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鈞
去年4月10日,市十五屆人大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在當年開展了《條例》實施情況的專項監督?!稐l例》實施18個月來,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還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9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這是市人大常委會連續第二年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
完善數據共享通道
便利化是營商環境的外在表現,直接影響市場主體感受度。現在的上海,“一網通辦” “一表申報” “一件事、一站式”成為政務服務的常態。
首先是場景的便利化,從用戶視角做到“分分合合”的最優配比。以前,各項審批分布在不同的政府機構,現在集合在了一個線上平臺辦事,“一網通辦”平臺已經集成政務服務事項3232項,涵蓋超過3.2萬項業務辦理事項,還開通了國際版,上線了長者版。線上辦事好處多,時間快、流程透明、證明材料大大減少,但是用戶要打印辦事結果的話,還是要到線下。于是有了“一網通辦”自助終端,這些終端為用戶提供證照查詢和打印功能,包括企業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居民身份證、居住證、駕駛證、結婚證、出生證等550多種企業和群眾高頻使用的證照。目前,全市的市、區兩級行政服務中心和所有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已經設置了逾500臺“一網通辦”自助終端,部分為老服務中心、商業中心、園區及醫院等也有“一網通辦”自助終端。這些還不夠?還有政銀合作的新模式,即通過銀行網點自助終端辦理政務服務事項?!耙痪W通辦”自助服務已成功入駐八家銀行的659個網點,現共有1817臺銀行自助終端提供證照查詢和打印功能。
便利化的另一個方面是流程便利,如果說“一網通辦”的基礎是技術革新,那么流程便利的本質則是政府部門的自我革命,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政策制度的深度改革。例如“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范圍不斷擴大,今年新增支持資金申請、挖掘路施工、社會救助、公共信用信息修復、居住證辦理等12項“一件事”已全部上線。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一站式”辦理施工許可的范圍由低風險產業類項目拓展至全產業類;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測繪服務以“多測合一”為原則,實現“一次委托、統一測繪、成果共享”。在不動產登記領域,實現了房屋買賣轉移登記現場辦結,購房者只需要跑一次,登記證明立等可取。在財稅領域,這兩年陸續推出“財產和行為稅合并申報”,升級“11稅(費)種綜合申報”等稅費辦理便利化措施。
便利化有成效,但也有不足。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之間的政務數據尚未完全打通,共享還不充分。企業反映市、區兩級系統數據未完全打通,部分事項辦理需要“二次錄入”;“不動產登記”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平臺運行過程中由于獲取關聯系統信息緩慢影響辦事效率。對此,王光榮代表調研認為,由于數據來自不同部門的系統和平臺,沒有統一的數據標準,端口和規范也不盡一致,導致各種信息間的共享、傳輸和融合存在障礙,“數據壁壘”依然存在。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崔明華建議要持續完善數據共享通道,優化審核流程和環節,提高數據共享質量和實效,提高服務審批效率。
加強政策協調落地
今年以來,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本市新增制定或修改133項配套文件(不含市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法規),與上一輪專項監督相比,政策文件更新數量增長12%,與今年4月更新的《條例》配套政策措施公示情況相比,新增8個條款的“工作落實情況”(填補空白),10項“擬出臺”的政策措施已實現“落地”。
以問題為導向,營商環境的政策體系不斷優化。本市在招投標方面,以公路養護工程招投標為突破口,優化整體流程,形成了公開透明、全程網辦、統一監管的政策框架;在跨境貿易方面,優化“通關物流”作業流程、簡化單證、升級港口設施、規范口岸收費、強化服務等政策體系更加全面精準;在商事審判方面,健全審判質效管理體系、建設“智慧執行”系統、優化一體化訴訟服務體系,執行合同耗時表現全球領先。今年3月,《上海市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持續深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行動方案》正式公布,上海營商環境建設邁入4.0時代。
更高效的政策供給,不僅要有政策的輸出,更要實現政策的落地。崔明華委員提出,有些部門落實《條例》相關政策文件的銜接配合程度有待加強,建議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共同推進《條例》各條款的落實。企業在座談會上反映,他們向某行政機構申請辦理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但對方以企業經營范圍中沒有該事項為由不接受申請,強制要求企業先行變更營業執照經營范圍。這種“該先有雞還是該先有蛋”的爭執,在“證照分離”改革不斷深化的大環境中,顯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叭ツ晔姓k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完善企業破產工作協調機制的通知》,提出政府相關部門與法院加強溝通協調,逐項推動完善辦理破產有關環節制度的要求,總體上還是做得比較好的?!痹谄髽I破產領域有深入研究的陸民委員表示,“但實踐中存在對接部門配合度低,相關機制措施在落地執行過程中存在堵點、難點的問題,制約影響了府院協調機制功能的有效發揮,亟待細化解決到位,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政府的相關部門怎么來更好地、主動地跨前一步”。
用創新解決發展難題
《條例》施行以來,本市在國家戰略重點地區大膽試、大膽闖、主動改,先行先試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浦東新區積極探索首創性改革舉措,聚焦“寬準入、穩預期、優服務、重保護”,滾動實施浦東新區營商環境優勢倍增行動方案,在信用賦能促進企業發展、服務業開放、人工智能輔助審批等方面推出了系列新舉措。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深化更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圍繞“五自由一便利”為核心的制度框架,在國際人才薪酬激勵、執業資格開放互認、涉外法律服務、跨境投融資等方面,加大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率先開展企業投資承諾制試點等改革創新,持續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國際貿易營商環境,設立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放寬外資投資性公司準入、便利國際貿易企業跨境金融服務、票據業務創新、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跨國公司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等支持國際貿易創新政策落地實施,對區域發展的帶動效應逐步顯現。
優化營商環境,目的在于提高市場經濟運行效率、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手段方式則在于用深化改革的辦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簡單來說,就是要用更創新的制度和措施來解決發展中的難題。今年以來,上海先后出臺了《上海市促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條例》《關于進一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以及《上海市浦東新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規定》《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主體退出若干規定》等法規,為持續深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及時有效的法治保障。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戴柳認為:“連續兩年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項監督,順序上是不同的,去年是先立法再監督,今年是先監督再修法。市政府已經發布優化營商環境4.0版方案,《條例》也要補充新的內容,出2.0版?!?/p>
去年以來,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國務院辦公廳組織的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評估、工信部組織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等權威評估中,上海均名列第一。上?!耙痪W通辦”經驗還入選《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典型案例。《條例》施行18個月,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顯著成效,但是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