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溶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社會各業的用電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大,如何在用戶數量及單個用戶用電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保證用戶的用電安全降低線損,是如今電力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本文就導致線路損耗問題出現的原因及在電力營銷線損精益化管理的有效舉措進行探析。
關鍵詞:電力營銷;線損;精益化管理
引言:隨著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電力企業用戶數量及用電量都在不斷增大,這對于電力企業來說不僅是巨大的挑戰,也是極佳的發展契機。如何在實際的電力營銷運營管理中避免出現各種故障問題,尤其是線路損耗問題,是當下電力行業所必須要正視并及時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線損問題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實際的電力運營過程中,線路損耗是較為麻煩的問題,一旦出現線損,輕則會造成各種問題的出現,如:電導體過熱降低絕緣材料效果,并使其加快老化速度,從而引發電力設備使用壽命縮短,并易誘發其他多種問題;重則可能會導致配電系統大范圍故障,甚至使線路短路起火引發火災。因此,線路損耗問題不僅僅在于電能的浪費,作為電力設備損壞及其他各種危害的根本誘因,它不僅還會大大提高電力企業的檢修成本,還威脅著用戶的日常用電的安全。
當今社會各界對于電力應用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這也直接性的導致了電力企業自身發展速度的加快,但如果想要保持電力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性,就要對實際運營中自身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自行自查,保證自身良性發展狀態。因此,為保證用戶用電的安全與穩定,電力企業做好電力營銷線損精益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導致電力營銷線損異常的原因
(一)抄表原因
在電力營銷工作中,規范的抄表工作可以有效的為線損分析提供實際參考數據,規避線損問題的出現,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抄錄人員的技術性、工作規范性、對于抄表工作的重視度可能會造成線損問題的發生。一旦抄收人員在進行數據上報時出現報錯、延遲上報或抄表時間不統一等問題,就會導致抄表工作所得來的數據不具有實際參考價值,使總臺的線損分析率與實際線損率出現偏差,從而導致線損問題的出現。
隨著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現在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實行了抄表技術集中改造,即由人工抄表轉變為電能表止碼采集系統技術,這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抄表工作的抄錄效率,但是也會降低抄收人員的現場巡查意識,一旦出現設備數據錯誤或表計異常問題依舊可能會導致線損問題的發生。
(二)設備原因
想要保證電力營銷工作穩定有序的開展,相關的電力設備是一切的基礎。為保證電能的有效傳輸,通常會以高壓電的形式進行出廠并在接近用戶區域處通過變電、配電設施的降壓處理使電壓穩定在正常用電水平,在整個傳輸過程中,電能所需要的增壓、傳輸、降壓過程需要多種、大量的電力設備來完成。由于社會的需要,電力設備經常需要24小時超負荷運轉,這直接性導致了設備的老化速度加快,較易出現故障,從而引起線損問題。
(三)管理原因
在電力營銷工作過程中,完善的管理機制也是提高電力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性的重要途徑之一。以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電力企業的管理機制都不夠完善,對于基層員工工作情況的監管不到位,使得底層的微小數據錯誤經過層層傳遞后被放大,使得線損率遠高于預期情況,最終導致線損問題的發生。
(四)用戶原因
在長期的電力營銷工作中發現,對于導致線損問題發生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來自于一些極少數用戶的竊電、私接電路的行為。由于此類行為會導致電表數值與實際通電數值嚴重不符,致使電力公司所預計的線損率與實際線損情況出現極大的偏差,進而為線損問題的發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對線路運營的整體穩定帶來了較大影響。
三、電力營銷線損管理的有效舉措
(一)提高員工工作質量
在電力營銷工作中,基層員工的工作質量決定了后期的一切其他工作的可開展性。因為電力公司所面臨的用戶數量是極為龐大的,一旦基層員工的工作出現些許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小問題的不斷累積,使后期數據的匯總、估算出現極大地偏差,因此,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是極為重要的。
在技術方面,應定期對員工進行系統的工作培訓,明確員工的在崗時的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項,杜絕因員工自身能力不足或因工作流程及內容不明確而造成線損問題出現的情況發生。此外,要讓員工在意識上做出改變。想要提高工作人員的線損控制意識,可以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使員工對工作內容的重視程度增加,減少因主觀意識的影響所造成的數據誤報、晚報等問題的出現,并定期開展線損問題專題分析會議或線損問題的誘因及危害方面的講座,進一步加強員工對線損問題的重視程度[1]。
(二)提高設備檢修頻率
在實際的電力營銷工作中出現的線損問題,很大程度的原因之一就是電力系統超負荷運轉導致的線路老化、設備故障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一是,定期對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檢查,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維修、更換設備,做到“早發現,早解決”;二是,針對因地理因素或自然問題導致線損問題出現頻率較高的部分地區,要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加大對電力運行系統的檢修力度和頻率,同時做到定期調整檢修計劃,做到“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三是,企業要對相關檢修人員做好定期培訓和考核,確保質檢技術過關,趨于標準化和規范化,避免錯漏問題發生,同時,加強檢修人員的思想建設,提高重視程度,確保工作規范并有序的進行,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線損問題的發生。
(三)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為提高電力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性,制定并完善健全的精益化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電力企業旗下通常會設有多個供電所等機構,電力統計的過程由一線供電所的抄表人員記錄之后,逐級上傳信息與供電局進行最終核驗,得出區域內供電機構的線損情況。
首先,應對相關工作流程制定其標準,對抄表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抄表時間、路線均做出規劃;其次,對所管轄區域線損管理的職責實施劃分,針對線損管理也制定可以參考的制度規范,做到出問題時有本可查;再次,建立對應的監督機制、審核機制,同組之間互相監督,部門之間逐層審核,引起工作人員對線損管理工作的重視,達到最大化的企業內部統一;最后,針對不同的工作內容適當引入績效考核,獎懲分明,調動員工積極性,提升所有人對線損問題的認知和重視,降低線損問題出現的頻率和嚴重性[2]。
(四)提高線損管理意識
電力公司面對一些極少數用戶的竊電、私接電路行為時,要有著足夠的重視度。因為這一行為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少量的電能損失,竊電行為所帶來的風險是在電力公司本身不知情的情況下,電能及電力設備在整體損耗時卻無任何數據反饋,使本應同步的分析數據與實際情況完全不同,極有可能在毫無預料的情況下出現線損問題的發生,還可能會危害到竊電用戶及附近其他正常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對于這種行為,電力企業應使工作人員在日常抄收時加以檢測,從而及早發現、及早止損,還可以協同當地公安部門開展打擊竊電行為專線檢查。想要盡量杜絕此類行為的發生,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改變那些極少數竊電用戶的思想,在提高對于竊電行為處罰力度的同時,也要大力宣傳竊電行為的違法性及對整體電路的危害性,從而降低竊電行為的發生概率及此類行為所引發的線損現象。
結論:綜上所述,在我國電力用戶數量不斷增多的背景下,電力企業必須對自身電力營銷工作中的線路損耗問題加以重視,及時自查、自省、自改,積極用合理規范的科學手段結合實際情況解決一切問題隱患,才能保證在為用戶提供穩定電路網絡的同時,保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力。
參考文獻:
[1]李晟臣.電力營銷信息化下線損的精細化管理[J].電子樂園,2019(5):0231-0231.
[2]王珂.供電企業線損精益化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電力系統裝備,2019(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