減產,糧食安全存在隱患。二是鄉村工業迅速發展。為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河南省許多農村引入了工廠,而工廠運作必然會產生廢棄物。許多廢棄物未處理達標就排出,污染耕地和農業生態環境。受到污染的耕地產出糧食所含營養元素大大減少,長此以往,優質又營養的糧食就會減產。
河南省以種植糧食為主,逐漸形成糧食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南省糧食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更加凸顯。一是河南省糧食加工企業不足,缺乏具有帶頭作用的龍頭企業,造成糧食加工行業規模與糧食產量不相適應。河南省處理高產量糧食的常用方法是出售。河南省每年往外地銷售小麥超過150億kg,每年因加工不足損失的不是一筆小數目。后期加工的滯后,還會造成糧食價值量降低,阻礙糧食產業發展。二是河南省糧食產業發展較晚且與其他產業結合較少。單一的糧食產業長期發展下去會與其他行業脫節,難以保證糧食安全和完成產業振興的目標。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南省要盡可能做到每種糧食自給自足,而不僅是總量達標??梢赃\用大數據平衡玉米和大豆產量。一是農業部門要成立調查小組,通過監測省內不同地區農業耕地狀況、土壤肥沃程度和氣候環境等,確定不同耕地適合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和數量,并將分析數據全部納入數據庫。農民可以上網查詢確定自家土地是否適合種植玉米或大豆,減少盲目耕種。二是調動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政府可以對適合種植大豆的地區增加大豆種植補貼,幫助農民選種育種,推廣好品種,提升大豆產量,提高大豆種植收入,減少進口大豆數量。
一是完善種糧優惠政策。政府要加大對河南省農民返鄉種糧的補貼力度,為返鄉種糧農民提供購買種子補助,無償提供技術指導,大力支持農民返鄉種糧。這種方式能有效緩解河南省城鎮化發展導致的農村人口結構變動和種糧人數下降,有利于鄉村發展。二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政府成立調查小組,對河南省農村開展調查,了解留鄉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并將農民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邀請農校教師定期到農村授課,對不同層次的農民分開授課,對完成學業的農民頒發結業證書,爭取做到“一個不落下”,建設出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完善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
一是要嚴格控制化肥使用量。河南省農業部門要制定不同糧食品種化肥使用范圍,杜絕過量化肥使用,避免耕地污染和土壤破壞。村干部要定期抽查農戶化肥使用情況,對過度使用化肥的農戶進行批評教育。二是要加大對工廠和生產企業的檢查。企業必須完善廢棄物處理系統,不得直接將工業廢棄物排放到河流或田間,以免造成糧食安全隱患。對于違規排放廢棄物的企業,應吊銷營業執照。三是要發展綠色農業,實現生態宜居[5]。支持農民將科學技術運用到田間,鼓勵農民使用有機化肥、種植綠色糧食,將秸稈、牲畜糞便等農業廢物合理利用,完善農業生態循環系統,為鄉村振興提供便利條件。
糧食產業的發展不能只立足于糧食生產,還要注重后期的加工、流通以及與其他產業的結合[6]。一是促進糧食生產與糧食加工業結合,將河南省內小型且加工方式近似的糧食加工廠合并,投入資金,擴大規模,形成生產、加工一體化的大型糧食產業區。二是將糧食生產基地和養殖業結合,形成農業生態自動循環模式,實現優勢互補,既壯大糧食產業主體,又提高產業抗風險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三是推進糧食生產與鄉村旅游結合。一方面為糧食產業引入新經濟,開辟糧食產業發展新道路;另一方面加快恢復綠水青山,保護生態環境,確保河南省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