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索建立符合生態環境技術學院專以虛擬(VR)技術為核心的教學中心開放共享機制,通過以點帶面,健全生態環境技術學院(二級學院)現有的實驗實訓室共享服務管理制度,并就如何創新虛擬現實教學中心在學校教學實訓、教師科研、對外服務及學生課外興趣開放共享機制和服務方面加以實踐。
關鍵詞:虛擬現實;共享;創新
1.前言
學院當前建成的生態環境虛擬現實教學中心已經應用到環境工程、園林工程、建筑裝飾等專業教學領域,效果非同凡響,教學過程中的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大氣污染控制、環境評價、噪聲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理與利用、園林工程、環境再造等實訓場景均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課堂相對真實的反映。利用虛擬現實(VR)技術,構建集“教學實訓、合作研發、開放共享、社會培訓”四位一體的開放性、共享性生態環境工程虛擬現實教學中心,引領了高職教育生態環境專業實訓的方向,體現了一流高職院校建設的水平,也成為了生態環境技術學院專業共享實訓基地建設的特色。基于以上建設基礎,以該中心為試點,探索校內以及兄弟院校之間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的創新,使該中心資源利用最大化,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2.目前該校實訓室資源共享機制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該校長期以來基本上是依據學科、專業和課程組來設置和建立實驗實訓室,在管理上采用理論教學歸屬教研室或項目組,進行二級或三級管理,其中大多數實訓室的儀器設備是按單科專業課程購置。以學科、課程購置的儀器設備,專業跨度小,由于開設的實驗比較單一,驗證性實驗比較多,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少,且實驗實訓課時較少,與其它實驗實訓室開出的實訓項目聯系少,因此儀器、設備處于半閑置狀態,實驗實訓設備利用率不高。
3.職業院校實訓室共享機制建設的優勢及必要性
對該院實驗實訓室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深入分析,考慮到二級學院各學科專業之間緊密聯系,大部分專業的基礎課基本上相通,需要探索建立一種實驗實訓資源共享實驗平臺的新機制,建設一個機制健全、資源共享的實驗實訓中心十分必要,這樣既可以改變實驗實訓室資源利用率低的狀況以及解決某些學科專業資源不足的困難,從而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又能提高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提高教育投入資金的投資效益,合理利用有限的實驗實訓經費,從而優化實驗實訓教學資源的配置,提高實驗實訓教學資源的共享程度。
4.生態環境虛擬現實教學中心建設的共享機制創新
要實現該中心的虛擬現實資源共享,提出以下構建該中心虛擬現實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的幾項措施:
4.1統籌安排、整體規劃、統一建設虛擬現實教學資源
為了提高該中心虛擬現實教學資源的共享性,減少相關虛擬現實基礎硬件的重復購置,提高整個學校虛擬現實建設的投資效益,必須統籌安排、整體規劃、統一全校虛擬現實教學資源。
4.2建立中心準入機制,分類共享模式
該中心進一步加強與系統外的相關組織和單位之間的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借鑒教學資源與成果,依照不同層次的學歷需求,建立虛擬現實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實現虛擬現實教學資源共享。虛擬現實教學資源標準建設是教學資源有效整合、集成及高效共享的前提,因此要制定虛擬現實仿真實驗實訓教學資源共享、遠程控制虛擬實驗是循環為主的資源質量要求和遴選流程,規范和加強虛擬現實及仿真實驗實訓設備、平臺、資源、信息等技術要求。
4.3完善規章制度,建立資源共享的管理機制
規章制度和管理機制的完善是實現該中心虛擬現實教學資源共享的強力保證。根據二級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儀器設備共享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科學合理規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機制。堅持“以人為本,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教學理念,遵循“以師生為本原則”、“效益原則”和強調“教學實驗實訓優先原則”,制定好虛擬現實教學資源共享的實施辦法。對于涉及虛擬現實教學資源共享工作的活動,實行預約和登記、安全責任制度、對外開放收費制度、虛擬現實教學改革獎勵制度和實驗實訓室管理人員的分工和監督考核制度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定。
4.4加強虛擬現實技術隊伍建設
職業院校一方面要積極引進虛擬現實領域應用人才,充實到職業教育體系當中。另一方面通過選派教師深入企業或研究機構進行虛擬現實技術與職業教育結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吸收企業專家參與教學,進行全面的虛擬現實產品開發、使用、培訓,最終實現梯隊式虛擬現實技術隊伍的建設,推動虛擬現實技術與課程職業教育教學體系深度融合。
4.5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資源共享工作效率
該中心在已有的實驗實訓室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拓展內容,包括上傳虛擬現實各類課程的實驗實訓教學大綱和實驗實訓指導書,提供典型的虛擬現實實驗實訓教學和具體虛擬現實儀器設備操作視頻以及多媒體課件,增添該中心虛擬現實儀器設備共享情況等信息的發布、查詢以及實驗實訓室和虛擬現實儀器設備預約及確認。同時該平臺還有統計功能,通過統計該中心以及虛擬現實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來反映出其利用效率。
4.6提高虛擬現實教學儀器設備的利用效率
廣東省教育廳為加強高等學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益,減少重復建設,要求大型貴重儀器設備及其實驗室在校內及區域內資源共享合作。該中心的虛擬現實儀器設備在區域內是獨有的,只有開放共享,加快對外服務的步伐,才能充分發揮其在虛擬現實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方面的資源優勢,提高虛擬現實儀器設備的利用效率,提高該中心的辦學效益,防止資源的浪費。同時配套制定相應的對外服務管理制度,收費制度和虛擬現實技術人員量化考核制度。
5.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協同創新背景下的共享機制,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驗實訓管理平臺的管理和建設,探討了基于生態環境虛擬現實教學中心的實訓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的建設。通過對該機制的建設思路探討與實踐,擬提出一種既具有高職院校虛擬現實教育資源特色,又符合虛擬吸納時人才培養辦學規律的實驗實訓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模式,為相關院校虛擬現實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提供參考。本文根據二級學院專業學科交叉相連的特性,探索二級學院虛擬現實共享機制建設,為各兄弟院校提供參考,并在今后的各類實驗實訓室建設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高職院校微生物實驗實訓室管理方法探討——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微生物實驗實訓室管理為例[J].丁玲玲,王靜.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23)
[2]職業院校實驗實訓室的管理方法分析[J].黃艷軍.電子技術.2021(04)
[3]高校實驗實訓室“7S”管理規范化探索[J].李晨.海峽科學.2020(01)
[4]物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開放實驗實驗實訓室管理中的應用——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孫園園,于杰.科技經濟導刊.2020(06)
[5]高職院校實驗實訓室管理模式研究初探[J].柳晶晶.才智.2019(06)
基金項目:
項目名稱:基于生態環境虛擬現實教學中心建設的共享機制創新,項目編號:KJJZ007,項目類別:校級一般項目。
作者簡介:姓名:何錦強,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廣東郁南,出生年月:1982年6月,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實驗管理,職稱:高級實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