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芳
(中原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互聯網+”時代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習新的內涵,教學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學生由共性的標準化知識學習轉變為個性化的差異化知識學習[1]。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迫切需要構建多維度、多層次、多元化的學習評價體系,是有效開展混合式教學的關鍵。本文基于藍墨云班課移動終端學習平臺,通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實踐,構建“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學習評價體系,建立有效的智能化學習行為管理激勵機制,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情感體驗等方面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習效果,更高效地實施混合式教學。
藍墨云班課是通過藍墨云班課APP,使用移動智能手機開展課堂內外互動教學的云服務平臺。2017 年以來運用藍墨云班課APP 移動終端學習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實踐,教學效果顯著。在混合式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發現教學評價是混合式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科學的混合式評價方式能使教師與學生都從中獲益,提高教與學的效果。
與傳統學習評價方式相比,混合式學習評價是針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上線下的全面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全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和監督,能幫助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發揮教師啟發、引導、監督學習的主導作用,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混合式教學效果[2]。

表1 傳統學習評價與混合式學習評價
混合式學習評價根據不同的課程特點設計不同的評價手段和方法,同時應考慮學習平臺、工具手段以及學生特點等開展評價活動。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外貿業務知識,從交易磋商到簽訂合同到履行合同,每個環節的專業性都很強,強調實踐性和操作性,傳統的學習評價方式無法科學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效果。藍墨云班課采用移動APP,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線上學習,老師可以通過資源推送、頭腦風暴、答疑討論、測試活動、作業、課堂表現等形式,智能化地進行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評價,提升混合式學習的教學效果。
根據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特點及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式教學實踐分為三個步驟:課前任務、課堂活動、課后反饋。課前任務:教師在藍墨云班課平臺上傳課程資源,如PPT、微視頻、與課程相關的資料等,并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學習要求等,通過問卷調查、頭腦風暴等活動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前就對課程有直觀的了解,便于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課堂活動:教師針對課程知識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利用藍墨云班課開展案例分析、討論、測試等活動,利用課堂表現的經驗值對學生進行獎勵,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課后反饋: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布置作業,并添加個人/小組作業提交活動,教師可以查看班級作業情況,并進行批改和評價,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便于課后反思。
基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在設計混合式教學評價時,綜合考慮線上和線下的情況,兼顧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各種表現,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開放交流與合作共享等進行全面評價,對線上班課和線下課堂分別設定評價指標、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主體等維度,設計“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多元評價指標[3]。
1.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包括課前評價、課堂評價、課后評價三部分,課前評價主要通過云班課平臺的資源、頭腦風暴、投票問卷,評價學生對課程資料在線學習情況,通過課前案例的導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問卷獲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要求;課堂評價主要通過簽到、課堂表現、頭腦風暴、測試活動,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課后評價主要通過作業/小組任務、答疑討論、班級消息,評價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應用,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便于課后反思。
2.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包括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以閉卷考試的形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表2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的學習評價指標
系統性、科學性、客觀性、全面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于教師教學的改進和學生學習的激勵、導向、診斷和調控,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4]。基于藍墨云班課的評價環境,設計多元評價指標以實現課程的總體和分級教學目標。利用層次分析法,按照評價指標間的相互關聯影響以及隸屬關系將指標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建立一個多層次的評價結構模型,通過定性指標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層次單排序(權數)和總排序,構建作為多目標、多指標的優化評價體系。

表3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的學習評價指標體系
過程性評價維度在多維動態評價體系中所占權重為60%,課前評價指標占15%,其具體評價指標的權重依次為:在線學習占10%,投票問卷占2%,頭腦風暴占3%;課前評價目的是通過明確規定學生應當完成的國際貿易實務基本學習任務,督促學生自主學習,旨在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任務完成即可取得相應分值,此項分值不能過高。課堂評價指標占30%,其具體評價指標的權重依次為:簽到占5%,課堂表現占5%,頭腦風暴占10%,測試活動占10%;課堂評價主要通過學生出勤情況、參與活動次數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時效性。課后評價指標占15%,其具體評價指標的權重依次為:作業/小組任務占10%,答題討論占3%,班級消息占2%;課后評價是評價學生線下學習成果,包括作業完成情況、與老師同學互動情況,在考核時根據相關標準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分,目的是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終結性考核評價維度在多維動態評價體系中所占權重為40%,包括期中考試(占10%)、期末考試(占30%),通過期中期末考試考核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混合式教學評價更注重過程性評價,期中期末成績在評價體系中占比幅度大大低于傳統教學模式,這樣的評價模式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和諧統一,既要兼顧教學目標實現,又凸顯因材施教的理念,在促進學生基本素質全面發展的同時,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
混合式學習評價體系全面覆蓋了學生的學習行為,細化了各評價指標的權重,能夠更加客觀地評價學習行為,使得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結果保持基本一致,并且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促使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整體成績,而且縮小了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實踐結果表明,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評價體系后,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評價方式,并且評價結果更能體現全面性、客觀性和公平性。
根據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特點,在藍墨云班課教學實踐中提出了混合式學習評價體系與考核方法,將教和學的側重點從書面知識轉換到實踐能力上來,以學生為中心,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學習行為和效果之間的相關性,使學習評價與考核更加科學、公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滿足了學生交互學習需求,促進教與學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