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其
摘要:小學階段的后進生轉化工作,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難點之一,長期以來都深受人們的高度關注。而教師,是幫助后進生快速轉化,實現全面發展的靈魂人物。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就要針對后進生的特點與影響因素,進行工作方法的創新,做好有效引導。
關鍵詞:后進生;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
前言:由于小學階段的后進生有著各種各樣的特點,因此為教師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與難度。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促使后進生快速轉化,就需要教師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摸索切實可行的教育管理策略。
一、小學后進生的特點
后進生是指擁有著較大的潛力與優勢,但是缺乏正確的指導,嚴格的規范,最終導致學習成績落后。小學階段的后進生特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在學習方面,缺乏良好的學習興趣與習慣,不愿主動參與學習。課堂不愿認真聽講,遇到問題也不愿尋求教師或同學的幫助。此外,在某次考試中成績不理想而引起的心理落差,也是導致后進生不愿參與學習的原因。第二,受家庭以及外界環境的影響,學生的自卑心理嚴重,不愿主動參與團體活動,主動與他人敞開心扉。再加上自控能力較弱,在父母或教師的批評后,較為敏感,甚至導致自尊心嚴重受挫,在心理、情感、思想品質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三,很多后進生無法找到自身的人生目標與學習方面,無法挖掘自身的優點與長處,其社交能力較差,是非分辨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
二、基于德育下的后進生轉化策略
(一)優化教育環境
環境對于人的成長,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小學德育工作中,要想實現后進生的快速轉化,就需要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與熏陶學生,促使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首先,小學教師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不僅要主動分享優秀的教育理念與方式,還要主動商討合理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后進學生家長,要定期分享學生的在校表現,咨詢學生的行為、興趣與習慣,引導學生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用自身的行為去感化學生。此外,還可以利用家長會、班會、家訪等機會,鼓勵家長積極參與,主動配合教育工作,快速幫助后進生轉化。其次,教師要主動與其他任課教師,展開互動交流。包括后進學生課堂表現、興趣行為的咨詢,主動分享教育心得與經驗,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作為教師,還要主動參與培訓深造,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與熏陶學生,贏得后進生的認同與學習,為學生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最后,定期組織各種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后進生身上有著很多的優點與長處,需要教師抱著敏銳的眼光去挖掘與欣賞。作為小學教師,就要定期組織各種實踐活動,鼓勵后進生踴躍參與,然后挖掘其優點與長處,進行表揚與鼓勵,進而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實現快速轉化。比如體育競賽、文藝表演、生活調查等,都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綻放自身的光芒。
在針對后進生開展德育的過程中,作為班主任需要善于發掘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并給予學生情感上的激勵,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形成準確的認知,并建立起較強的自信心,在課程學習中表現得更加積極和主動。比如說,有些后進生雖然比較調皮,但是其思維非常活躍,因此,在引導學生學習課程過程中,則可以將學生的這一優勢有效地反饋給他,讓其能夠端正自身的認知,并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端正學習態度,學習表現更加積極。再比如說,有些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則可以鼓勵其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操作,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并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二)展開針對指導
每一位后進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特點。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就需要針對后進生的個性特點,展開針對性指導,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目標與方向,并主動向前邁進。首先,小學教師要對每一位后進生,展開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家庭情況、學習習慣、思想情感、心理狀況等,然后建立個性化檔案。接下來針對每一位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以主動激勵與鼓勵為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優點與長處,然后將其作為突破口,設計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并建立多元化的師生互動平臺,鼓勵后進生主動分享自身的經驗,提出自身的問題與困擾。在有效的談話與指導下,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抱著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獲得健康全面成長。最后,教師還要定期組織各種校園活動,如“暢想未來”的主題班會;“遵守法紀”的手抄報比賽;“青春自由行”的交流會,鼓勵后進生踴躍參與,發表自身的觀點與意見,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體驗與感悟,能夠嚴格規范與約束自我,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方式。
轉化后進生,樹立信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最近很火的電影《哪吒》中,哪吒因為從小被人看扁,被人誤解,所以一直以自暴自棄的異類身份游戲人生,最終得到龍族敖丙的認可賞識而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成為一個為百姓斬妖除魔的正義勇敢的小英雄。其實教育工作中,好多學生也許都曾是童年的哪吒,只是有些人幸運一點遇上能改變一生的敖丙,而有些人卻早早地成為老師口中扶不上壁的爛泥巴。
(三)改變教育方式
首先,在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中,要征求每一位學生的意見與觀點,然后進行總結與調整。整個班紀班規要以引導式、鼓勵式、期望式為主,引導全體學生能夠定期反思、嚴格規范、從容成長,進而幫助后進生重新找回學習動力。其次,作為教師,要時刻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將正確的一面、健康的一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在教育管理中,更要注入愛心、關懷,從心理、情感等方面入手,贏得后進生的尊重與信賴,然后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比如交談中要互相尊重,及時給予回應;管理中要實現人性化,引導學生自主管理。最后,教師要為學生定期送去鼓勵、表揚與期待,引導學生自主反思、互動交流、體驗感悟。對于犯錯的學生,不要急于批評,而是從側面引導,要求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從而學習正確的行為。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要及時送去表揚與肯定,認同學生的努力與付出,才能提高教育效果,促使后進生快速轉化。
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家長以及其他教育主體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從而有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開展教育工作。作為班主任需要與家長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在具體的育人目標上達成共。根據后進生的學習表現,以及道德品質的建設情況,合理制定教育方案,通過雙方配合共同為學生提供思想引導和行為規范性教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小學后進生的特點,以及后進生的轉化策略,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希望為后續的實際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依據。那么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就可以通過優化教育環境;展開針對指導;改變教育方式等策略,進而提高工作實效性,促使后進生快速轉化,最終獲得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夏侯春桃,彭曉嵐,黃建根,袁紅.小學后進生轉化提升策略研究[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5.
[2]薛宗召.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后進生轉化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0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