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各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但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認知上的偏差,課程設置也并不完善,師資力量匱乏等問題。綜合上述情況,要進一步明確創業教育的核心內涵,解決創業教育中的問題,讓創業教育的開展真正符合時代新要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轉向大眾教育,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急劇增長而就業率略有下降,這種反差使得就業壓力更大,因此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高職院校普遍成立時間短,就業的競爭力較弱,大多正由規模擴張階段向內涵深化階段過渡,創新創業項目運行時間還比較短。所以,如何開展好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盡快提高教學質量,是擺在許多高職院校面前的一大難題。
一、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一)對創新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創新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就只是開設一門創業理論課程,任務式地開展創業類講座,建設創業街等一些創業平臺,并沒有認真地引導學生去了解認識創業教育的意義和目的,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創業項目進行有效的指導。
同時,高職院校對創業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很好地融合,更沒有將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一般只停留在大學生通識教育階段,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有利于引導學生創業教育的校園環境,在創新創業大賽中,只停留于參與,而不考慮質量,不能全程指導和跟蹤。可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理論研究遠遠沒有能夠滿足現實發展的需要。
(二)課程設置不健全,缺乏系統性
縱觀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一度被視為業余教育,被排除在正規教育之外,教材“東拼西湊”不規范,教學內容跟不上形勢,管理手段陳舊,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方面并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創業教育教學體系不成熟。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上來看,專業化程度不高,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和嚴謹性,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基礎知識和學科教學的實踐相脫節,難以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潛能。
從創業實踐方面來看,由于在理念上對于創業教育的具體內容和社會意義方面認識不夠,具體表現為:一方面,高校組織、開展創業活動中的創業計劃書競賽,對優秀創業方案的商業化運作成功率極低,對創業教育的持續發展推動意義不大;另一方面,少數開展創業活動的高校由于缺乏相應的支持系統,創業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導致不具備創業素質和技能的學生匆忙走上創業之路,為創業失敗埋下伏筆。
(三)缺乏專業師資團隊
當前,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及師資水平不足,有待進一步提高。要培養出創新創業型人才,教師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對師資的創新意識要求很高,而大部分高職院校講授創業教育課程的老師都是半路出家,不是創業指導專業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只能停留在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不能利用現有知識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現有的創新創業教師都身兼數職,要么是輔導員兼任,要么同時承擔多門專業課,學生管理、教學、科研等事務纏身,時間有限,精力不足,很難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外出培訓進修的機會也比較少,所以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都很缺乏,指導過程中太過理論化,教學效果欠佳,學生對創業課程也缺乏興趣。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策略研究
(一)樹立正確理念,扎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要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創業教育理念,確立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致力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注重對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等方面的引導和培養,將創業教育落到實處,幫助學生通過創業學習與實踐,真正了解自己的潛質和特點,未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選擇性。
高職院校要要明確創業教育定位,應將其納入到長期的教育教學規劃中,創業教育是人才培養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形成創業教育與各類專業間的課程體系,故而有了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創業教育的不斷發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要不斷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配備一支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能力過硬的優秀師資隊伍,要有經管類專業教師負責財務管理、人力管理等,還要結合當前創新發展趨勢,注入有技術實踐能力的教師,這樣才能為高職學生的創業理論學習和創業大賽實踐提高有力保障和支撐。
高職院校應采用“自行培養+企業外聘”的模式。一方面,加強對校內創業教師的培養,提高其專業理論水平,通過派遣教師定期到校企合作企業學習和實踐,參與企業創新項目,豐富教師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可以引入企業兼職的優秀企業家,創業成功校友等,開設創業類課程,分享創業成功經驗,對學生的創業教育能起到很好地促進作用。
(三)重視創業教育環境,構建創業實踐平臺
利用好校企協同育人是高職院校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抓手。學校應加強校企合作進一步加強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樹立企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地位,及時關注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針對企業實際創新需求,打造校企共同育人的模式,加強交流合作,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提升創業意識。
高職院校一方面要依托校園創業基地,為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平臺,為創業大賽中的好項目提供孵化場所,配備指導老師,提高創業成功率。另一方面,與地方企業開設公司,用于創新創業的大學生實踐,有效地解決大學生缺少實際市場需求新創業項目資源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石、田洪芳:《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職教通訊,2017(5),45-47;
[2]張飛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及路徑探索》,教育現代化雜志,2018(2),34-38;
[3]占挺:《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質量提升的路徑與策略》,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7(6),14-19。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18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基于TQM和PDCA的高職院校創業項目質量控制”(編號:2018SJSZ385)
作者簡介:王偉聞,1985年生,漢族,江蘇南通人,南通職業大學,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