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野
摘要:戰略規劃是指引高校事業發展的指導性綱領,科學編制高校戰略規劃對于高校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簡述了戰略規劃對于高校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總結了規劃編制工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就編制問題進行了思考與闡釋。
關鍵詞:高校發展;戰略規劃;規劃編制
五年規劃是我國促進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管理工具,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在高等教育領域,高校的戰略規劃發展歷經了思想萌芽、初步探索、全面鋪開三個階段[2],作為一種有力的治理手段或組織行動,同樣起到了指導高校建設發展的戰略引領作用。
一、高校戰略規劃的作用
戰略規劃既是高校對于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的宏觀構想,也是對于發展路徑和重點任務的全局謀劃[3],科學編制戰略規劃,對于提升高校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具有極為重要的關鍵作用。
1.指導發展的引領作用
規劃的內在本質即是總結發展的建設成就,剖析發展面臨的環境,制定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戰略規劃的引領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展目標選取與重點任務制定是規劃制定的核心,二者的確立明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與路徑。二是規劃明確的建設任務即是建設周期內的戰略優先,突出了發展過程中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旗幟鮮明的指明了戰略重點。
2.激發活力的動員作用
現代大學肩負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多方面職能[5],教師與學生是完成各項職能工作內容的最小單元,高校師生的活力匯聚形成了高校發展建設的內生動力,直接決定了高校事業發展的效率與質量。戰略規劃是全校上下的共同綱領與行動指南,戰略規劃的編制實施即是調動全體師生活力的過程,從領導到干部,從教師到學生的全都融入學校的發展大局,學校的事業發展便擁有了不竭動力。
3.匯聚合力的凝聚作用
現代大學通常是由不同學科組合而成的學科集合體,隨著知識體系的細化發展,不同學科間的邊界逐漸顯現。學科壁壘的存在迫使學科發展變得相對獨立,若缺乏有力的統籌協調,資源配置、政策支持等難以完美適應全部學科發展,學科建設工作可能面臨陷入失序狀態的風險。戰略規劃即是從全局出發,進行系統性的頂層設計,或是明確需要重點建設的高峰學科,或是統籌優勢學科形成學科集群,避免了學科各自為陣的發展,形成學科發展的強大合力。
4.約束發展的規范作用
戰略規劃的工作任務為高校明確了建設重點,同時也為高校檢驗建設成效找到了準繩,一定程度上約束了超越規劃的辦學行為,抑制了非理性的發展沖動。規劃提出的量化指標體系,既從數字量化體現了學校未來發展的目標,同時也為各領域的事業發展提供了成效評價、績效評價的標準,通過壓力傳導,促使各方面建設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推進。
二、高校規劃編制工作的問題
1.調研工作的廣泛性不足
高校的事業發展面臨著復雜的外部環境,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等都極大影響著高校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7]。規劃編制需要準確把握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形勢與規律,缺乏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會難以避免導致“閉門造車”,無法找準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契合點,從而影響高校綜合實力與社會影響力的提升。
2.師生意愿的體現度不夠
規劃編制工作雖然是學校的頂層設計,但是所涉及的內容與全校師生息息相關,規劃編制工作并不僅是高校領導的意愿體現,更應該認真考慮廣大師生的發展需求。通常由于征求師生意見工作開展難度較高、編制工作時間限制、以及征集意見難以篩選利用等因素,導致規劃編制工作脫離基層,降低了規劃編制工作的民主性。
3.深入分析的科學性不高
規劃論證了高校未來發展預期達到的目標與主要突破的工作重點,對于高校事業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激勵作用。但由于高校內部事務工作的條塊分割、校內單位對于考核問責的風險規避、追趕超越的對標不足以及發展預期的認知偏差等因素,規劃編制過程中,在目標設定與任務謀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觀性、隨機性,導致目標設定把握不夠精準、工作任務設計不夠全面。
4.編制工作的民主性不強
規劃編制工作是匯集全校師生智慧、凝聚全校上下合力的過程,通過規劃編制不僅要形成體現共識的規劃文本,更要將“全校上下一盤棋”的思想灌輸給全體師生。由于規劃編制程序與工作時間節點的約束,規劃編制工作往往通過簡化工作流程縮短規劃編制周期,造成了師生對于規劃編制工作與規劃文本不甚了解的不利情況,影響了規劃后期的實施執行。
三、高校規劃編制工作的思考
1.注重調查研究
調研工作應該貫穿規劃編制工作始終,加強對兄弟高校的走訪調研,學習先進高校規劃編制實施的先進經驗,有助于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通過問卷調研、專題訪談等多種形式,廣泛邀請校內外多方人士建言獻策,能夠打開發展視野、提高工作站位,貼合師生意愿,對于規劃編制工作大有裨益。
2.強化分析手段
尋找自身定位、剖析發展形勢、論證發展目標等環節都離不開論證分析。設置規劃專項課題,在發展環境研判、對標趕超分析、規劃實施保障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結合模型構建、數據分析等多重手段,從學理角度為規劃編制提供支撐,能夠提升規劃文本的科學性、專業性。
3.做好協同聯動
規劃編制工作是一項涉及全校上下各個部門的系統工程,編制工作雖有牽頭單位與協助單位之分,但實際內容卻事關每個部門。因而需要通過工作分解、責任落實,建立起高效的溝通協作機制,降低規劃編制工作中的溝通成本,確保規劃編制部門能夠統一步調、協調一致,在工作思路與工作進度上保持統一。
4.廣泛開展論證
規劃需要融合多方智慧與力量,其編制過程應當注重進行多個層面、多個群體的意見征集與論證完善。一方面意見征集的過程不能因為進度安排等原因而省略舍棄,另一方面也要在最大限度內讓更多人了解、關注、參與規劃編制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黃群慧.“五年規劃”的歷史經驗與“十四五”規劃的指導思想研究[J].經濟學動態,2020(04):3-14.
[2]陳廷柱.我國高校推進戰略規劃的歷程回顧[J].高等教育研究,2007(01):59-63.
[3]陳廷柱,齊明明.我國高校發展規劃的變革歷程、意義及挑戰[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22(0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